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礼仪规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际礼仪通则”。
国际礼仪规范.txt台湾一日不收复,我一日不过4级!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国际礼仪指导
1、古代礼仪—--侧重制度、规范和伦理规范。“礼”:国家礼制;礼节仪式;伦理道德规范;礼器礼物。“仪”:仪态、礼容、容貌、风度;礼节仪式;规范准则和法度;表率。
2、现在社会的礼仪------侧重符合礼之精神的外在表现。“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物;以礼相待。“仪”:人的外表;礼节仪式;礼仪器物。
3、礼仪的概念:是一定地区、民族、国家或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为人们所共同遵循,并已确立、维护和协调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维持一定社会秩序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以及要求的社会交往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器物、标志、服饰、象征等的总和。
4、现代礼仪的基本要求:礼貌、礼节、礼仪仪式。
5、礼仪的本质:礼仪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秩序。(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者说,一个社会对其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加以提倡或限制的准则。)
6、礼仪的特点:传承性、差异性、融合性、限定性、审美性。
7、礼仪的社会功能:a、规范约束能力;b、维护协调能力;c、教育引导能力
8、学习礼仪的意义和目的:
(一)、加强礼仪教育、促进社会文明:a、倡导文明风气,提升道德素养;b、完善社会规范,加强道德力量;c、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二)、提高礼仪修养、完善自我形象:a、打造优雅气度,提升自我形象;b、展现良好教养,完善自我品质;c、维护组织声誉,树立民族形象。
(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获取事业成功:a、沟通感情,化解隔阂;b、提高自信,赢得尊重;c、扩大交际,合作融洽。
9、女性礼仪的重要意义:女性是礼仪的主要展示者;女性是风尚的主要引领者;女性是礼仪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女性是礼仪行为的启蒙教育者。
10、礼仪的学习方法:学(理论学习)、观(观察调查)、问(咨询交流)、行(社会实践)。
11、礼仪的溯源:我国对礼的最早发现,是在原始社会晚期的丧葬仪式中,最早的礼是“夏礼”、“殷礼”。“三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礼书。‘三礼时代’泛指三部礼书所记录的周代和春秋战国的故事。
12、中华礼仪的发展脉络:原始社会(萌芽和草创时期)---商周时期(形成和完善时期)---秦至清前期(礼仪强化时期)---清朝后期(传统礼制衰落)---辛亥革命(现代礼仪发端)---新中国成立以后(礼仪革新、退化、复兴)。
