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子大会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言中带我的句子”。
文言句子大会餐
1.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它邑唯命。
——制,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死在那里。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2.都城过百雉(zhì),国之害也。
——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的高度,就会对国家产生危害。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先王制定的制度,大的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都邑不能超过国
都的五分之一;最小的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
4.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现在您把京地给共叔段,这是不符合制度的,您这样做就违背了先王制定的制
度,您将受不了。
5.姜氏欲之,焉辟害?
——是姜氏要这么做,怎能躲开这种祸害? 6.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姜氏有什么可以满足的!不如早一点给共叔段安排一个便于控制的地方,不要
让他的势力发展壮大。
7.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做多了不道义的事情,一定会自取灭亡,您就暂且等着瞧吧。8.敢问何谓也?
——请问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9.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您担心什么呢!如果挖一个地洞到黄泉,再挖一条地道在那里跟姜氏见面,有
谁会说不是这样(不是跟先前所发的誓言相合)呢?
10.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一个采蚕的小妾刚好隐藏在桑树上,听到了这个秘密,回去之后就把它告诉
了姜氏。
11.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你还是走吧,贪图享乐,安于现状,是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名声的。12.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
——秦穆公送给重耳五名女子,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也在其中。13.民不堪命矣!
——老百姓忍受不了您暴虐的政令了。1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堵塞老百姓的嘴巴,比堵塞河道还要严重。甚:严重。15.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如果堵塞他们的嘴巴,能有什么帮助呢?其:那;与:帮助。
16.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百姓口头发表言论,国家治乱就从这里显现出来。善败:治乱;是:此;兴:
显现。
17.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如果要治理好国家的话,那就不是我的能力了;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治理好国
家的人,那么应该就是管夷吾吧。其:表示期许,应该。
18.治国家不失其柄。
——治理国家不失去治国的准则。柄:根本,指治国的准则。19.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
——管子,是治理天下的人才,他在哪个国家那个国家就一定会称霸天下。得志:
称霸。
20.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只是叶子相像罢了,它们果实的味道并不相同。2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百姓擅长偷窃吗?恐怕是楚国的水土使得百姓擅长偷窃吧? 2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氏准备对颛臾采取行动。23.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要责备你吧?与:同“欤”,吧。2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它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为:呢。2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施展相应的才能担任相应的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去担任职务。就:居,充任。2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有品德的人讨厌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疾:憎恨。27.既来之,则安之。
——把他们招徕之后,就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安居下来。来:使……来;安:使……安。2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这样看来,有时候明明可以活下去却不选择活;这样看来,有时候明明可以
回避死亡却不选择回避。
2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难道是为了漂亮的房子,为了供养老婆,为了认识的那些走投无路又没钱的朋友感激自己吗?得:同“德”,以……为德,感激。欤:吗。
30.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我因此知道天底下的君子们,在区别“义”与“不义”上是多么的混乱啊。31.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我看到那个地方很难处理,就小心戒备,眼睛盯住那个地方,动作也因此而
缓慢下来。
32.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刀子从来未曾经过筋肉结节的地方。注:这是个宾语
前置句。
3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显得好宽松,刀子在里面运行起来一定有很大的余地。
古文译句
1.奈并累若属何——一并连累了你们,怎么办呢? 2.君无乃为不好士乎——国君恐怕是不喜欢士吧?
3.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求学问道毫不倦怠,是用来修养自己的。
4.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之所以崇尚虚无,是为了能够顺应变化而又合乎时宜。
5.俱灭,无为也——一块去死,没有意义啊。
6.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举事的时机还没成熟,正碰上太子因为个人私事打算杀掉一个跟随他的仆人,这个仆人知道太子的计划,就把它告诉了郑国。
7.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借债的人听说了此事都很惭愧,争相前往偿还债务。8.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樊君一向行善,而且现在像这样对待我们,我们怎么忍心去攻打他呢?
9.坐免官,白衣随军——他因获罪被免去官职,以平民的身份随军效力。10.吾独白首见拘此郡——惟独我老了还被束缚在这小小的郡中。
11.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魏征经常在朝会上直言谏诤,弄得我常不自在。12.今以罪去,骤加美职,何以风劝在位——现在因为罪名除去,突然间给他一个好
职位,拿什么来讽劝那些在职的官员?
