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全速迈进机器换人时代_机器人时代的中国制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29: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制造业全速迈进机器换人时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机器人时代的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业全速迈进机器换人时代

在拥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座巨大的厂房内,塑料原材料经过各个机器的自动化操作,变为一个个成型的空调零部件;一只只机械手将成品放在传送带上输送到打包区;搬运机器人在厂房内穿梭运送各种货物;仅有三两名员工站在生产线的终端核验着成品。这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化空调企业——中国格力空调正在全力打造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格力空调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格力将投入至少50亿的资金,在2年内实现70%的自动化生产率,拥有无人化的机器人工厂:“在1年甚至最多不到2年的时间内,企业的生产体系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车间内已经看不到三五个人。” 除了以格力为代表的大企业正在致力于开发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在中国的不少中小企业里,机器人也已经纷纷上岗,替换掉大量的人工。

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一家生产电脑外部设备的企业。2012年,公司副总经理邓邱伟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出了用机器人来生产键盘鼠标的生产线。“感觉那机器速度挺快的,感觉以后的话,肯定更多的(机器人)能够代用人去做很多事情。” 两年以来,雷柏科技的机器人上岗取代了75%的员工,年节省人工成本1亿元人民币,并且凭借价格和品质优势迅速抢占了大量的海外市场。这样的战绩让不少企业艳羡不已,纷纷慕名而来要求雷柏科技为自己量身定做机器人生产线。于是,原本生产键盘鼠标的雷柏科技又多了一项新产业,那就是机器人。今年以来,邓邱伟团队获得的机器人订单规模迅速增加:“短短的大半年时间里面,我们差不多做了十来个行业的比较优质的客户,差不多有手机、GPS导航、天平、人体秤,然后电源、遥控器,等相关的电子类产品的不同行业的客户。”

广东省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革新推进部部长黄福新对于他亲自参与引进的3台“拧螺丝机器人”非常满意。他说,机器人相对于人工的优势非常明显。“以前我们手工打的,完成一个工作的时候要一分钟,现在机器人用时40秒,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了。而且,所有的力矩都有保证了,不会有漏,以前手工打的时候,可能偶尔会漏打。它永远都是熟练工,不需要培训。” 机器人生产,质量有保障、同时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正因为如此,中国大批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引进机器人,ABB等国外机器人企业开始纷纷入驻中国,中国国内也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了3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中国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重工也重金杀进这一市场。国际集装箱巨头――中集集团也已经开始机器人生产线的研发,并希望它能替代20%的员工。种种迹象表明,机器人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纷纷扎根中国的企业,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全速迈进机器人时代。

“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世界工厂。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以及面临东南亚、印度等邻国低廉劳动力价格的竞争,使得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对此,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中国制造业必须采取更具竞争力的机器人用工模式:“首先我们低端制造,现在在往东南亚、往墨西哥、印度快速转移,另一方面,我自身的劳动力短缺、成本的急剧上升使我们在这种以人力为主的低成本制造方面的优势,也是越来越不明显了。所以就从两边倒逼着中国快速进行产业升级和换代,就是我们怎么来通过机器人化,实现我们低端往中高端来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许多制造企业开始大量引入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从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制造企业向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技术型生产企业转型。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厂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新塘工业区,占地面积32亩;二期位于大岭山镇大塘朗工业区,占地约76亩。在江苏昆山市、浙江宁波市设立分公司,在全国各个省份均有分支机构。公司设有研发中心、营运中心、营销中心、财务中心和人力资源中心五大系统。自成立以来,公司资产平均以每年60%的速度迅速增长,遥遥领先于行业的发展水平。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工业厂房和大批先进的进口生产设备,对产品品质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把原材料进厂检测关,并以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就综合实力而言,拓斯达在科技实力、检测手段、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等方面均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截止2013年底,在国内全部省份建立起销售网络,同时也行销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公司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研发为王”的战略方针,日益构建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研发机制,不拘一格引进人才。拓斯达与国内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公司与清华大学建立人才培训合作,成立自己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拓斯达商学院。公司每年投入近30万元的培训经费,采用“内训与外训相结合、员工走出去学,教授请进来教”的模式。公司目前已拥有七十多名专职研发人员,其中包括来自加拿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的专业人才。通过自主研发和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再创新,公司产品目前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在电子元件、精密制造、汽车、医疗、电脑接插件等行业备受瞩目。目前,与拓斯达建立并保持稳定联系的大中型客户有3000多家。主要用户包括ITT、富士康、捷普绿点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国航天、正崴、美的、海尔、TCL、长虹、康佳、比亚迪、劲胜、格兰仕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拓斯达的自动化设备在汽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户群体为国内外大中型汽配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总成、内饰件、外饰件和通用件,如方向盘,仪表盘、踏板、导流板、备胎罩等。我们也为国内整车制造企业提供除湿干燥,模温控制、自动冷却解决方案,包括高光模温机,在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等领域均有卓越表现。

