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礼仪概论》课程论文_本科生概论课程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2:53: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国际礼仪概论》课程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本科生概论课程论文”。

天津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国际礼仪概论》课程论文

西方礼仪的基本特色

姓名:马维滨

学号:10120012579

43学校:天津电大渤海化工工作站

班级:2010秋行政本

辅导教师:任世华

西方礼仪的基本特色

马维滨

现代西方礼仪是富有特点的文化现象。它的发展和自身特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特征的反映。由于东西方历史轨迹的不同,造成了文化发展方向的不同。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西方礼仪的特点。

一、交往方式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在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稳私主要包括:个人状况、政治观念、宗教信仰、个人行为动向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在中国人看来,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该物品的质量。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询问别人所购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如果你想了解该物品的价格,只能赞赏该物品,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方人一般不会告诉你准确价格。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一句“上哪儿去?”,这是招呼的一种形式。而在美国,你如果问朋友上哪儿去,则可能会使对方尴尬,因为这也属于对方的隐私,是你不该过问的。还有的就是,中国人看到朋友穿了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会上前摸一摸,询问价钱或质地;而西方人则

不会这样做,他们更多的是羡慕,并直接赞美。,这都是东西方文化观念差异所致。个人人生观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一般来说,中国人大多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例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在中国人看

来当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而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在:自己为自己负责。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往往就成为令人难堪的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团结合作,步调一致。二,社会习俗的影响

在东方文化中,男士往往倍受尊重,这主要受封建礼制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东方文化也主张男女平等,但在许多时候,男士的地位仍然较女士有优越性,女士仍有受歧视的现象。无论在何种公共场合,男士都要照顾女士,比如,握手时,女士先伸手,然后男士才能随之;赴宴时,男士要先让女士坐下,女士先点菜,进门时,女士先行;上下电梯,女士在前„„。

三.等级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的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西方国家不同地区、民族的礼仪具有许多相近因素,即具有共同性或通用性。西方各国都使用名片、明信片作为交际礼节形式,这是文化相通性的具体表现。礼炮、红地毯、仪仗队、剪彩式、鸡尾酒会等礼仪形式,一般最先在欧美某个国家产

生,而后成为西方以及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礼仪形式。圣诞节起源于罗马教会,圣诞树起源于世纪的德意志,圣诞老人作为节日习俗最早流行于西北欧各国,而圣诞卡则诞生于世纪中叶的英格兰。但是这些礼俗很快成为西方基督教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共同习俗。现代西方礼仪很快成为西方基督教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共同习俗。现代西方礼仪即带有地区性、民族性,也带有共通性、统一性。其中相互差异即地区性、民族性的因素是次要的相互一致、趋同的因素即共通性、通用性是主要的。现代西方各国礼仪所以具有共同性的重要特征,是因为第一,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礼俗受到共同的社会交往规律和社会生活属性的制约第二,在文化交流、传播和融合过程中,地区性、民族化的礼仪逐渐转化成为国际化的礼仪。随着人际交往的增加和信息传媒的发展,礼节仪式的地方性将相对减弱,而越来越具有全社会的性质。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等等,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

参考文献:金正昆《国际礼仪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国际礼仪概论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竟争日益激烈,人与人的交往日趋重要。然而礼仪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进行礼仪交往时了存......

国际礼仪概论

国际礼仪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以右为尊在各种类型的对外交往中,不论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还是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列主次尊卑时,普遍适......

国际礼仪概论

2011春《国际礼仪概论》形考作业4_0001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阿根廷人在与交往对象相见时,有一个特殊的讲究,是与对方握手的(......

国际礼仪概论答案

2011春《国际礼仪概论》形考作业2_0002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在涉外交往中,当穿着单排两粒扣西装上衣......

7833_3国际礼仪概论

客观题 共45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关于因公出国出境,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办理因公出国的批文需国外邀请方发出邀请函.也可以协议书代之. B......

下载《国际礼仪概论》课程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礼仪概论》课程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