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商务厅_四川省商务厅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2:57: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四川省商务厅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川省商务厅”。

附件1

四川省商贸镇建设规划(2013-2015年)商贸镇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通常具有较好交通、区位条件,商贸服务业具有当地特色且业态较为完备,能为当地居民提供较完善的生活生产服务,商贸服务业在镇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支撑作用的建制小城镇。为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城乡一体现代商贸服务业,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活跃流通,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商贸镇,有效发挥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的带动作用,根据《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3年-2015年)。

一、发展现状和机遇

省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推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商贸镇的任务。商贸镇建设是我省产业转移的需要,是我省农业人口转移的需要,是我省“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城乡扩大消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保护我省传统文化的需要。商贸镇将成为我省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区,商贸服务业将成为我省农业人口转移的主要承载产业,小城镇将成为

— 1 —

我省“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地区,也是我省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承地区。小城镇商贸服务业发展,既实现了农业人口在小城镇的转移与聚集,又在工业化进程中为商品提供了市场,并为城乡居民提供现代商贸服务,可以真正实现“一镇一品”、“一镇多品”等产业格局,发挥小城镇在单个产业链的优势,形成特色商贸镇。商贸镇又为其转移的广大农民提供商品流通服务,提供商品配送、各种维修服务和生产资料服务,实现购物不出镇、买菜在身边、居民服务便利,为小城镇提供更为全面的现代服务。建设商贸镇,发挥商贸服务业在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基础引导功能,通过商贸服务设施的升级改造,改善小城镇的生活生产服务条件,提升商贸镇在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方面的能力,促进小城镇快速发展,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商贸设施的提升,促进了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促进商贸和旅游业的融合,促进产业与市场的融合,达到生产要素集聚和市场拓展的融合,从而实现“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目标,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数量规模。到2011年底,全省有建制镇1821个。镇区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的小城镇294个,常住人口99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294个1万人以上小城镇中,3万人以上的84个,常住人口639万人。

— 2 —

空间分布。在1821个建制镇中,成都平原地区777个,川东北地区518个,川南地区351个,攀西地区117个,川西北地区58个,分别占全省小城镇总数的43%,29%,19%,6%和3%。

商贸流通。到2011年底,全省累计改造建设镇级农家店6377个,实现了乡镇农家店全覆盖,建设改造乡镇商贸中心176个,物流商品配送中心130个。从2008年-2011年,全省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均在17%以上。

(二)存在问题

总体规模小。全省1万人以下的建制镇占89.2%,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仅占4.6%。成都平原及盆地丘陵地区小城镇占全省总数的92%,人口较多、实力较强的小城镇集中分布于成都经济区,其余地区小城镇“稀、小、弱”的状况明显。

产业支撑弱。大多数小城镇以农业为主,工业缺乏,商贸流通“小散差”,市场发育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缓慢。一些小城镇长期以来靠国家转移支付维系运转,自身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能力严重不足,影响制约其经济发展综合承载能力、人口吸纳能力以及居民消费能力。

流通提升慢。商贸流通在小城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主要产业,从业者以个体私营商贩为主,经营方式以现金对手交易为主,业态结构不完善,现代流通技术手段运用程度低。因长期受“重

— 3 —

产轻商”思想影响以及投入能力的制约,小城镇商贸流通体系普遍存在缺乏规划、分布散乱、设施简陋等状况。全省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由2010年的18.9%降为2011年的17.6%,与同期城市增幅相比,由高于0.3个百分点转为低于0.6个百分点。

(三)发展机遇

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省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及“三化”联动战略,将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加快人口聚集和消费规模扩大,各种商贸元素向小城镇加快聚集。省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商贸镇建设,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农村消费提升和流通规模扩大提出了新要求。农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流通规模扩大,农村市场信息服务需求增长,对构建完善畅通高效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流通渠道以及优化结构布局提出了新要求。

乡镇现有商贸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发展基础。通过实施《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09-2012年)》,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乡镇商务信息工程、农村商品配送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本构建起新型“双向流通”渠道,为商贸镇建设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4 —

条件。

“十二五”流通改革发展举措提供了新动力。《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了流通发展新目标、新的政策措施。其中把加强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为有力有效推进商贸镇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围绕方便群众生活、保障商品质量、引导生产发展和促进居民消费,加快转变小城镇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提高流通效率,以改造建设商贸流通设施、完善优化流通服务业态结构为重点,以现代流通方式和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商贸镇建设,着力改善消费环境,降低流通成本,增强镇级流通辐射带动能力,有效发挥商贸镇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商贸镇建设,实现商贸服务业态结构优化,商贸设施布局合理、档次提升,服务功能拓展,镇级商贸特色更加突出,双

— 5 —

向流通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有效促进镇域消费扩大、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到2015年,全省建成商贸镇80个。其中,2013年先行建设10个左右,取得经验后加快进度,2014-2015年建成70个。

三、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地处人口聚集、交通便捷、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县域商品集散节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或休闲观光重要目的地的建制镇为优选对象,结合工业镇、旅游镇建设和新农村示范片、综合体建设特点,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布局。

整合资源,多方参与。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的要求,坚持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整合利用建制镇现有商贸服务资源。支持城市商贸流通企业延伸经营网点,鼓励供销、医药、邮政、农业、通讯、文化、金融等服务业及社会投资者多方参与商贸镇网点设施建设。