此外,拓斯达的用户还包括行业集中度极高的领域,如车灯制造,车用连接器,刹车管件等。某大型汽配制造商,普遍使用日本东芝注塑机,总数100多台,吨位从30~3000T不等,拓斯达提供全伺服机械手和输送带,取代了人工操作,基本实现的自动化,同时还提供模温机、干燥机、吸料机等设备。通过独立模具温度控制设备,集中干燥、送料系统,基本实现无人化车间,从硬件层面确保品质一致性。

在IT、微电子等尖端制造和精密制造领域,拓斯达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我们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在通讯设备、PC、消费电子、数字视讯、蓝光芯片等。该领域可谓是多种复杂工艺的集合体,如特殊材料、多腔注塑、多色注塑等。根据全球产业分布特征,该领域的用户群以台湾企业居多,普遍配合台湾品牌的注塑机,拓斯达提供自动化整厂规划。此外,基于用户的低成本策略,我们还为用户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如集中式快速干燥、中央供料系统。某台资企业,最早在东莞设厂,是微软的核心供应商之一。随着广东地区劳动力的锐减和人力成本的急剧飙升,该企业颇有远见的在内地投资,拓斯达为其规划和提供了整厂自动化解决方案,配合400多套台中精机注塑机,实现无人化管理,无灯化车间,包括中央供料系统、机械手、模温控制系统等。值得一提的是,拓斯达配合其车间形象,对设备颜色进行了重新定制,实现了车间CI管理。

全球顶尖的五大连接器制造商,有三家是拓斯达的直接用户。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拓斯达的用户之一,主要生产各类连接器,光纤,印刷电路,电缆组件等产品,品种超过10万。拓斯达主要提供三机一体,模温机等设备。针对高精密连接器产品,采用先进的除湿干燥设备对原料进行含水率控制上,使得产品的合格率远远高于同行业对手;通过自动化的除湿干燥供料系统,独立的模具温度控制系统和无尘恒温室车间,保证了产品品质的一致性。某美国企业,在全球电信市场、手机市场和数据交换市场遥遥领先。其早期的产品全部为外发加工,为了便于质量控制,2012年3月导入注塑机自行加工。拓斯达为其进行了自动化规划,提供三机一体、伺服机械手、模温机等自动化设备。拓斯达产品深得客户好评,在太阳能连接器成型领域尤为突出,品质检验上从外协到自加工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外观不良率从3%下降到1%,混料率从以往的5%下降到1%,尺寸从8%下降到2%,产品强度从3%下降到1%,人员精简20%,管理成本每月下降5%。

今天,无论您使用的手机是苹果(iPhone),三星(SAMSUNG),或者是华为(HUAWEI)、中兴(ZTE),您都有机会体验到拓斯达的科技结晶。我们的直接用户不乏世界500强企业,他们为多家世界级大厂的手机外壳提供专业代工(OEM)及专业代工及设计(ODM),在国内拥有大型生产基地。拓斯达提供水式模温机、三机一体等设备。160℃水温机,替代原有的美国进口设备,为用户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同时稳定的性能和便利的售后服务得到客户的拥戴。某中外合资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的核心战略供应商。该企业的注塑机以住友、日精、发那科等高端品牌为主,拓斯达提供水式双温模温机、全伺服机械手、三机一体等设备。双温机替代原有的老式机械控温式模温机,良品率提高25%,2011年导入中央供料系统和自动取出系统,每年节省工人工资2000万,产量提高25%,产品深受用户青睐。

国内家电行业也普遍采用拓斯达的周边设备,包括几大巨头。拓斯达提供移动式模温机、冷水机等产品,打破塑胶成型,钣金线,发泡线等生产线单一配套设备的壁垒,实现各产线自由调配使用,提升各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使用及维护成本,受到用户好评。拓斯达也服务于国外一线品牌在国内的零配件制造商,用户群涵盖全球数十家全球家电、电子行业巨头。某企业拥有50多台全电动机,全部以高端进口日本品牌为主,包括发那科、日精、东芝。拓斯达为其提供全伺服机械手,模温机,三机一体等周边设备。客户的某数码芯片,产品大小2毫米,可接触取出大小仅1.5毫米,一模四个,两板模具,同时要夹取水口,产品除了太小太轻,还带有静电,取出后会粘附在治具吸盘上,导致产品难以脱落。之前客户使用的是某日本品牌机械手,无法实现工作;拓斯达通过售前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的有效配合,量身定制方案,对三轴机械手治具改造,追加真空打破,利用空气吹落,有效解决了问题。经模具监控器测试,保证不压模,同时精度达到前所未有的±0.06,客户完全被折服。

