小学作文基本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一”。
小学作文基本功
一、审题
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与材料的思想内容“形影不离”,与作文形式“丝丝入扣”。
1.命题作文
确定内容范围
确定时间范围
确定数量范围
确定人称范围
确定处所范围
确定“题眼”
确定比喻意义
2.材料作文
1)“形影形不离” 法
2)“丝丝入扣” 法
二、立 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应该有提炼生活的基础,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东西反映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1.正确
立意正确是作文的根本要求。我们常听说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这主要是取决于作者创作立意的深刻性。
2.集中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突出一个主题。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不能同时表达两个意思;否则,就会让别人听得糊涂,摸不着头脑。
3.新颖
立意要新,强调的是文章主题要有特色;有特色,就不同于大众化的东西。
4.深刻
立意深刻是写作追求的目标。我们所说的立意要深刻,就是要努力使文章反映思想深层次的东西,揭示深层次的问题。
三、拟 题
1.主题型
就是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拟题。它不仅要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而且要帮助读者抓住文章的纲,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事件型
如果文章以叙事为主,那么,可以把记叙的主要事件拟定为题目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成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时间型
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范围来拟题,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缺一不可。以文章题目点明事情发生或结局的时间,自然、简单、明了。
4.地点型
同时间型拟题的道理一样,在许多时候,我们还可以按事件发生的地点来拟题,直接地明确事情发生的处所和范围。
5.物件型
叙事状物的文章,往往以物件的名称拟题比较合适,简洁而明朗。说明文大多需要这类拟题,这样显得目的明确,直截了当。
6.人物型
以记人为主的作文,可以用人物的名称或特定称谓来拟题。这样的拟题,虽然不直接涉及中心内容,但人们一看到这样的题目,马上就能感受到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主要对象。
7.问题型
有时,根据写作的内容,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进行拟题,不仅有针对性,而且引人注目。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拟题方法。
8.修辞型
拟题时,恰当地运用比喻、双关、夸张等修辞方式,常常会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因为这样能间接地暗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又能使文题醒目形象。
五、结构
结构,就是文章的框架。前面我们谈过怎样选材、但怎样把精心选好的材料利用好、合理地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就看你文章的结构——框架怎么搭了。这同样好比盖房子一样,必须把砖石、木料等都合理地派上用场,按照科学、有序的方式组合,才能盖好房子。反过来讲,如果需要你向人家介绍一下房子的结构情况,你也得按着一定的次序一一介绍。
1.以时间推移为序
以时间推移为序安排材料,就是按时间的推移来安排叙述的层次。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
2.以空间变换为序
按事物在空间的位臵来安排材料,如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左到右、由外到内等等。
3.以事件发展为序
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进行叙述,以此组织安排材料。
4.以材料性质为序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用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或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安排,比如介绍天体、高山、大海等等。但是,我们可以按材料的性质,把它们分成多个类别,依次描绘说明,这就是以材料的性质为序安排材料。
六、开头
开头,是文章的起点。
古人把好的文章开头称为“凤头”,意思是很漂亮、引人注意。
文章开头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引题”,即能自然地引起下文;二是“定调”,即确定文章的思想基调。
1.直接入题
这种形式入题快,意图明,不兜圈子,不说废话,一上来就单刀直入,言归正传。
2.说明缘由
开头说明缘由,就是在文章开头简要交代事情的起因或写作的来龙去脉,与正文浑然一体。
3.设问启发
设问启发式开头,就是把写作内容通过设问的形式,在开头揭示出来。我们知道,设问就是自问自答,“问”在开头,“答”在正文,让读者听到“问”后到正文中去寻找答案,就能收到吸引读者注意的表达效果。
4.描绘渲染
这种形式的开头,就是在开头阶段对文章主体对象进行必要的描绘渲染,把主要人物、景物等烘托出来,以此加深读者的印象。
八、过渡
作文中,有时为了说明一个主题,往往需要几个并列的材料。
过渡是文章材料之间,或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过渡最根本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即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有了过渡,文章才显得浑然一体。过渡一般比较简单,有时需要一段话,有时需要一句话,有时甚至仅仅需要几个字就能完成。
1.在内容的转折处过渡
文章内容发生较大转折,需要适时地把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衔接。这时,就需要过渡发挥桥梁的作用。
2.在时间的转换处过渡
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我们常常要把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发生的事情连贯起来,就像电影剪辑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过渡,让过渡词、过渡句发挥作用。
3.在地点的转换处过渡
与在时间的转换处过渡一样,事件发生地点变化时,也要过渡。这种情况下的过渡,要力求简练、自然、到位,用恰当的过渡语句,引导读者转移事件发生的地点。
4.在插叙的地方过渡
作文时,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常常要在顺序途中插叙一些内容。在这样的地方,必须有过渡来衔接,以达到结构完整,使插叙的内容符合事理的要求。
5.在倒叙的地方过渡
同插叙时需要过渡一样,在倒叙时也需要过渡,否则会给人造成有悖事理的印象。在开始倒叙的地方自然过渡,把前后内容衔接起来,能保持文章内容的连贯和完整。
6.在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处过渡
