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诗歌鉴赏修辞手法巩固练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诗歌鉴赏之修辞练习”。
曹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材料编辑:赵永贵日期:2010-10-29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巩固练习————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à):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答】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问:第一、二联是怎样表现夜色之美?
【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9南京调研卷)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辈。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⑧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4分)
【答】
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
⑵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答】
曹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材料编辑:赵永贵日期:2010-10-296、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泊江州陶安
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
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
【注】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诗人。
(2)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3分)
【答】
7、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问题。(05上海卷)
望庐山瀑布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如何?(3分)
【答】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河潢旧卒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潢,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⑶请简析张诗的主要表达特色。(4分)
【答】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09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元]舒 頔
①②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0、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湖北卷)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4分)
【答】
曹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材料编辑:赵永贵日期:2010-10-29
【诗歌鉴赏巩固练习——修辞手法答案】
1、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补】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分水岭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拟人。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3、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4、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4分,“手法”2分,“品格”2分)
5、用典、借代(2分),“五斗米”化用陶渊明的典故,“一渔竿”代指隐逸生活。(1分)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2分)
【补】“万岁山前珠翠绕”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借代
【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10年四川卷)
减字木兰花向子谨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期中考试)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②。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俭梳妆:“俭”通“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②斗画长:画出长长的眉毛去同别人争妍斗丽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手法。
(1)清人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第十六),请结合具体语句简析本诗是怎样刻画贫寒士人形象的。
曹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材料编辑:赵永贵日期:2010-10-29
(2)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1)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
(2)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语意双关,蕴涵丰富。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为世用、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之情。
阅读下面这诗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最高楼•咏梅陈亮①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②。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衣带水,隔风烟。铅华不御③凌波处,蛾眉淡扫④至尊前。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词人,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②钿(diàn):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③“铅华不御”这里指以美丽闻名于世的宓(fú)妃,后被天帝封为洛神。④“蛾眉淡扫”这里指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的姐姐,此人有才貌,因杨玉环受宠,被唐玄宗封为虢国夫人。
(1)词的上阕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4分)
(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①手法:拟人、比喻、对偶。(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②梅花的特点:开花时间早,颜色形态美好,清高绝俗。(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2分)。用宓妃和虢国夫人的典故,与自己的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进行对比;“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一句,“堪怜”的不是梅花,而是自己虽怀绝代之才,而终将老于乡土的境遇(2分,分析出一处即可)。
6、运用典故。(1分)在清夜在浔阳江头,诗人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酾酒祭奠,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凭吊和同情。(2分)
7、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8、对比手法,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戍边之长;以十万将士与“我”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4分,每点2分)
9、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
齐安郡晚秋①[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
(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艺术手法2分,只答“对比”或“用典”或“虚实结合”,不作解说,得1分。用意2分)
10、⑵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旋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2分)
诗歌鉴赏 修辞手法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歌都是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诗歌鉴赏 修辞手法,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参考答案——诗歌鉴赏巩固高三语文A部2011-1-27写在前面: 答案只是参考,只供同学们做完之后的比照与反思望同学们自觉,努力!(1分)③对世俗之事已经淡漠、麻木。“老去万缘轻”,写作......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比、对偶、排比、设问、反问。(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