13、孔子的礼仪观:礼是判定社会成员一切言行的道德规范;礼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法度;礼是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礼是个人实践的自觉要求。(仁爱思想)
14、礼仪的演变:
(一)、礼仪的强化期:a、汉代:叔孙通制礼、董仲舒“三纲五常”;b、宋代:朱熹“明天理灭人性”、“三从四德”、《朱子家礼》(家庭礼仪的完善)c、明代:社交礼仪的完善。
(二)、礼仪的衰落期:a、清入关后,接受汉族礼制并使其复杂化,导致虚浮繁琐;b、清后期,政治腐败,古代礼仪逐渐衰落;c、辛亥革民彻底推翻封建等级礼制。
(三)、近代礼仪的变化:a、辛亥革命以来,形成中西文化杂存的礼仪形态;b、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革新(形成了社会主义新礼仪)、退化(政治运动的冲击)、复兴(逐渐同国际礼仪接轨,更加符合国际惯例和规范的要求,也更趋融合性和更加国家化。)
15、传统礼仪思想:a、重视家庭、敬老爱幼;b、重诺守信、以和为贵;c、贵的重报、礼尚往来;d、克己复礼、与人为善。
16、一般举止规范:a、坐:“坐如尸”、“坐不中席”、“席不正,不坐”; b、站立:“立容辨、立毋跛”; c、行走:“行不中道”、“离立者,不出中间”、“堂上接武,堂下不武”; d、交谈礼仪:“正尔容”、“听毕恭”、“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 e、衣冠服饰。
16、相见礼仪:拱手作揖、鞠躬、寒暄、称呼。
17、感情表达效果公式:感情的表达=语言(7%)+语音(38%)+表情(55%)
18、微笑在社会交往中的实际作用:热情欢迎的微笑;自信的微笑;礼貌的微笑;和睦相处的微笑;委婉谢绝的微笑。
19、使用眼语要注意的问题:
(一)、视线的位置:平视(象征平等、友好、真诚、不卑不亢)、俯视(表示对他人的傲慢、轻视)、仰视(表现出胆怯、担忧、没自信心或谦卑)、侧视。目光四忌:斜视、俯视、渺视(漫不经心)、久视(挑衅、挑逗)。
(二)、目光投注的范围:关注性注视(上三角部分)(用于公事谈判,显得严肃认真);社交性注视(下三角部分)(用于舞会聚会,营造社交氛围);长时间谈话(虚化到脖子部位)。
(三)、目光投注的时间:低视注视(注视对方时间低于交谈时间的30%)、超时注视(注视对方时间多于交谈时间的60%)、社交注视(注视对方时间占交谈时间的30%~60%)。20、体态礼仪:
(一)、站姿:
男子:头正、肩平、躯挺、臀垂、腿直。
女子:抬头、挺胸、收腹、两眼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或左手搭在右手上贴在腹部,双脚基本并拢或呈小丁字步。
(二)坐姿:要求‘坐如钟’ 入座:注意轻、缓、稳。
坐定后:上身腰背挺直,双肩平正放松,双膝自然并拢,双手放在膝上或椅子扶手上,掌心向下,双脚平踏于地面。(有尊者时:坐椅子的2/3,落座后至少十分钟不靠椅背。)离座:自然稳当,右脚向后收半步,用小腿力量将上身撑起,保持上身直挺。
(三)、走姿:又称步态,是一种动态姿势,要求“行如风”,如风行水上,轻快自然。a、双目向前平视,面色自然,不左顾右盼;b、抬头挺胸,肩膀放松,背部挺直,重心向前;c、步幅适中;d、摆臂自然;e、直线前进;f、匀速前进。
(四)、蹲姿:单膝点姿势、双腿交叉式、左高右低式。
21、化妆礼仪:a、不能当众化妆(尤其是当着异性);b、及时理妆;c、不要让自己的化妆影响别人;d、一般不要评论别人的妆容。
22、异味:刺激性食物、烟酒味、体味、鞋袜味、香水味。
23、语言交往原则:a、真诚友好、言谈专注;b、语言文明、语气检点(使用基本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使用敬语谦语、使用雅语);c、言之有物、言而有信;
24、手势的特性:描述性、指示性、情绪性。
