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院长殷义选来自小河村民情日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来自大沟村民情日记”。
5月15日星期日晴
今天凌晨6点多我就动身了,带几个青年党员干部和团干部到我院“三万”活动驻村-郧县安阳镇小河村慰问贫困户,落实帮建村卫生室,体察农村旱情及群众生活。还没到上午9点,我们已经到了小河村4组,村支书陈建民在移民后靠安置点工地上,看到我们来很高兴,向我们介绍说:“小河村移民后靠安置13户都集中在这一个地方,现在正在挖地基,集中一段时间,房子会很快盖起来”。接着他向我们介绍了春播、夏粮受旱的情况,在我想象中小河村肯定有一条流着清清河水的小河,走近这条小河看到的确是河水很少的小沟,干旱使多数农户夏粮减产,好在气温不是很高,否则人畜饮水都会有困难。
在村支书陈建民和驻村工作队队长(我院副院级调研员)姚文华引导下,我们慰问三个困难户和患重病的老支书,我们慰问的第一户是一组村民刘富国,他40多岁,自身患有精神病,天天吃药、嗜睡无力,我们到他家,他还在睡觉,他说有时会复发,自己感觉到发作时睡不着觉,附近的村民们说发作时他到处乱跑,他的妻子病很重,不能正常生活,他的父亲78岁,患有多种病,其孩子14岁了才上5年级,家里没有人料理,极为脏乱,生活很困难,我们给他送慰问金和食用油、棉被等,叮嘱他买点化肥之类的东西。慰问的第二户是一组村民赵文义,他年迈七旬,老婆是个智残人,儿子28岁,脊柱严重弯曲,不能劳动,一家人屋里屋外靠老赵一个人,家里家外都很脏乱,我们同样送给他慰问金和物品。慰问的第三户是吕明章,他近50岁了,妻子是个四肢畸形、下肢瘫痪的残疾人,连上下床、大小便都要靠丈夫料理,两个孩子,老大是一个不能站立行走的残疾人,家里全靠老吕撑着,好在他很乐观,我看到他很乐观,反而我心酸,多艰难的男人啊!紧接着我们走访慰问了前任村支书陈进华,他前几年患肺部肿瘤不能坚持工作退下来,担任村支书几十年,患重病花去几十万,欠了不少债,家里的条件也很差,他与我们交谈时说心想开了,要坚决与疾病作斗争,面带笑容,声音哄亮,当我们给他握手道别时他的表情来了一个大转弯,有些哽咽欲哭。慰问走访了困难户,我们到村卫生室安排帮建事宜,我们捐赠5000元现金帮助修缮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是镇上和村上协调解决的房子,在此之前,卫生院帮助粉刷了墙壁,修缮了门窗,但是泥土地面,灰尘四起,坑洼不平,让他们铺上瓷砖,我们赠送给他们血压计、听诊器等常用设备,两个村医和村支书都很高
兴,积极性很高,我们相信这个村卫生室肯定会办成全县一流的村卫生室。走访慰问结束后,我们走进田间看村民插秧、割麦,我问随行的青年党团员,感受最大的是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农村因病致贫很突出,这几个困难户都是因为家里有一个或几个病人、残疾人,使他们难以摆脱贫困,我告诉大家,最令我感动是农民的精神,他们面对贫困、疾病仍然保持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挣扎着摆脱贫困现实的精神。我生在农村,当公务员做行政工作二十几年,现在负责一个单位的工作,先后几次到农村做工作队员,作为一个党龄长,经历多的党员干部,本想寻找这样一个机会,让青年党团员体验农村、农民,没想到我也受到一次思想上的震撼,党性上的锻炼,我要认真地践行我的党性承诺,全心全意解群众之所忧,尽职尽责解员工之所难,开拓创新铸事业之辉煌。(作者系十堰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殷义选)
3月21日星期二小雨白浪街办小河村是我区重点打造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这个村在集体经济发展、新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搞得有声有色。下午2点,我前往小河村,想看看村里的搬......
3月28日 星期一 晴市安监局、市人民商场“三万”活动工作队进村已整三周,按照计划,今天应到郧西县涧池乡上营村参加村民代表座谈会并走访农户。到达上营村,20多名村民代表和村......
5月8日 星期日 阴天十堰日报社“三万”活动工作组带着铺盖行李进驻茅箭区茅塔乡王家村,转眼两个多月了。来的时候,报社党委把我们召集到一起,提出了很高要求,一定要达到“机关转......
3月18日 星期五 晴郧西县上津镇是旅游名镇,津城村就在镇中心,我为能在古城开展“三万”工作而颇感欣喜。不过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从十堰到了上津镇。这座镶嵌在大山深处的袖......
3月23日 星期三 多云“三万”活动动员会召开后,我就打算好好利用这次难得机会,下乡进村看看村庄变化,听听村民的意见呼声。今天,我终于抽出空儿来,决定先到城郊的村去走一走,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