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的槐乡五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涟水县实验小学
徐爱娥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要做到:一是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有序的语言文字训练。二是根据读写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和要求,我们应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同时,也要把语文课上成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文课,要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主动地参与进来,体现其“主动性”。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重点词句,反复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中学习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受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去槐乡走了走,槐乡那如花瓣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槐乡五月》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迷人的槐花,(出示槐花图片)欣赏,你能用一两句话赞一赞槐花吗?指名说
师叙述:是啊,五月的槐花就是那么美,槐乡是那么令人向往,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尹黎再一次走进槐乡,细细品味,用心感受,透过文字来领略槐乡特有的风采。
【设计意图:渲染情境,激发兴趣。】
二、美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槐花的特点。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要求:①边听边看课文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优美的句子用“——”画下来,②听完,将画下来的句子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你觉得那个句子写的最美?美在哪儿?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说:
A、“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①从中感受到了槐花的花多、色白,②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③“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等叠词的运用增加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又起了强调作用。
指导朗读:谁能把槐花遍布村前村后,槐乡一片雪白的美景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明读。评议。
B、“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①从中感受到了槐花的形美。
②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方法描写了这迷人的槐花。其实我们也能写出这样生动的语句,“有的槐花 ____,像 ____。”指名说。
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得好好读一读,齐读。
C、“‘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了。”
①“嗡嗡嗡„„”小蜜蜂好像在说____,“啪啪啪„„”从孩子们欢快的脚步声中,你仿佛听到了____。将孩子与蜜蜂放在一起,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槐乡孩子与蜜蜂一样勤劳、能干)
②最能体现槐花香的是哪一句?指名说,指导朗读。抓住“清香、醇香、浓香„„”
③“浸”字没有直接描写槐花的香,但这个字却形象地写出来槐花的香气四溢,从这个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
小结:四处的树,满眼的花,人浸在香海中,香气侵入每个人的心中,五月的槐乡,真是槐花飘香,人间仙境啊!这景象,让我们由衷地发出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板书“槐花飘香”
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景色,令我们心旷神怡,想不想再来品味这些生动优美的语句?(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的欣喜,读出你的赞叹。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力求关注全体学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有效的朗读,确实感受槐花的香和美。】
三、精读2、3自然段。
①这么美的槐花,这么香的槐花饭,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指名说。老师请你们赏槐花饭,闻槐花香,好不好?
出示槐花餐图片,学生看、说,你看到了什么,仿佛闻到了什么?此时的你最想干什么? ②知道吗,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3自然段,看从中能体会都什么?
汇报交流:
a、“傻乎乎、醉”体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快乐无比。
“好客、拉、请、送、一大包、外加一小罐”体现了孩子好客大方 “蒸、咸、甜、撒、拌、浇体现了槐乡孩子勤劳、能干,槐花的吃法多样。b、槐乡的香让人醉,槐乡的孩子更让人爱,这绝美的风景,这甜甜的槐花蜜,还有这美味的槐花饭,真让人垂涎三尺。如果你是槐乡孩子,你会快乐吗?为什么?指名说。
自己好不容易摘了槐花晒成干,酿成蜜,结果却分给了别人,为什么还会觉得快乐呢?指名说,师小结: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我们也要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
③孩子们,想不想看看小姑娘戴上槐花是什么样子?出示图片,指名说。a、姑娘们,想象一下,自己的胸前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心里什么想法?出示句子,自由读。
b、男孩子呢?自由读句子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此时的想法。指名说。④五月,槐花盛开,孩子们能在槐树下嬉戏玩耍,吃槐花饭,用槐花打扮自己,多自在,多开心啊,所以说“五月,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板书“槐乡孩子”
小结:去过槐乡的人这样说:“不喜桃花三月艳,但爱五月遮天槐。”槐花饱了我们的眼福,填了我们的肚皮,香了我们的村子,更甜了我们的生活,槐乡五月,不仅花美,这里的人更美。(板书:花美 人更美)不仅槐花香味浓郁,这里的人情味更浓,难怪作者如此喜爱槐乡,不由得发出赞叹——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读中感悟,将所悟所想用语言表述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符合新课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通过创作,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总结全文。
1、美丽芬芳的槐花,热情好客的槐乡孩子,独特风情的槐乡村庄让我们陶醉,让我们意犹未尽、流连忘返。让我们禁不住把这世外桃源介绍给更多的人,试以“五月,请到槐乡来”为开头,介绍一下槐乡。
学生写话,交流,点评。
2、同学们介绍得真好,老师也准备了一份介绍信,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学生边打拍子边读。
3、我相信,听了我们的介绍,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上槐乡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尹黎,除了写这篇《槐乡五月》,他还写了《槐乡三月》、《槐乡八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查一查、读一读,看看槐乡的三月、八月又是什么样的?
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说。
【设计意图: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通过阅读,所能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更确切的说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自己以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他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极富个性化的。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
五、作业
愉快的槐乡之旅就要结束了,看看老师给大家留的作业,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两项作业,认真完成。
作业:
1、、练习背诵课文。
2、创意设计槐花节。
(1)喜欢画画的你可以设计槐花节的吉祥物。(2)喜欢设计的你可以设计形象大使的服装。(3)喜欢美食的你可以设计槐花节套餐。
板书设计
槐乡五月
槐花飘香 槐乡孩子
花美 人更美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激情①五月,一个好消息传遍了槐乡:(课件2)来,一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同学们——(生齐读:五月,洋槐开花了。)②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槐乡,......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日期:2005-03-29]来源:张柯芳 作者:闸口小学[字体:大 中 小] 【教材解读】《槐乡五月》是苏教版语文国标本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江苏省南京市瑞金路小学 倪 鸣第一课时教材简解: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五月槐乡特有景致、风情的描绘,表达了爱花更爱人的情感。读此文的感......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博里镇中心小学 王 霞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品味语言文字、朗诵优美词......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课文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优美,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