25、手势的运用:不做“直线手势、低位手势、快速手势”。a、、ok手势:多数英语国家表示“同意、很好”;法国表示“零”或“没有”;日本表示“钱”;泰国表示“没问题”;巴西表示粗俗下流;一些地中海国家暗示一个男人是同性恋者。b、V形手势: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先使用的表示胜利,现在表示“数字2”,掌心向内表示“up yours”(一种侮辱)。
c、翘大拇指:一般表示赞赏。美英等国表示搭车;急剧上翘是一种侮辱;指向别人是嘲讽,指向自己是自夸;也可表示“数字5”。d、向上伸食指:“1”;提醒对方注意;稍等(美国);最重要(新加坡)。e、伸小拇指:轻蔑(我国);贫穷(香港);懦弱的男人或打赌(美国);年轻(菲律宾)。
26、交往距离的影响因素:性别、文化程度、环境、情绪。
27、交往距离:a、亲密距离(0~45cm);b、个人距离:适用于关系友善熟悉的同事、上下级(45cm~1m);c、社交距离:处理私人事务(1~2m)、商务会谈(2~3.5m);d、公众距离:适用于行走、漫步、信息传授(3.5~7m)。
28、服装的基本类型:
a、礼服:燕尾服、西服套装、中山装、西方女士礼服、旗袍;b、职业服装:遵循端庄、整洁、稳重、美观、和谐的原则;c、便服和休闲服:轻松舒服,随意自然(居家、购物、度假、健身等场合。)
29、服装的礼仪效应:时代符号、情感符号、美的符号。30、着装的基本原则:a、符合个人特点(体形、肤色、气质);b、符合身份角色;c、遵守着装规范;d、着装的TPO原则(time、place、occaion)。
31、“三色原则”:全身着装颜色搭配最好不超过三种颜色,而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加上配成色和饰物点缀即可。
32、服装配色:同色搭配、相似色搭配、主色搭配。
33、男士着装规范:
(一)、三色原则:a、不超过三种颜色或三个色系;b、衬衣颜色应与西装颜色协调,不能是同一种颜色;c、领带颜色图案与西装协调;d、皮带、皮鞋、皮包为同色或同色系;e、袜子颜色与皮鞋相同或相似。
(二)、四点忌讳:a、不拆袖子上的商标;b、西装口袋不乱放东西;c、西装不能配旅游鞋、球鞋、休闲鞋;d、穿西装不能配白袜子
(三)、五项注意:a、熨烫平整;b、配正装衬衫;c、系好领带;d、扣好纽扣;e、慎穿内衣和毛衫。
34、女士着装规范:
(一)、旗袍的穿着规范:合身、开叉和身高成正比、必须穿连裤袜、配适合的外套或披肩;
(二)、套裙的穿着方式:以深色中色为主、上衣裙子背心同一面料,剪裁得体、整洁、举止得体、套配齐全、饰品佩戴合理。
35、服装配饰包括衣饰和首饰。
36、女性配饰的选择:a、点到为止、恰到好处;b、注意搭配、风格协调;c、了解寓意、避免尴尬;d、注意区分场合。
37、首饰佩戴原则:不要过于闪亮、不要多于三件、得体重于时髦,个性与时尚并存、与身份相符、宁缺毋滥、扬长避短、不影响工作。
38、宴请形式:
(一)、国宴:有严格的礼宾次序、正式的主宾致辞和祝酒活动、专门乐队演奏国歌和席间乐、悬挂国旗。
(二)、正是宴会:不挂国旗奏国歌、有严格的礼宾次序、场合较高档、有正式请柬。
(三)、便宴:侧重人际交往、气氛随意亲切、形式简单、可以即兴讲话、服饰菜肴席位不讲究。
(四)、家宴:私人名义、地点在家里、主任亲自下厨、气氛亲切温馨。
(五)、招待会:规模可大可小、不安排座次、食物简单、客人自行取用。
(六)、酒会:活泼、以酒水为主、随意走动自由交流。
(七)、茶会:以联谊为目的、设在客厅,饮茶为主,随意就座。
(八)、工作餐:以商务交往为目的、中午举行、不发请柬、客人不必向主人正式答复、不排座次。
39、中餐礼仪:
(一)、座次安排原则:面门为上、以右为上、近主桌为上。
(二)、上菜程序:茶水、冷菜、热炒、主菜、甜点、水果。
40、用餐期间:姿势端正、双脚向前、双肘不上桌、手不搭邻桌。