13.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郭援身边的人认为贾逵很有义气,大多替他求情,于是得以免于处罚。
14.恐见执——恐怕被抓起来。
15.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那些贪婪放纵不遵守法令的太守以下的官员,贾逵都把他们弹奏上去请求皇上罢免了他们的官职。(二千石,指太守)16.盍去诸——为什么不把它赶跑呢?
17.愿得先死备录——希望能够在活着的时候为您录用。18.尽护诸将——诸将都受他管辖。(护,统领)
19.明日,任之于王——第二天,安平君向齐王推荐任用貂勃。20.王以万乘下之——大王以万乘之尊的身份屈尊礼待他。21.则齐不益于营丘——那样的话,齐国就不会在营丘增兵。22.此车一人殿之——这辆车派一个人守卫它。
23.以其类为招——把黄雀的脖颈当作弹射的目标。24.时人方之于定国——当时人把他比作于定国。
25.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难道是(不就是)那个不要一文钱的杨继宗吗? 26.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你要讲得平易浅近些,不要发表什么高深的言
论,我只要听在目前可以推行的意见。
27.且下之化上,疾于影响,举措不可不察也——况且下面受上面的同化,比影子和
回响还要快,任免官吏不可不详细考察啊。
28.求人可使报秦者——寻找一个可以出使到秦国回报秦王的人。(定语后置)29.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为什么吝惜那些空照四壁的余光呢?(定语后置)30.盖亦反其本也——为什么不回到根本(指王道)上来呢? 31.定计于鲜也——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32.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好像埋怨我不效法你的行为,却听信俗人的言论。
33.积威约之渐——长时间的威力约束所逐渐形成的结果。
34.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即使是一个木制的狱吏来审问,也决不去对质。35.以稍陵迟——因而渐渐志气衰微。
36.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所知。
37.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查它们成功、失败、振兴、衰落的规律。38.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想要研究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39.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再说处在屈辱的地位,日子很不好过;地位低下,多受指责。
40.姑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暂且随着一般人,跟着时代形势行事,来抒发自己的悲愤。
古文常见句式
1. 无乃-----乎?恐怕----吧?
A. 无乃后乎——恐怕太晚了吧? B. 无乃非相人者乎——恐怕不是做相国的本分吧? 2. 其----谓乎?大概说的就是----吧?
A. 其李将军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B.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谚语所说的“面颊和牙床相互依存,嘴唇不存在了,牙床就失去了屏障”,大概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这种关系吧?
3. 孰与----,跟-----相比,谁更----
A.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跟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B. 某之所业,孰与仲多——我所拥有的产业,跟老二相比,谁更多? 4. 安敢:怎么敢
A. 安敢说乎——怎么敢劝说呢? B. 安敢相逼——怎么敢逼你?
5.微:没有
A.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跟谁一道呢? B. 微卿,几误我事——没有你,差点坏了我的大事。6.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A. 必不尔餍——一定不会满足你。B. 不余欺也——不会欺骗我的。
C. 时不我待——时光是不会等待人的。D. 莫我肯德——没有谁肯感激我。
E. 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
F. 宁信度,无自信——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7.主谓倒装
A.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B.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祁黄羊说得真好啊。8.词类活用
A. 是是非非——赞扬正确的,批评错误的。9.指代
A. 是非若所知也——这不是你所知道的。10.奚:怎么,为什么
A.子奚哭之悲也——你怎么哭得这样悲伤呢!11.奈何:对----怎么办?
把-----怎么办?
A.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啊虞姬,我把你怎么办呢? 12. 不亦----乎?不是太----吗?
A.此为政,不亦惑乎——用这种方法来处理政务,不是太糊涂了吗!13. 何----为?还要----干什么呢?
A.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现在人家如同刀子和砧板,我们就像任由
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干什么呢?
14. 何----焉为?有什么-----呢?
A.夫子何命焉为——先生你有什么指教呢? 15. 庸----乎?难道-----吗?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义的,难道要知道 他的年纪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吗?
16. 得无----乎?恐怕-----吧?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欣赏景物的时候所生发的感情,恐怕有区别吧? 17. 其----乎?难道----吗?
A.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我中国难道真的就是老大帝国了吗? 18.----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听说了一点道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
得上自己了,说的就是我啊!
