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_下学期海洋教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36: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海洋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下学期海洋教育”。

依托海洋文化资源 丰富综合实践活动 胶州正北小学 李娜

[内容提要]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我校地处东海之滨,渔文化醇厚,学校充分利用所拥有的海洋性地域环境和文化风韵,结合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引导全校师生撷大海之源,丰富、充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海韵十足的综合实践活动,走出了一条富有渔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之路。

[关 键 词] 探索 实践 体验 创作 考察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考察”、“思考”“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校地处东海之滨,渔文化醇厚,民风纯朴,具有许多独特的海洋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所拥有的海洋性地域环境和文化风韵,结合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引导全校师生撷大海之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海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海韵十足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自由、快乐的体验中,增长创造才能,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热爱家乡,为“争做新世纪渔乡小主人”而努力学习的意识。依托海洋文化资源,使得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内容得到充实、丰富,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渔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之路。

一、海洋生物探索

1、开展领养鱼活动迅速 渔家娃从小生长在海边,对海洋生物有着特殊的感情,或多或少知道一些生物的名称、生活习性等,我们就因势利导开展了“领养鱼”活动,让学生领养鱼,并为自己领养的鱼制作一张“宣传卡”,记录鱼的名称、特点、生活习性等,向全校师生介绍自己领养的鱼的特点,每天安排专门学生定时给鱼喂饲料,每周两次给珊瑚注射营养液等。学生通过领养鱼活动,亲近了海洋生物,提升了对海洋生物的喜爱,激发了探索的欲望。

2、制作海洋生物标本

渔乡的孩子爱大海,更爱大海里的生物。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海生物,学校根据有利条件,引导孩子收集各种“希奇古怪”的鱼,并指导学生制成标本,让全校同学观看。目前学校共制作了标本50多件,很多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会了制作标本,而且在家也发动起家人收集并做起了标本。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标本,学生们不仅品尝到了成功的愉悦,而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悄然提高。

3、评选海洋生物小博士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大的海洋生物探索空间,我们鼓励学生到菜场、饭店、夜排档,甚至是一些海洋生物的专卖店,勇敢地和那里的叔叔阿姨交流,去认识各种各样的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程度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各班组织召开了海洋生物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出若干“海洋生物小博士”,由此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认知、探究海洋生物的热情。

二、海洋旅游实践

1、家乡山海尽情游

蓝天碧海的自然环境,怪岩嶙峋的山峰,桅樯林立、渔火高悬的港湾,石屋石街石巷石级的建筑,古朴淳厚的乡情,名闻遐迩的民俗民风,迅速崛起的南北新区等,构成了一幅“魅力箬山”的图画。如此美丽的家乡怎不叫人留连,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带领队员们“围着家乡走一转”,来到曙光碑,游历于石塘渔港,感受着浓浓的渔村风情,感受着家乡的魅力无限,从而激发了队员爱家乡、爱海洋的情感。

2、争当导游述美景

箬山原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有“东方巴黎圣母院”和“东方威尼斯”的美称。这里有着旖旎的滨海风光,奇特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文化,每年四季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美术家、摄影家和作家到此写生、取景、寻访。为此,我们组织培训了一批小导游,鼓励他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当当家乡箬山的小导游。他们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走上大街小巷,向客人们介绍箬山怪石嶙峋的山、广垠浩瀚的海、气势磅礴依山而建的石屋、古老淳朴的渔区风情,让更多的人了解箬山、喜欢箬山。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积极争当家乡美景的宣传者。

3、人文采风踏歌行

为了进一步增强队员们热爱家乡、热爱海岛的情感,使家乡浓郁的人文景观深入人心,发挥育人作用,我们开展了“人文采风踏歌行”系列活动。一是“家乡掠影”小导游摄影活动。让队员用手中的小镜头记录下家乡的民俗民风、人文景观,体察寻常人家变化,倾听百姓人家故事,感受古朴淳厚乡情。通过调查、摄影,了解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现状,感受今日渔村新风貌,树立热爱农村、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感和抱负。二是“渔家风情”小采风绘画活动。让队员们亲自动笔绘一绘家乡的美丽图景,在一笔一画的描摹中陶冶情操,了解家乡新变化,激发队员热爱家乡的情感。三是“人物在线”小记者采访活动。箬山是一块有着浓厚文化积淀的土地,人杰地灵,走出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民间艺人。通过开展“人物在线”小记者采访活动,走进名人,和他们亲密接触,感受他们的艺术造诣,培养队员报效家乡的情感。

三、海洋生活体验

1、争做小厨师

箬山的饮食极具渔区特色,风味小吃常以海鲜为主,多用莳粉加工。它远近闻名,吸引了众多的外地游客,常有一些远地客人慕名来到箬山,指名要求品尝。为了使箬山小吃发扬光大,我校开展了“争做小厨师”活动。队员们3、4人组成一个厨师团,到家里向自己的亲人或左邻右舍学一手,准备好自己的拿手好菜,现场秀一回。他们做的菜还真是色香味俱全,令品尝过的老师、同学和来校参观的客人都不禁啧啧称赞。

2、巧手织渔网

箬山的孩子生于海,长于海,他们的父母多是捕鱼为生,一般妇女都会干织网的活儿。为了让队员们亲自体验、亲自实践,我们积极组织队员开展“巧手织渔网”活动,评选“织渔网快手”。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队员们向当地妇女拜师学艺,刻苦练习,学会了织渔网的简单方法。有的队员心细巧手,娴熟的技艺真让人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3、体验渔家活