41、优雅进食:食物太烫不用嘴吹、入口食物不能吐出来、避免咳嗽打饱嗝、手持餐具不指手画脚。
42、西餐餐具礼仪:由外向内使用刀叉,左叉右刀;刀叉成八字放在餐盘上表示用餐尚未完毕;打叉并排放在盘中表示用餐结束。
43、自助餐礼仪:顺时针取材、动作轻快、取菜完整、餐具归位、多次少取、不可外带。
44、喝咖啡礼仪:煮还是泡、因人而异制作、正确的杯具、情绪和情调一致。
45、饮茶礼仪:杯具完整清洁、品种因人而异、浓淡客随主便、茶七酒
八、谨慎再三请茶。
46、握手禁忌(握手在3~5s):左手与人握手、戴手套握手、戴墨镜握手、戴帽子握手、用双手握手、脏手握手、交叉握手、抢先与长者或女士握手、握手时东张西望。
47、拥抱礼:相视而立、右上左下、先左后右。
48、会面礼:握手礼、鞠躬礼、招呼、合十礼、拥抱礼、亲吻礼、吻手礼、举手礼、点头礼、脱帽礼、扣指礼、拱手礼
49、自我介绍:适时介绍、满足别人好奇心、态度自然友善、谦虚求是不夸耀。
50、名片交换:a、递交名片:由近及远,由尊而卑,卑者主动递送。b、接受名片:微笑目视对方,双手或右手接过、认真阅读、认真收藏。
51、电话形象:忌不良形象、忌招呼不当、忌边吃边讲、忌抢先挂断。
52、主拨电话:择时(双方约定时间或方便的时间)、限时(长话短说)。
53、接听电话:及时(铃响不过三)、传呼(声音不过线)、转达(重复并确认)、错拨(礼貌善待)。
54、称谓体系:a、亲属称谓:父系、母系、姻亲、类亲属;b、社交称谓:职事、身份、友朋、仿亲属、姓名;c、语境称谓:敬称谦称、呢称、谑称贬称。
55、称谓原则:称谓恰当、照顾习惯、主次有序、注意忌讳。
56、姓名组成和排列次序:前姓后名、前名后姓、有名无姓。
57、国内通用称谓:a、一般称谓:同志、师傅、先生(小姐、女士)、老师、老板;b、特殊称谓:姓+职业/职称/职务;c、非正式称谓:老(小)+姓、姓+辈分、名+同志。
58、国际通用称谓:a、一般称谓:阁下、先生、太太、小姐、夫人;b、特殊称谓:殿下、陛下、职业/职称/学衔+姓。
59、称谓禁忌:使用错误称为、使用容易误会的称谓、将专称变为泛称、使用庸俗低级的称谓、使用绰号作为称谓。
60、称谓使用的注意事项:恰当(符合对方身份、根据不同场合、考虑关系远近);考虑习惯(语言习惯、文化层次、地方风俗);考虑次序(先长后幼、先高后低、由近及远、先女后男、先疏后亲)。
61、馈赠原则:注重情意、随俗避忌、恰如其分。62、馈赠的种类:佳节馈赠、庆贺馈赠、问候馈赠。
63、馈赠方式:邮寄、托人、当面(说明缘由、心意、礼物的寓意、用途)。64、馈赠技巧:投其所好、适时奉送、正视拒收、切勿庸俗。
65、馈赠禁忌:违法礼物、违规礼物、私忌礼物、有害礼物、废弃礼品。66、受赠礼规:受赠有礼、拒绝得法、回赠适宜。67、社交禁忌:看书106~112(太繁琐!)
一、单选题1.所谓礼仪,即人际交往的( B ) A道德规范 B典章制度 C行为秩序 2.学习礼仪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C ) A内强素质 B外塑形象 C增进交往 3.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俗”是:( A ) A女......
国际上常用的见面礼节国际上有哪些常用的见面礼节?(1)握手礼。握手是大多数国家见面和离别时相互致意的礼仪。握手既是人们见面相互问候的主要礼仪,还是祝贺、感谢、安慰或相互......
阳光教育教职工形象礼仪规范1.原则阳光形象礼仪的总则是三雅:着装高雅、化妆淡雅、举止文雅。2.员工形象规范着装方面2.1.1 招生高峰期间,每名员工必须穿着校服,并保持服装干净......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国际礼仪小常识,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