在射出成型领域,导光板的制造是最严苛的工艺之一,对于材料、射出机、模具和周边设备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该工艺是将溶融的成形材料以高压的方式填充到封闭的模具内,这就要求导光板与微结构在射出成型中同步完成,同时模具必须制作得相当坚固,单面微结构阵列导光板一般采用射出成型的制作工艺,圆球形、四面体角锥、棱镜形状等合模周期长。拓斯达的周边设备在LED、CCFL、触摸屏、棱镜等制造领域均有不俗表现。珠三角地区一家拥有30多年生产历史的光电器件生产企业,拥有100多台日本住友,东洋等品牌的高速射出机,拓斯达主要提供140℃,160℃水冷式冷水机,用于精密及薄壁化成型技术。此外,机器人、机械手、三机一体等设备也广泛应用于改该领域。

拓斯达被省市领导誉为“最具成长性民族品牌”,并被多家权威媒体评为“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商”标杆企业,相继取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东莞市民营科技企业,东莞市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岭山镇纳税大户等荣誉称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手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另外多项产品通过CE认证,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长期以来,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器人作为执行机构,具有控制方便,执行动作灵活等特点,可以实现复杂的空间轨迹控制,特别适用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化生产。2013年底,中国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8至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3.7万台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是2012年的近3倍。全球每销售5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在中国:“去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因为在全球的增长里面,中国增长幅度也是最大的。”东莞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表示,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机器人市场,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开发和应用机器人起步较晚,目前国外机器人制造企业占据着中国约90%的市场份额。作为未来装备工业的尖端领域,机器人的开发应用已经越来越为全世界所重视,而后起之秀的中国一刻也没有放松奋起直追的脚步。中国创建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打破垄断,沈阳新松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不仅帮助大量中国企业提升了竞争力,同时还获得了大量的出口订单,已经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曲道奎说,现在机器人订单的所涉及的领域已经从高端产业、特种行业向一些低端产业普及,订单的总额也是翻着跟头在往上走:“上半年的订单同比增长108%,主要就是集中在机器人这一块,还有各种自动化的成套设备。机器人可能会很快引起新一轮行业的技术或制造模式的革命。”目前各行各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已经开始井喷,甚至一些想不到的行业,也开始使用机器人,这促使曲道奎的团队不停地研发最新的产品。曲道奎希望能继续提升中国机器人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打造出属于中国人的机器人帝国。“打造一个帝国,我觉得这是对的,为什么呢。首先中国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所以现在正在进行一个全球化的布局,在上海建立我们的国际总部。因为现在新松的产品已经出口13个国家。下一步完成新松的一个国际化的过程。”

东莞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称,2014年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元年,中国的汽车、电子电气、食品饮料、化工、塑料橡胶、金属制品等国民经济52大行业未来几年工业机器人产值空间在7200亿—18000亿元人民币,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对中国工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的推动力。

比尔盖茨曾预言,机器人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成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事实上,它所改变的不仅仅是工业生产方式,它还将在未来引起一系列的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一个新的制造业时代即将来临。

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机器换人

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机器换人人类在百年工业化文明的探索和实践中,迎来了信息时代的新纪元。回溯制造业的历史,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到福特的T型车和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制......

中国制造业“机器换人”突围之路

中国制造业“机器换人”突围之路多地近年面临“用工荒”和“用工贵”,劳动密集型行业尤其如此,用“机器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成了不少企业转型升级的选择。随着中国近年来对......

制造业竞逐“机器换人”技术红利

制造业竞逐“机器换人”技术红利在凤岗嘉辉五金塑胶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以往的冲压工序,要先由2名工人合力抬起重达15公斤的正方形铁板放上冲床,再由工人调整铁板的位置,随后冲......

机器换人

丽水经济开发区卯足三劲狠推腾龙换鸟机器换人今年以来,丽水经济开发区安监局积极响应管委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强能提质科学发展号召,通过重抓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创新监管服......

机器换人

机器换人未来的生产力近日,各大网站刊登了一个关于”东莞首个”无人工厂”开建,机器替换人工”的报道,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近期,广东东莞第一家民营“无人工厂”开始投入建......

下载中国制造业全速迈进机器换人时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制造业全速迈进机器换人时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