19.孰若:哪里比得上
A.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坐以待毙,哪里比得上起来拯救它啊。20.有----者:有个-----的人
A.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乡里有个叫成名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多次没有考中。
文言理解
第一:联想
必不尔餍:词义联想——学而不厌
贪得无厌(“厌”通“餍”,满足)
句式联想——必不尔欺
忌不自信(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第二:猜想
1.根据古人行文句式对称的特点猜想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即用。2.根据成语结构对称的特点猜想
称心如意:称,即如,符合的意思。拊我畜我:畜,即拊,养的意思。3.根据词性的特点猜想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饭,以----为饭。把稻米做成饭,把鱼做成羹。4.根据语法的特点猜想
礼山川丘陵于西门外:礼,应为动词,致礼,引申为祭祀,祭神以致福。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道德规范来引导和督促。5.根据语境的特点猜想
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这是搜刮百姓财富使自己富足起来却使老百姓受苦的做法。第三:比较
田竟归民:竟,终于
以射为戏,竟死:竟,一直到 第四:类推
以其类为招:以----为,把-----当作。其,它的。类,类别,某个固定部位。招,招子,喂招子——把黄雀的脖颈当作弹射的目标。
有意思的文言实词
1.知:管理
吾与子共知越国之政
李惟清自知枢密改御史中丞 2.就:担任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施展相应的才能担任相应的职务,不能这样做就不去担任职务。3.过:责备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 4.柄:准则
治国家不失其柄 5.岩:险要
制,岩邑也——制,是个险要的地方。6.纳:送(这种情况叫相反相成)
秦伯纳女五人——秦穆公送给重耳五名女子。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行
中人——中间那个部位不像男人,指太监 处女——没有被处理的女孩子 不管部长——什么都管的部长
兄——弟:大将军卫青者,卫后兄也。
女弟——妹妹:久之,卫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7.让:责备
让之曰
8.望:怨恨
若望仆不相师 9.爱:吝啬
余独爱一牛乎? 10.徇:占领 11.按:审问
12.亟:急忙赶快 13.遽:就
14.辟、拜、除:被授官 15.掾吏:下属官员 16.徇察:视察
17.庶几:几乎,差不多,大概可以 18.白:禀报 19.居第:房子
20.如:到——食已如厕 21.唯:希望——唯君图之
22.领:兼任——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23.服:佩带——庶人不服(百姓不佩带它)
24.几:微小——知几其神乎(知道事物微小变化征兆的,大概是神明吧)25.坐:犯罪——坐小事系狱(因小事犯罪被关在监狱里)26.徇:示众——悉桀以徇(把他们都零刀碎剐来示众)27.董:管理——时省臣董田事
28.劭:劝勉——劭农兴学(劝勉农耕,兴办学校)29.济:成功——必能济大事者也
30.诣:拜见——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凭借州从事的身份作为凉州刺使韦端的使者到许昌拜见曹操)
通过学习成语来学习古代汉语
成语都是一些固定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是从古汉语文句中演化、凝结而来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古汉语语法的特征,但在沉淀的过程中又有现代生活的积累,因此准确领会和把握成语的含义,无论是对古文学习,还是对现代文学习,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词类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声东击西:声,声张。
