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潜伏的极大隐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发现隐藏的虫语者箱子”。
简政放权潜伏的极大隐忧
许一力
什么是简政放权?精简政府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
说起来容易,但如果不去直接接触的话,很难去真正理解这种改革中的难度。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有所感触。就在这几天,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一个文件,决定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共计117项,能源领域是试金石,风电、水电等新能源项目审批权限有望全部下放地方。这确实是响应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本届政府要减少三分之一的审批项目,砍掉政府错放于市场的强制之手的目标。
出发点非常好,但实施起来就不见得了。几年前,就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来的时候,国务院其实有过放权,将5万千瓦以下的风电项目由省级政府核准。直接的一个后果是,中国产生了千千万万个4.9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就连外国人都惊讶了,中国的风电项目怎么那么多4.95,是巧合么?众多的风电项目分拆成多个小项目进行申报,然后分期接入电网变现大项目。这个背后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投资饥渴。
一位行业人士对地方风电核准潜规则的爆料让人几乎没有了脾气:“新能源投资向社会开放,几乎没有门槛。只要有关系,注册公司后就可以在开发区域获得风电资源,然后准备材料核准,核准后再卖掉。核准一个4.9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成本最多在400多万元,但可以卖到2000万左右。这个巨大的利益空间,把各级政府有权部门栓到了一起。”
有这种先例,让我们对这次的能源审批权下放产生了一丝担忧:
能源审批权下放,也许有利于能源审批的快速到位,但这件事情做的不好的话,最直接会引起的几个后果是:引发地方政府的新一轮新能源投资冲动,大量重复建设对当前类似于风能太阳能这样产能过剩的新能源行业是一个打击。我更加担心的是,这种能源领域的各自为战,再加上地方政府极有可能在审批过程中,配套要求使用自己当地的能源设备,形成地方保护,阻碍地区合作。还有一点最让人担忧的,地方政府审批权握在手里必然淡化这种项目的环境污染考评,环境污染问题是大大的隐忧。当然权力寻则和腐败也必然夹杂其中。
这些都有先例,90年代初,政府就曾花大力气清理行政审批制度,结果是90年代初上马的许多项目环境标准、建筑标准等各方面的标准都不合格,后来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许多建筑物都有严重的质量问题,直接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经济开发区到处开花,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显然,笔者当然拥护中央政府的决定,但审批权该如何下放?哪些行政审批项目该下放,哪些不该下放?如果没把这几点的话,极有可能让简政放权走了歪路。
但可惜的是,我们到目前还不够明确,但从上面我们说到的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来看,权力如何下放起码要做到几个根本:一个是在经济角度不能影响经济
发展方式,一个是在社会角度不影响贪腐等民生问题,一个是在外部性角度不影响环境生态。有这种根本,再去考虑行政审批制度的下放更有意义。要不然只会导致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一直在想,在国外,无论如何也是多多少少会碰到行政审批的,就拿美国来说,它们是怎么做的呢?其实美国也经历过简政放权的改革。美国对经济的管制大约自19世纪末开始,先是在铁路领域,后来逐渐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联邦特别行政机构,机构越来越多,行政审批权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到1970年代,美国的行政管制,达到了高峰。过多的管制,束缚了公民和企业的自由,束缚了美国经济的活力。自70年代末开始,美国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放松管制的改革。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有许多原因,放松管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可以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那么美国简政放权后是什么样子呢?美国那边无非他们的审批比我们少,那如果确实需要行政审批的时候,美国又是如何进行行政审批的呢?美国最大的不同地方在于,如果下方企业提出项目申请,那么政府是不直接来审批的,而是先由独立的第三方来进行项目评估。评估权并不完全在政府手中,而是在由一些专家学者组成的独立第三方手中。欧洲的很多国家也是这么干的,我想在我国,也是可以考虑这样子干的,关键是政府愿不愿意。
另外,与中国相比,美国有关政府管制和行政审批的法律比较完善,对于什么需要审批、审批的期限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但中国许多现行法律大多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够详细。这使得法院对行政审批活动进行司法监督缺少法律依据。
可见,问题不在于行政审批权下不下放,而是怎么下放。要不然审批权放不好的话,只会让腐败更加严重。
到了这里,我们应该有个领悟,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从过去的经济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我所理解的就是政府一定要将权力从经济管理更多的转到公共服务。所以需要把权力更多的下放给市场,下放给地方,下放给社会。
这句话该怎么做到呢?我们总结的是要坚持几个凡是:凡是地方政府能管的中央政府不要管,凡是社会能管的政府不要管,凡是市场能管的政府和社会都不要管。在此基础之上,中央政府需要做到的是,要确定什么是市场能管什么是社会能管什么是政府能管。
我想从这次的实例中,大家会有所领悟,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作用。简政放权到了这时候应该更清楚了,我们的第一轮已经在简政上下文章了,机构合并人员精简就是最好的解释。而到了这次第二轮,就是放权,复杂程度显然高于减政,这是真正的涉及到了职能转变,这是关键所在,如果转变不好,反而功亏一篑。
背景“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形势下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举措,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要求。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则......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简政放权,这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作。然而,简政放权绝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管好。“放”......
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2015-06-12 李克强 中国行政管理本届政府成立伊始,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先手棋”......
简政放权,才有“各劝其业乐其事”( 201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头版新闻姜锦铭简政放权稳增长、简政放权推转型、简政放权促就业。不到一个月时间,国务院三提“简政放......
“简政放权”让市场活力全面迸发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简政放权”问题时,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