改善民生,服务生产。根据镇域生活、生产发展需要,不断引入和完善经营业态,拓宽为“三农”服务的领域,加快改造商业网点设施,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善购物消费环境,提升集镇商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按照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针对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特— 6 —

点制定项目建设标准,加强分类指导,坚持规范建设,使商贸镇突出特色、发挥惠农利民功效。

四、建设内容

打造特色商圈,改造提升流通网络。以发展地方特色商业为重点,突出“一镇一色”、“一镇一品”、“一镇一街”,改造完善网点设施,提升消费服务水平,形成优势商品或服务的特色化、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经营。改造建设流通企业直营的乡镇商贸服务中心,扩大末级商品配送能力,完善其商品销售、配送、维修、住宿餐饮、休闲、金融等服务功能,开展农产品收购、费用代收代缴等各种增值业务,集成“一站式”消费服务,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扩大农产品流通,带动消费与生产发展。实施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建设,为农产品直销、居民消费提供便利、舒适和安全购销场所。在规模化鲜活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镇,建设发展产地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加强市场与基地对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提高流通效率,使商贸镇成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前沿阵地。

升级特色专业市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小城镇地处农副土特产品种养基地,或竹草藤麻编织、木雕石刻等传统手工艺品、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特色商品市场的,通过交易设施升

— 7 —

级改造、市场服务功能拓展,进一步培育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特色专业市场,促进商贸镇成为优势特色商品集散地,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发展特色商贸服务设施,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适应新型集镇人口集中居住、流动人口快速增长、消费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镇域商贸服务模式,建设打造聚集特色商品、特色餐饮、特色休闲、特色演艺、特色住宿露营等多功能的特色商贸服务设施,创新拓展镇域居民、游客消费空间,提升消费质量。

发展生活服务业,促进居民便利消费。改造提升商贸镇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维修、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等经营服务设施,完善服务标准,使饭店、宾(旅)馆、维修等主要服务网点与商贸镇发展相适应,为镇村居民和游客提供便利、规范的服务。

建设专业专卖店,促进安全放心消费。引导支持相关行业大型重点加工、流通企业,以建立肉类直营店(冷鲜店)、名优酒专卖(连锁)店、药品连锁店、家用电器专卖店、粮油连锁店为重点,推动相关行业终端营销网络及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让群众安全、放心消费。

完善生产服务业,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以改造完善农用物资、小农机具连锁经营服务网点为重点,建立和实行重要农资流通质量追溯制度,提高农资、农机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支持农— 8 —

业产业化发展的能力。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以特色农产品交易促进或特色文化旅游展示推介为重点,建设商贸镇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动营销、物流、信息有机融合,提升相关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

五、推进措施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加强商贸镇建设对于统筹城乡流通发展、改善民生、引导生产和助农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系统性,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商贸镇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推进。省商务厅负责组织实施总体规划,加强与省发改、经信、工商、农业、供销、粮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会同省财政厅制定落实支持政策。市(州)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商贸镇建设布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在当地政府统筹领导下,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和项目实施镇政府的工作衔接,按照商贸镇建设管理规范要求,加强进度、质量检查。所在地镇政府负责制定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商贸镇建设实施方案,设立工作机构,落实专门人员,统一协调辖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和商业网点设施改造建设工作。

完善标准,保证质量。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

— 9 —

件,省商务厅负责汇总现有商贸服务业各类项目建设标准(规范),按照商贸镇建设规划进一步加以完善。列入商贸镇建设计划的项目应按照建设标准(规范)加以改造升级。市(州)主管部门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数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商贸镇建设质量。对于特色突出、带动消费增长或产业发展的效果显著的商贸镇,授予“四川省示范商贸镇”称号。

整合政策,加大扶持。各地要按照商贸镇建设内容,认真梳理和争取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等在项目建设用地、产业发展、连锁经营、税费收取、融资保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省上逐年增加扶持内贸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商贸镇建设。对于符合国家支持方向和条件要求的项目,积极争取落实中央资金。市(州)和县级人民政府要出台相应配套支持政策。

建立制度,长效监管。市(州)和县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对商贸镇日常管理,协同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和镇政府,加强对验收合格商贸镇日常监管,使服务质量保持和优于标准水平。商贸镇建成后的次年末,由市(州)组织复检,对达不到建设质量和标准的要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商贸镇称号。

— 10 —

— 11 —

四川省商务厅关于贯彻落实

四川省商务厅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设置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川商秩〔2011〕10号文章来源:四川省商务厅 作者:四川省商务厅 发布时间:2011-0......

安徽商务厅

安 徽 省 商 务 厅 皖商办流通函〔2017〕584号安徽省商务厅关于2017年省级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的通知各市商务局,广德、宿松县商务局:为积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

河北省商务厅

河北省商务厅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09年度“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各设区市商务局、财政局:为切实做好“双百市场工程”、“......

陕西省商务厅

陕 西 省 商 务 厅关于第一批星级生猪屠宰企业认定结果的通知(陕商发〔2008〕589号)各设区市(区)商务主管部门:按照《商务部关于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资质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商务厅关于发布年审合格典当企业名单的公告

四川省商务厅关于发布2010年度年审合格典当企业名单的公告2011-06-20 16:06 文章来源:四川省商务厅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新闻各市(州)商务主管部门:依据《典当管理办法》第五十......

下载 四川省商务厅word格式文档
下载 四川省商务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