衣锦还乡:衣,穿。还是读yī。不可名状:名,说出。
目不转睛:目,看。不名一文:名,占有。
一鼓作气:鼓,擂(léi)鼓。春风风人:第二个风,吹。
夏雨雨人:第二个雨,淋。
苗而不秀:苗,长了苗,但没有秀穗。
不衫不履:衫,穿衣服;履,穿鞋子。不翼而飞:翼,展翼。
经天纬地:经,管理;纬,衡量。沐猴而冠:冠,戴帽子。
袖手旁观:袖,笼(lóng)着双手。报仇雪恨:雪,洗刷。
月晕而风:风,刮风。础润而雨:雨,下雨。础,台阶,古时叠衬木柱子的石头。B. 名词用作状语
狼吞虎咽:狼,虎,像狼(虎)一样的。土崩瓦解:土,瓦,像……一样。席卷天下:席,像席子一样的。
瓜剖豆分:瓜,豆,像……一样。风餐露宿:风,露,在风中(在露天里)鬼哭狼嚎:鬼,狼,像……一样 再如水深火热、风驰电掣、粉妆玉砌、鹤立鸡群、虎踞龙盘、涣然冰释等。南征北战:南,在南方;北,在北方。貌合神离:貌,在表面上;神,在实际上。C. 形容词用作名词
披坚执锐:坚,坚固的铠甲;锐,锋利的武器。扶老携幼:老,老年人;幼,小孩子。
扶贫济困:贫,贫穷的人;困,走投无路的人。改邪归正:邪,邪恶的事情;正,正道。拈轻怕重:轻,轻巧的事情;重,重担子。
扶弱抑强:弱,柔弱的人,即弱势群体;强,豪强地主,即先富起来的人。逢凶化吉:凶,凶险的情况;吉,吉祥的境况。舍近求远:近,身边的人和事;远,远处的人和事。弃旧图新:旧,旧的事物;新,新的面貌。喜新厌旧:新,新人;旧,旧人。
去粗取精:粗,粗糙的东西;精,精华。
化险为夷:险,危险的处境;夷,平安的处境。激浊扬清:浊,浑浊的的;清,清廉的行为。驾轻就熟:轻:轻巧的车子;熟,熟悉的道路。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目空一切:空,什么也没有——把一切看得什么也没有。形容骄傲自大。自圆其说:圆,圆圈——圆合,使其没有破绽。
自高自大:高,高大——看得很高;大,伟大——看得伟大。自强不息:强,强大——努力向上,振作,奋发图强的意思。独善其身:善,好处——好好地修养。E. 动词用作名词
路不拾遗:遗,别人掉了的东西。
量入为出:入,自己的收入;出,生活中的付出。
救亡图存:亡,将要灭亡的国家;存,让其保存的方法。绝处逢生:生,可以生还之道。
二.使动和意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劳民伤财:劳民,使民劳;伤财,使财伤。骇人听闻:骇人,使人骇。
降龙伏虎:降龙,使龙降;伏虎,使虎伏。惊心动魄:惊心,使心惊;动魄,使魄动。怵目惊心:怵目,使目怵;惊心,使心惊。显亲扬名:显亲,使亲显;扬名,使名扬。一鸣惊人:惊人,使人惊。
沉鱼落雁:沉鱼,使鱼沉;落雁,使雁落。
闭月羞花:闭月,使月亮躲起来;羞花:使鲜花感到羞愧。丧权辱国:丧权,使人权丧失;辱国,使国家蒙受耻辱。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丰衣足食:丰衣,使衣丰;足食,使食足。爽心悦目:爽心,使心爽;悦目,使目悦。大快人心:快人心,使人心快。
坚壁清野:坚壁,使壁坚;清野,使野清。
倾城倾国:使诸侯之城为之倾,使国都为之倾。富国强兵:富国,使国家富强;强兵,使军队强盛。汗牛充栋:充,使……充实。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厚古薄今:厚古,以古为厚;薄今,以今为薄。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幕天席地:幕,以……幕;席,以……席。草菅人命:以……为草菅。
5.名词的使动用法
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三.表示被动关系
见笑大方:见,被。被大方之家取笑。见弃于人:见……于,被。被别人抛弃。金石可镂:镂,被雕刻穿。水滴石穿:穿,被穿破。四.表示倒装关系
1.否定句式中,代词宾语前置。
时不我待:时不待我,时间不等我。
人莫予毒:人莫毒予,没有人能伤害我。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何去何从:去何从何,去哪里,跟从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毛将附焉,毛将寄托在哪里呢?
