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的槐乡五月”。
清新自然 平淡出奇---《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1课,课文用优美的笔调为我们描写了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同时展现了槐乡孩子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课教学力足文本,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朗读感悟,进行积累,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2)照例写“ABB”式的重叠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习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书写、组词等掌握本课生字及新词;(2)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课文中的例句,学写重叠词,积累词汇;(4)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5)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背诵课文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理解、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的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背诵课文;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观察槐花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再现,激发兴趣:
1、导入:沐浴着柔柔的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我们走进了香气四溢的五月,那浓浓的花香让人陶醉,这就是——槐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五月去欣赏那儿迷人的景色吧!(揭题并板题)读题
2、我们的旅行即将开始,请每一位游客做好准备,仔细听、仔细看,不要错过每一处的景色哦!(录音范读课文同时用课件呈现槐乡的美景)
(二)、引导初读,整体感知:
1、交流:你觉得五月的槐乡怎么样?(降低难度,只要学生说出点什么,不管是自己的感受,还是书上的语句都行)
2、过渡: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去见识见识那儿的槐香吧!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三、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过渡:昨天,我们初步学习课文《槐乡五月》,(指读课题),课文最后这样说,引读:五月,是——是——,[板书:飘香的季节 孩子的季节],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槐乡,再次去领略五月槐乡那特有的美丽。
朗读词语:白生生 甜丝丝 香喷喷
读了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尝到什么?闻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用我们的眼耳口鼻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五月的槐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说明:教师借助课文的重叠词导入新课,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感官去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指名说说课文第一自然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板书:美 香„„ ]
2、从哪些句子你感受到了这些特点?
3、交流:
(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a(出示画面字幕)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山坡上,小溪边,都是槐树,槐花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大雪,景色壮观)。b景美,你描绘得更美,你们喜欢这一句吗?指名读。喜欢的一起读。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a(出示画面,字幕)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槐花很美,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又像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很漂亮,我喜欢。)b看画面,哪儿是远看,哪儿是近看?
引读:在作者眼里,槐花远看像„„近看像„„,这是作者的感受,在你眼里,槐花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看画面想象一下?[白蝴蝶、玛瑙„„] c出示句子:在我的眼里,槐花象。d听了大家的描述,这槐花真是美极了。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吗?(指名读,评议、齐读)(3)“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a说说你的感受。
b大家想一想,还有谁也会被槐花吸引来了呢?你能不能仿照这样的句子也来描述一下?(自由动脑,同桌练说,指名说)
照上面的句子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指名读、齐读。(4)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a说说你的感受
b你从哪些词语尝到槐花饭的香?
c(出示画面,出字幕):你看,这一句后面有个省略号,你懂吗?(说明槐花饭香,并且有多种香味。)
那请大家想一想,槐花饭还会有哪些味道?
那就让一、二两组来读一读,感受槐花饭那浓浓的香味。(齐读。)这香味一个比一个浓,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那该怎样通过朗读来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呢?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不仅槐花饭香,就连风打的旋儿„„(引读,齐读)
4、试背课文
小结:此时的槐乡,四处都是树,满眼都是花,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槐花的芳香,人浮在香气里,香气也浸入每个人的心里。
[设计说明: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而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反复地操练训练。语言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训练,使其形成能力。教者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创设情境,不仅使学生所习得语言得以重现,而且将学生的语言得以重组,学生在不断训练中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过渡:这怎么不让每一位走进槐乡的人陶醉呢?找找书中那一句是说小朋友被陶醉了。(指名读)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的2、3小节,相信槐乡的孩子一定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生自由读。说说在你的印象中槐乡的孩子是怎样的? 并让孩子板书。
3、交流:
(1)好客 [板书:好客] a第2自然段第2句,指名读
b相机追问:槐花饭怎么做?怎么吃的?(指名说)槐花饭还很讲究吃法呢。
引读:吃咸的„„,吃甜的„„。c是啊,这就是好客的槐乡孩子。(2)俊俏 活泼可爱
a导读:有了槐花的装扮,槐乡的小姑娘变得„„衣襟上„„发辫上„„她们„„
b女孩子用白生生的槐花打扮自己;那小小子呢? c你能通过读把小小子大大咧咧吃槐花的样子表现出来吗?哪个小小子再来读一下?(指名读)
d如果说,槐花使女孩子更俊俏了,小小子们大大咧咧地吃着槐花,你觉得更怎样了?(更活泼、可爱、虎头虎脑)[ 板书:活泼 可爱 ] e让学生上台表演,说说自己的感受
*齐读:槐花使小姑娘更俊俏了。小小子更活泼可爱了。请女同学读描写小姑娘的部分,男同学读写小小子的部分。出示画面:如果你此时就在他们身边,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5、试背课文 小结:从你们的读书中,老师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槐乡孩子们那俊俏可爱的身影。所以说五月的槐乡真是——孩子们的季节(指板书说)
[设计说明:学生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想象有利于加深理解,更有利于情感体验。在文章描写形象生动处、文本空白、叙事浓缩处、情感浓郁或含蓄处,指导想象,能使学生深入进行情感体验。]
(三)、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步入槐乡,槐花的美丽芬芳,槐乡孩子的好客热情,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都让我们深深陶醉。作者肯定也陶醉了,所以,他才会在课文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五月,是——,是——。
(四)、作业
1、背熟课文。
2、写话:
来到五月的槐乡,首先映入眼帘的。那槐花有的抱在一起,象 ;有的单独挂在树梢,象 ;有的,„„
槐乡的孩子有的衣襟上别的是槐花;有的发辫带的是槐花;有的 ;有的 „„
在槐乡的游客,时常能听到。
[设计说明:作业呈现梯度性,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这种写话的训练形式降低了习作难度,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培养学生写话、写作能力的同时,既发展了 学生的想象力,并使学生的幼小心灵得到陶冶,又促进学生观察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槐乡五月
飘香的季节 孩子的季节
香 俊俏
美 活泼可爱
多 好客
千姿百态 纯朴
[ 语文课堂中的黑板由老师霸占教多,让孩子参与课堂板书的形成,让孩子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实现师生互动,同时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激情①五月,一个好消息传遍了槐乡:(课件2)来,一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同学们——(生齐读:五月,洋槐开花了。)②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槐乡,......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日期:2005-03-29]来源:张柯芳 作者:闸口小学[字体:大 中 小] 【教材解读】《槐乡五月》是苏教版语文国标本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江苏省南京市瑞金路小学 倪 鸣第一课时教材简解: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五月槐乡特有景致、风情的描绘,表达了爱花更爱人的情感。读此文的感......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博里镇中心小学 王 霞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品味语言文字、朗诵优美词......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课文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优美,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