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去留肝胆两昆仑”_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02:11: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去留肝胆两昆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论文”。

浅谈“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慷慨捐躯,为变法献出了他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在刑场他临危不惧,慨然命笔,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百余年来,这气壮山河的诗句,曾激励着许许多多热血志士,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同时,也引来了文人墨客的纷纷猜度和评说。关于诗中的“两昆仑”,人谓是指康有为和梁启超,未概诗人自己,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而且还有史实为证,即在变法失败后,为了保存变法的实力和精英,康梁俩人都曾避逃海外。但我对此总有些疑惑,难道诗中的“两昆仑”就只是指康梁二人吗?

在这里,我们要解读“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必要简单的介绍分析的生平及其理念主张。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他是我国为近代革新事业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自幼好学,立志宏远,早年深受中国著名思想家王船山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曾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己任,纵情高歌“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鼓吹政治改革,宣传民族主义,呼吁救国救民。在戊戌变法中,他早就作好了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来唤醒沉睡的国民的准备,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并在刑场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慷慨赴死。可见他为了民族的革新和振兴,早就有意成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这是一种勇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正是湖湘子弟的光荣传统.这也足以说明,谭嗣同在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是绝不会因谦逊而退缩的,这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光大的。

因此,我认为“去留肝胆两昆仑”当然也应该包括谭自己,此句可析为: 我今天在敌人的屠刀面前,仰天大笑,我去了,你们留下来,我们为国为民的心,都如同巍峨昆仑一样,长存人间。这种解读,也许是最接近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满腔热血的期盼。

为什么许多人都对此诗产生误解呢?我认为。这是我国的历来提倡的谦逊有关,人们认为谭嗣同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我们自然可以赞扬他,崇拜他。但谭自己却不会也不能赞扬自己的那样我们提倡的谦逊美德有违了,是英雄,是决不能如此的,如果谭说自己像昆仑一样,长存天地,岂不太狂妄了,如是乎,谭的昆仑也就只能是说别人了。

其实,谦逊是我国人民的美德,同样,恰如其分的估计自己,也应是做人的标准,做人的勇气,长期以来我国的谦逊之风过盛,谦的有些自卑,古人有毛遂自荐的故事,但那是要有勇气的,毛遂似的人才,随处可见,而毛遂自荐的现象却不常见。许多人甘愿碧玉蒙尘,却不敢当仁不让,挺身而出,现在,正值改革和腾飞之时代,我们应该革除过分谦逊的陋习,正确估计并大胆承认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复兴中华贡献我们的心智!

用心爱心专心 1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摘 要: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作为一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特殊学科,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展高中的历史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成为了人......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2017年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一、打造阅读课堂,把握知识脉络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打造“阅读”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对于学生的在历史知识方面的大......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创新思维激发兴趣打造高效课堂——谈谈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作者:韩志华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二中学教师 摘要:本文围绕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下载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去留肝胆两昆仑”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去留肝胆两昆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