3.用“之”“是”作标志帮助宾语前置
何罪之有:有何罪。唯利是图:唯图利。唯你是问:唯问你。唯命是从:唯从命。唯我独尊:唯尊我。唯才是举:唯举才。
4.介宾倒装,以示强调
夜以继日:以夜继日。一以当十:以一当十。文以载道;以文载道。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
5.介词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喜形于色:[于色]喜形——在脸色上表现出高兴的情形。问道于盲:[于盲]问道——向盲人问路。重于泰山:[于泰山]重——比泰山还要重。相濡以沫:[以沫]相濡——用口水互相沾湿。五.表示成分的省略
1.省略谓语
车水马龙:车(如)水,马(如)龙。一发千钧:一发(引)千钧。
春华秋实:春(开)华秋(结)实。夏炉冬扇:夏(进)炉冬(奏)扇。秋毫之末:(察)秋毫之末。
2.省略介词
逍遥法外:逍遥(于)法外。毛遂自荐:主谓
抑扬顿挫:联合经风历雨:联合 投桃报李: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经历风雨:动宾
饱经风霜:偏正
风雨如晦:主谓 付之东流:付之(于)东流。画龙点睛:并列
刻舟求剑:连动
风云变幻:主谓 付之一炬:付之(于)一炬。八.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祸起萧墙:祸其(于)萧墙。衣锦还乡: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3.省略量词(古汉语中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不用量词)厚古薄今:厚,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厚(重视);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九死一生:九(次)死一(次)生。以……为薄(轻视)。三令五申:三(次)令五(次)申。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固的铠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锋利的武器。..三思后行:三(次)思考然后再行动。完璧归赵: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
4.省略主语 灰飞烟灭:灰,名词用作状语,像灰一样(飞扬);烟,名词用作状语,像烟一样..举棋不定:(弈者)举棋不定。(消散)。不平则鸣:(物)不平则鸣。汗牛充栋:汗,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汗;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充..言过其实:(马谡)言过其实。实。做贼心虚:做贼(人)心虚。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请教.
5.省略宾语 感到羞耻。
网漏吞舟:网漏吞舟(之鱼)。振聋发聩: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动;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醒悟。..驾轻就熟:驾轻(车)就熟(路)。去伪存真: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去;存,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存。..绝口不道:绝口不道(前恩)。一鼓作气: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作。擂第一通鼓可以振作士气。.
6.省略定语 兵贵神速: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鸟尽弓藏:(飞)鸟尽(良)弓藏。无所事事:第一个“事”,名词用作动词,从事、干、做。.精卫填海:精卫填(东)海。九.辨析下列成语中的一词多义 批郤导窾:批(大)郤导(大)窾。
1.因。因势利导(介词,趁)
因地制宜(介词,根据)
7.省略状语 因噎废食(介词,因为)
因陋就简(动词,沿袭,因袭)
雪上加霜:雪上(更)加霜。
2.兵。兵强马壮(名词,军队)
短兵相接(名词,武器)
曲高和寡:曲(弥)高和(弥)寡。纸上谈兵(名词,兵法)
用兵如神(名词,军事部署)
8.省略补语
3.负。负荆请罪(动词,背负)
忘恩负义(动词,辜负,对不起)
鞭长莫及:鞭长莫及(马腹处)。负隅顽抗(动词,凭借,依仗)
如释重负(名词,负担)不堪回首:不堪回首(月明中)。
4.见。见异思迁(动词,看见)
固执己见(名词,见解)
长吁短叹:长吁短叹(三两声)。见笑大方(介词,被)
日见亲密(动词,同“现”,显得)
六.找出下列成语中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瑕瑜互见(动词,看得出来,读jiàn)
门庭若市:比喻
嗷嗷待哺:比喻,嗷嗷若待哺
草木皆兵:比喻
巧借成语说语法
八字打开:比喻,打开若八字
不足挂齿:缩小夸张
垂涎三尺:扩大夸张
一、古今异义。如:
打破沙锅问到底:谐音。璺到底——问到底
是可忍,孰不可忍:反问
1.短兵相接:兵——古义:兵器;
今义:战士。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拟人、双关、对偶
言必行,行必果:顶针
2.破涕为笑: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
不识之乎:借代
顽石点头:拟人
3.走马观花: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七.说明下列成语的语法结构(并列、偏正、动宾、主谓、兼语、连动)
4.赴汤蹈火:汤一一古义:开水;
今义:煮东西的汁水。
井底之蛙:偏正
世外桃源:偏正
向隅而泣:偏正
5.身体力行:身体一一古义:亲身经验;今义:人体。
百废俱兴:主谓
请君入瓮:兼语
成人之美:动宾
6.形容枯搞:形容——古义:身体和面容;今义:描述。
7.大家闺秀:大家——古义:富贵人家:
今义:所有的人。
8.阡陌交通:交通一一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
二、通假字。如:
1.被发文身
被通披
2.厉兵袜马
厉通砺
3.一暴十寒
暴通曝
4.拨乱反正
反通返
5.厝火积薪
厝通措
6.一唱百和
唱通倡
三、虚词用法。如:
1.“之”的用法。(1)无稽之谈:助词,的。(2)等闲视之:代词,它。
(3)之死靡它:动词,到。(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助词,无意义。(5)不此之图: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以”的用法。(1)以貌取人:介词,凭。
(2)拭目以待:连词,而。
(3)自以为是:动词,认为。(4)物以类聚:介词,按照。(5)以理服人:介词,用。
(6)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3.“而”的用法。(1)向隅而泣:连词,表承接。(2)侃侃而谈:助词,地。
(3)鼎足而立:连词,表修饰。
(4)乐而忘返:连词,表原因。(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连词,如果,表假设。
(6)博而不精:连词,却,表转折。(7)述而不作:连词,表并列。
四、文言固定结构。如:
1为我所用:为……所,表被动。
2.其奈我何:奈……何,对……怎么样。
3.不知所措:处置的办法。
4.所向披靡:(力量)达到的地方。
五、词类活用。如
1、日新月异:名词作状语
2、飞沙走石:动词作使动
3、披坚执锐:形容词作名词
4、衣冠禽兽:名词作动词
通过猜想来学习古代汉语
一.尝试猜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矢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蚤。(帛书《老子》)..
