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_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习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8:31: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习题”。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己亥岁感事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 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1)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

(2)诗的最后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钧,令人感动,成为警世名句。请从表现手法上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润州二首(其一)

杜 牧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短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1)诗的首句中“千里秋”三字用语奇绝,请赏析其妙处。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注】 唐代洛阳为东都。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亦多在洛阳供职,其家在洛阳西巩县。本诗大约作于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当时杜审言随驾在长安。

(1)清人吴乔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请结合颔联中“徒”“漫”二字对此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 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楚客: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1)简要分析诗的颔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尾联中的“坐待成林日”,是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 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注】 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金陵: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厅。

(1)沈德潜评此诗颔联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请你结合沈德潜的评价简要赏析这一联。(2)诗歌的前三联极写夜宴之华丽,尾联却用了一个“愁”字,这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 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 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1)这首词上阕画线句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2)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的是词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词人沉重的忧伤。你怎么看?为什么?请联系全词加以说明。

8.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 ①黄庭坚于绍圣二年(1095)谪官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元符元年(1098)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至元符三年(1100)放还,先后在蜀六年。②滟预关:滟滪滩。③湘娥:湘夫人。相传舜之二妃溺死后成神,住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上。④当:正对着,指在湖上面对着湖水。

(1)前一首诗的“未到江南先一笑”中的“笑”,向来被人认为意蕴、情感丰富。你如何理解这一“笑”?请作简要赏析。

(2)后一首诗中,诗人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9.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明]汤胤绩

燕垒雏空日正长,外残雨映斜阳。鸬鹚晒翅满鱼梁。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

【注】 燕垒:燕窠。雏空:谓乳燕已经长成,飞离燕窠。鱼梁:鱼床。懒衣裳:谓时已天暖,无须多添衣裳。

(1)古人作诗填词,常常一字见新,全篇为之生色。请结合具体诗句,简析“拥”字的妙处。(2)词作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其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以怎样的哲理启示?

③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江州 [明]陶安

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注】 江州即今江西九江,陶安是元末明初诗人。

(1)“一点远帆如白鸟”这句诗,有人认为是量词用得好,有人认为是比喻用得好,你怎么看?

(2)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 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赏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②,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山枕:枕头。古之枕多以木、瓷为之,中凹,形似山。②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之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1)请分析“黄昏疏雨湿秋千”中“湿”字的表达效果。(4分)

(2)评者认为这首词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有“无我之境的妙趣”,请简要分析。(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1)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的“巧”?请作简要分析。(4分)

(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闺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①忿:不满,恼怒。

(1)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末两句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61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普天乐

张养浩

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

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1)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4分)

(2)在小令中,作者对屈原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4分)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8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

(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4分)

1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本诗第一句“峭寒催换木棉裘”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诗中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两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你的理解作简要赏析。(6分)1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本诗收束蕴藉有味,为诗家青睐,请稍加点评。(4分)

2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书边事①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1)首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从全诗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4分)

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上阙是如何表现“凄冷”的?(4分)

(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第二联中的“钟”与 “割”字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②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及作用。(4分)

2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 ①荆:是今天湖北省。②吴:是今天江浙一带。(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3分)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己亥岁感事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①。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释】①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1)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3分)

(2)诗的最后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钧,令人感动,成为警世名句,请从表现手法上加以赏析。(3分)

92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灞上秋居

马戴

①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②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①灞原:即灞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②致此身:这里指身体为国家效力。(1)本诗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诗表现了诗人一种孤独的心情,请具体阐释诗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4分)

2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27、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5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102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29、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为什么?(3分)答:(2)词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对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3分)

3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 日 怅 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4分)(2)请从表达技巧方面(选一个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3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①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归隐山林。

(1)“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

(2)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4分)

3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1)上阙是如何表现“凄冷”的?(4分)

(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3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①第二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庐山夜色的?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②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要概括。(4分)

3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3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送人之松江

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分)

(2)简要分析全诗是如何表现离愁的。(4分)

3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

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4分)

(2)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3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移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3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8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

(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4分)

3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①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归隐山林。

(1)“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

(2)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4分)

高中语文课本诗歌鉴赏练习(一)

高中语文课本诗歌鉴赏练习(一) 第一册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技巧答题要领: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中,最令学生头疼的就是艺术手法鉴赏这一部分。这些问题之所以令学生感到头疼,一是学生不知道诗歌中都有哪些手法,二是不同术语的使用使得学生不知如何作答。其实,古......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步骤1,抓住诗歌的感情首先了解诗歌的情感才可能读懂诗,才知道每句诗的重点 1)诗歌的情感类型诗歌一般表现出来的情感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题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

下载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