箬山万涌公司为我校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该公司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方便。每当双休日,公司收购来鲜虾时,我们就组织学生去公司内义务剥虾、挑虾,帮他们记帐等。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渔区特色,发挥水产市场、码头等天然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热闹非凡的海产品交易活动,当一回“船老大”、“小帐房”或商贩,使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乐趣,感受渔区经济的发展,对他们进行了爱家乡、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四、海洋艺术创作

1、传承“大奏鼓”

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大全》记载,箬山大奏鼓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为了传承家乡文化,我校成立了大奏鼓训练队,利用每周三下午第二课堂,手把手地教学生掌握乐器的执握方法、敲打方法、舞蹈动作和队型等。现在大奏鼓训练队的队员多次受邀参加各类演出,2006年在中央台的《欢乐中国行》大型演出中,孩子们热烈粗犷、幽默诙谐的表演受到了好评。上学期,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成长在线》栏目编导慕名来到我校采访,他们对学校的大奏鼓演奏活动十分感兴趣,带着队员们来到海边敲起了大奏鼓,并热情地采访了队员们。

2、海洋贝壳雕塑

贝壳、海螺等在渔区较为常见,没有多少利用价值。学校就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化废为宝。发动师生、家长收集贝壳、海螺,从每班中挑选有设计特长、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成贝雕社,利用兴趣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制作,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还不定期举行贝雕展,展出学生作品,或让学生现场表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的贝壳雕塑还曾经上了山东卫视节目。

3、船模绘制活动

看今日箬山,海洋上的一艘艘大船成了一道美丽的家乡风景线。我们鼓励队员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亲手去绘制船模,提出有创新的创意及设计,为船模的创新促进渔业发展而出谋划策。为此,我们在中高年级队员中开展了“未来船老大”船模绘制活动,指导学生单独一人或几人组成一组,在电脑上自己设计船模图,也可让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利用多种渠道帮自己完成,家长积极性也非常高,用泡沫、木头或贝壳、木屑等多种材料制作的船模,从古到今,让人目不暇接。

4、海洋风情剪纸

海洋剪纸是温岭的特色,已被列为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朴、凝重的渔村石屋,憨厚、豁达的渔民,世代相传的独特民风民俗,美丽的渔船沙滩,大海生生不息的浩然正气带给了海洋剪纸以无限的灵性和创作动力。箬山也走出了国内知名的剪纸艺术家郭献忠老师,尤其擅长反映家乡海岛风貌的作品。她的女儿继承了她的技艺,一直在我校任教,她带领着学生在课堂上学剪纸,并成立小螺号剪纸社,手把手地把技艺传授给孩子们。在她的指导下,一幅幅现代海洋剪纸脱颖而出。孩子们的作品多源于生活,充满了鱼腥味和海洋情怀。06年12月,小螺号剪纸社的队员们参加了温岭市庆石文化艺术节的才艺表演。其间,记者还采访了一些小小剪纸家们,孩子们讲到之所以剪纸要选择鱼儿,是因为自己身处渔村,父老乡亲们希望每年均能年年有“余”。2007年,台州晚报记者还来校采访并报道。小螺号剪纸社的同学将横峰参加市第二届农民艺术节表演。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并活跃海洋剪纸活动的开展,让海洋剪纸之花代代相传。

五、海洋环保考察

1、小课题研究

身处东海之滨的少年儿童,在大海的摇篮里长大。孩子们爱家乡,更爱蓝色的海洋,然而如今的海洋,已是千疮百孔。大量的污水日夜不停地排入海洋,使海水遭受严重污染。而过度的捕捞使海洋生物大大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种。面对伤痕累累的海洋,作为“未来的海洋人”,通过调查,我们确立了“拯救蓝色海洋”这一小课题,通过广播、电视、板报等校媒体征集课题小方案,通过参观、访问、查询、主题班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小课题研究。

2、假日小队活动

节假日,队员们成立了海洋水质研究、海洋环境研究、海水养殖研究、海洋生物研究等一系列勘察小队,在箬山附近的海沿,进行了实地考察、访问和打捞污染物质等活动,对海水的水质、海洋的气候变化、海洋的环境问题及海洋中的小生物等有关资料进行搜集调查,写出了海洋污染的调查报告,提出了对未来海洋资源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发出了“保护海洋资源”倡议书、“蓝色海洋拯救行动”白皮书等。

3、开设拯救方案论坛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进而增强队员

热爱海洋的情感,我们组织学生参与了“还海洋蓝色”拯救方案论坛,了解海洋渔业资源的发展,研究海洋污染的原因,讨论保护海洋的办法,为发展海洋经济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孩子们以渔家小主人的姿态为“海洋母亲”抚平伤痛,用纯真的心灵为未来海洋描绘美好的蓝图。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在参与、体验过程中,师生们硕果累累。让师生们收获着,快乐着。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富有浓郁海味的综合实践活动,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以积极的心境主动地去参与,培养他们从小勤实践、爱家乡的良好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海洋文化给学校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使学生们在动态、多维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雀跃、激情飞扬,生命也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李少元·农村教育论·江苏教育·2000年10月

3、全国少工委·《体验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12日

4、张先翱·张先翱少先队教育文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4月

海洋教育

二年级海洋家园教案戴翠花活动目标: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

海洋教育教学计划

海洋教育教学计划刘晓庆一、教材分析:随着《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开展,要树立师生正确的海洋观,促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现实世界,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

海洋教育教案

2、海底地形探秘活动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海底地形,,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从而认海底地形的一些显著的特点。2.通过视频,以及大量的海底地形的图片,培养学生对海洋的兴......

海洋教育教案

《海洋教育》六年级上册1.神奇的海洋生物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海洋中的食物链。2.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

六年级海洋教育教学计划

灵山岛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洋教育教学方案一、学情分析《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老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教师需要用心钻研,学生的知识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师......

下载海洋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洋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