跟“虎”相对的应该也是一种动物——兕,犀牛。
跟“角”相对的应该也是一种器官——爪,爪子。
哈哈,这就叫聪明!
2.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我谈不上喜欢先王的音乐,只是喜欢世俗的音乐罢了。
直,通“只”,程度副词。
3.竹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而,通“能”。猜猜“用”是什么意思?
4.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史记·乐毅传》).
离,通“罹”,遭受的意思。想想屈原的《离骚》吧!5.臣闻明主在上,贤辅在下,君则安虞而民和睦。(《国策·齐策》).
虞,通“娱”,快乐的意思。想想后面的“民和睦”一语。6.君有此士也三万以方行天下。(《管子·小匡》).
方,通“横”。想想词语“横行天下”吧!7.情不知其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墨子·非攻上》)...
情,通“诚”,确实,程度副词。想想“遗”读什么? 8.视项羽无东意。(《汉书·高帝纪》)...
视,通“示”,给……看的意思。想想“示意”“示众”等等。9.尺蠖之曲,以求其信也。(《易•系辞》).
信,通“伸”,伸展。想想前面那个“曲”字,再想想课文中的句子“欲信大义于天下”,不就明白了?
10.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归,通“馈”,送的意思。想想后面的“豚”可是礼物哦!“烤乳猪”啊!
二.尝试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本字
1.臣没死以闻。(《战国策•赵策》).
没,通“冒”。冒险啊!我冒着死亡的危险把这件事报告给你。
2.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没,通“殁”,文王不在,就是死了啊!文王死后,文德再也不在这里了吗? 3.季武无适子。(《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适,通“嫡”。季武他没有亲生儿子啊!4.吴王夫差,无适于天下。(《战国策•齐策》).
适,通“敌”。想想看,“无敌于天下”么!5.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
适,通“谪”。被贬谪到渔阳去戍边的九百名奴隶。发,征调。6.弟子趣之。(史记•西门豹治邺)).
趣,通“促”。要他的徒弟去催促他啊!7.以趣本务而疏末作。(《韩非子•五蠹》).
趣,通“趋”。趋向于做什么呀!8.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韩非子•蠹》).
趣,通“取”。“取法”么!9.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诗经•周颂》).
时,通“是”。率领这些农夫,播种五谷。
10.时其饥饱。(《庄子•人间世》)....时,通“伺”,伺候的意思。伺候他吃饱。11.见卵而求时夜。(《庄子•齐物论》).时,通“司”。司夜的东西,就是鸡呀!看见蛋,还想吃鸡,想得真美啊!12.迟归有时。(《易•归妹》).时,通“待”,这叫“双声通假”。回来晚了,你就等着他吧!13.公子光洋为足疾。(《史记•吴太伯世家》).洋,通“佯”,假装。14.阳尊怀王为义帝。(《汉书•高祖本纪》)....阳,通“佯”,假装,表面上。15.齐王怪之,固不能饮,洋醉去。(《史记•吕后本纪》).洋,通“佯”,假装。
16.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17.无所错手足。(《易•小过》).错,通“措”,放。想想“手足无措”啊!18.大亮被禽。(《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禽,通“擒”,被抓住了啊!