有些作文,叙述内容时有总有分。无论由总到分还是由分到总,都应该有过渡。这样的过渡,有助于文章思路顺利展开或自然收拢。
九、结 尾
结尾,就是文章的结束部分。作文结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1.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就是在篇末揭示中心,深化主题。
2.留有余味
古人讲,文章结尾应“如豹尾,似撞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章的结尾既要像豹尾那样结实有力,又要像撞钟一样,锤敲过后仍有回响,令人寻味。结尾留有余味,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3.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即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使文章具有整体感。
4.阐明哲理
就是在结尾处,总结概括出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使主题升华。
十一、修改
作文修改,是非常必要的。进行作文修改的目的,是让文章从立意、选材、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准确用词等各个方面都趋于完美,让自己满意,也让读者满意。
大家知道,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很难保证一次成功,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工人师傅制造一种金属铸件,先要根据需要制作一个模具,再用模具浇铸出一个基本样品,最后对样品进行细致加工、修正,去掉所有的毛病,形成标准件。作文修改,是形成作文“标准件”的一道重要工序。
作文修改,应伴随作文的全过程。也就是说,不是非得整篇作文写完后才可以修改,而是在作文立意、拟题之初,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调整。
1.作文修改的环节
作文修改,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成文前的修改
这主要是指对作文构思和提纲的修改。一旦路子错了,作文就会离题。“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成文前的修改上多下工夫,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在行文中出现大的问题
成文前的修改,要从整体着眼、大处入手。做好三件事:一是矫正中心思想,把错误的改正确,把模糊的改鲜明,把肤浅的改深刻,把杂乱的改成有条理,把有失分寸的改得精当,把偏颇的改得全面。二是疏导思路,把跑题的加以矫正,使之入轨;把分岔过多的加以修剪,突出主干。三是调整布局,把层次混乱的划分清楚,把段落不合理的安排妥当,把详略不当的进行调整。
成文后的修改
这主要是指对作文初稿的修改。修改时,可参照原先的作文提纲,从中心、思路、材料、布局等方面,对初稿进行细致的审阅,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手术或小的修补。如果说成文前的修改是“定调”,那么,成文后的修改就是“检验”和“把关”。
进行语言推敲
即把含混的改清晰,把拗口的改顺畅,把多余的删除掉;错别字、用得不当的标点符号等也要逐个订正。
2.作文修改的方法
第一,修改是围绕中心进行的,要保证文章主题与内容的统一;第二,要力求语言通顺精练;第三,要通过对文章的修改,提高对自己文章的“评判”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意识,学习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修改。审视中心法
依据拟定的中心思想,考查已写成的作文是否切题;如不切题,就要进行必要的修改。这就是审视中心修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看是否切题。
其次,看中心是否突出,查查毛病出在哪里。
第三,对症修改。
运用这种修改方法,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边看边读。看原稿,可以将明显的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找出来,有时也会发现遣词造句或内容方面的问题;带感情、有顿挫的诵读,能体会出文章的表现力是否充分。
第二,边读边记。就是把“听”出来的毛病都记在原稿上。大家平时用作文本写作文时,不要把字写得密密麻麻,要使原稿留有适当空间,以便给修改留有余地。
第三,边思边改。就是一边思考,一边改掉发现的毛病,直到满意为止。集体修改法
如果条件允许,在完成作文初稿之后,几个人或很多人聚在一起,互相传阅,切磋商讨,综合意见,研究修改,精心润色,一定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好处。教师指导法
老师是同学们作文的指导专家。每次作文本发下来,大家都会看见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语。同学们千万不能把这不当回事儿,而是要认真阅读自己的习作,细心琢磨和领会评语的意思,根据老师的意见着手修改。要是不管不问也不做,就很难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文章中心思想不是一回事。
十二、作文常见病
1.审题
文题当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名字,和病例:
忽视“题眼”
这是小学生作文经常犯的毛病。
2.立意
中心错误
如果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辨不清是非,就会犯立意错误的毛病。有时把生活中的材料完全照搬,不加分析地进行利用,也容易造成中心错误。
中心过多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多了就等于没有中心。
3.选材
材料重复
缺乏典型
材料不真实
艺术虚构必须有生活原型,合乎常理。
4.叙事
没有重点
对众多材料合理“剪裁”。
详略不当
5.结构
缺少过渡
由一句话突然转到另一句话,或由一段突然跳到另一段,衔接不自然。这是缺少过渡所致。
层次不清
次序不明
6.其他
用词不准确
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第一部分 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怎样积累词汇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
小学作文写作基本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孩子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学作文写作基本功,欢迎阅读。小学作文写作基本功一、把句子写完整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计算基本功,它包括口算,速算,估算与四则混合运算.为保证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要求一些基本口算达到熟......
小学二年级作文基本功训练训练一:请把“昆虫在唱歌”这句话扩充到15个字以上,要求:不能有啰唆的感觉。 例如:大嗓门的、细嗓子的昆虫,都在这个时候唱起了歌。训练二:请把“雪笼罩......
伟大的时代创造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文学。在民众的文化素养极大提高的今天或明天,当人们对文字的运用、创作或欣赏产生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当人们普遍热切地期盼在国富民强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