三.尝试在下列括号中填出该字的一个常见的本字
亡(无)
裁(才)
畔(叛)
要(邀)
胡(何)罢(疲)
得(德)
以(已)
有(又)
册(策)上(尚)
阙(缺)
惠(慧)
蚤(早)
蜚(飞)四.尝试翻译下列文段
1.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胃微明。友弱朕强,鱼不可说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视人!
——帛书《老子》 ——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张大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去掉它,必须暂且支持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就叫做微妙的明智。柔弱胜刚强,鱼不能离开水,治国治军的策略不能让人知道。
通假字有:拾,通“翕”,收敛。古,通“姑”,暂且。胃,通“谓”,叫做。友,通“柔”,柔弱。朕,通“胜”,战胜。说,通“脱”,离开。视,通“示”,给……看。
2.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tí)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tuòchí)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县察吏民,举茂才异等可为将师及使绝国者。
——汉武帝刘彻《下州郡求贤诏》 ——非同寻常的功业,一定要等待非同寻常的人去完成。所以有的千里马不服从约束却能够日行千里,有的人才受到世俗中的人们说三道四的连累却能建立功名。实际上,那些不听驾御的马匹,和世上那些放荡不羁的人才,也不过是看你如何控制他们罢了。所以我特地在此命令:各个州县应当认真考察官员百姓,把那些有学问的以及
可以出将入相或者出使外国的奇才怪杰统统给我推荐上来![评议]
①武帝雄心露于“非常”二字。文、景用人,必求长者之意,至此索然矣!
——钟伯敬 ②相马于骊黄牝牡之外,固是九方皋道法。
——锡周③“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共产党的用人原则,至此 愧死矣!
——陆波
④古今中外细想来,不遭人忌是庸才!
——陆波
3.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见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第一》 [注释]
①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春颁下此令。
②受命:本指受命于天,古人认为每个朝代兴起是由上天意志决定的;中兴,复兴,一个朝代衰落而复兴起来。君,帝王。
③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及:趁着,当。
④曾:乃,竟;闾:古二十五家为里,里门为闾;巷:小胡同;幸:侥幸。
⑤求取:访求,得到;急时:紧要时刻;老:卿大夫的家臣;优:充足、富裕,此指
才干有余。
⑥孟公绰:鲁国大夫,以没有欲望著称,被称为廉士(品行方正的人)。
⑦陈平见荐于魏无知。无知曾为之辩护言其不曾勾引嫂子,也未曾接受贿赂。⑧仄陋:卑贱,指出身微贱,贫贱无名的人;唯:句首助词,表示希望。⑨得无:固定短语,恐怕……吧?难道没有……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⑩明扬:发现、推荐、举荐;二三子:左右的人。得:一定,读děi。
——自古以来,那些受命于天以及光复中兴的君主,哪里不是因为得到一些德才兼备的人和他们一起共同治理天下的呢?当他们得到这些人才的时候,竟然没有超出乡镇的范围。难道是侥幸遇到这些人才的吗?只不过是上面的统治者颁下求贤令后求取得到的罢了!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这正是特别渴求人才的紧要时刻。“像孟公绰那样的人在赵国、魏国做做卿大夫的家臣还可以,却不可以做滕公、薛公的家臣的。”如果一定要是品行廉洁的人才可以重用他们,那么齐桓公还能凭什么在春秋称霸呢?现在天底下恐怕还有出身贫穷却身怀绝技还在渭水边垂钓的人吧?恐怕还有蒙受盗嫂贪钱的污辱至今还没遇到魏无知的人吧?希望我身边的人能够帮助我发现推荐那些出身贫贱地位低下的人,只要他们有本事就把他们举荐上来,我一定会重用他们。
通知公司各单位:经公司研究决定,各单位员工(科室人员和各车间班长以上除外)于本月20日晚5点在公司食堂会餐,请大家准时参加。预祝大家新春愉快!特此通知宁波美琪化工有限公司201......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会餐主持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会餐主持词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志,女士们、先生们:年是年年有,岁岁要过年,忙忙碌碌一整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过年。过年是人生长跑的接力棒,过年是拼搏事业的加油站,过年......
新年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兔辞胜岁传佳话,龙奋新程建大功;值此新年之际,我谨代表总公司,向给予公司关心和帮助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支持公司工作的各位项目经理和......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志,女士们、先生们:年是年年有,岁岁要过年,忙忙碌碌一整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过年。过年是人生长跑的接力棒,过年是拼搏事业的加油站,过年拉近了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