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语教学变得灵动_灵动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2:49: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让词语教学变得灵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灵动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让词语教学变得灵动

军民小学 柯秋红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离开词语探究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追求阅读教学的创新与精彩,先得让词语教学变得精彩起来。

如何给乏味的词语教学注入生命之水,激活词语,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呢?进入词语的异度空间(追求效度、感悟厚度、挖掘深度、触摸温度),让词语教学变得灵动、富有生命力,使师生在教与学中收获智慧、情感,生命在课堂中徜徉!

一、追求效度

词语教学的有效性是词语教学的核心。因此词语教学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丰富内涵,拓宽外延,使词语处于饱满的状态。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的课例《我们爱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这样引导儿童读懂‚祖国‛一词的:

师:小朋友的意见都提得很好,‚祖‛字写对了,可是还写得不够好,以后我们多练习练习就会写得更好。你们可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南京。

(好多学生笑了,知道祖国不是南京。)

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

“这个学生对‚祖国‛理解得比较扩大了一些,但还不对。”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答声中也有说对的。)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经一再启发,学生逐渐理解了。)

师:施尉宁讲得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祖辈辈生长在这个国家叫祖国。那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称呢?

生: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对了,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热爱我们的……(故意停顿一下,让学生接下去。)

生:(齐声答)祖国。

在上面这个课例中,斯霞老师做到了词语教学的‚工文‛并重,既关注了词语的工具性,在循循善诱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祖国‛一词的含义,但又不停留在‚理解‛、‚积累‛的层面,还把目标指向了‚知识智慧‛,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课堂充满情趣。这样的词语教学是有效的,是‚物超所值‛的。

二、感悟厚度

《小学语文课标》中规定词语教学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词语理解,常以字典的解释为主,让学生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死记硬背词语意思。

斯米尔诺夫指出:‚词语只有在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的作为‘客观意义’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人类个体生命活动中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

因此,老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细细的咀嚼蕴藏在词语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词语内化为学生生命活动中的‚生气勃勃的细胞。‛

我们把视线投到特级于永正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五年级)教学片段去:

师: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现在我问大家,你读了这篇课文,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我痛恨英法联军!生:圆明园的毁灭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恨英法联军,也恨满清政府。

师:(板书‚恨‛字)你读到哪一段最恨? 生:第5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再把第5自然段读一读,把你的恨读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个个表情愤怒而且痛恨。)师:谁愿意读第5自然段?(一生站起来读。学生读的时候,教师板书:掠、搬、毁、烧。)师:请坐。看黑板(教师指着板书的‚掠、搬、毁、烧‛),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掠走,这个‚掠‛活画出了侵略者的嘴脸,这是第一可恨。二可恨,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大车运。三可恨,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同学们,任意破坏的是无价之宝呀!最可恨,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证能销毁得了吗?同学们再看书,一齐把最后一段读一读。会读书的人,能把黑板上的四个字,读成一幅幅画面,把书读厚。

(生齐读,个个表情严肃,人人把恨写在脸上,把恨通过声音表达了出来。)看了这个教学片断,我们的心弦也被震动了。于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掠、搬、毁、烧‛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适当地加以点拨,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品读,读中感悟侵略者的罪恶,读中增强对侵略者的仇恨,读中深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读中彻底领悟了词语的感情色彩,读中生形象,把书读厚,达到真正地理解词语的目的。

三、挖掘深度

词语,看起来似乎是静止的符号,其实却有着深不可测的内涵。纵观无数的语文课堂中,词语的教学模式感觉都是大同小异:老师带着学生认读(或是学生自己认读)之后,让他们说说词语的意思,然后就开始课文内容分析。这样的词语教学,留在学生心中的就是一些冷冰冰的语言符号,是呆滞而没有生命力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于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要发现它的特征。‛词语教学中也当如是。只有依托文本,深入进行品味、感悟,才能领略到作者的精妙用词。

《装满昆虫的口袋》我围绕‚迷恋‛一词,进行教学设计如下:

1、找出和迷恋意思相近的词或句(浓厚的兴趣、无限的好奇心、强烈的兴趣)。之后,请同学们带着美好的感情默读第四、五、六自然段,画出表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词语。(每到、一动不动、‚宝贝‛、怒气冲冲、老是……)

2、让学生想象画面读出感情。

3、回忆自己生活中‚迷恋‛某种事物的现象,用上它说一句话。

4、、反复诵读、品味描写‚五彩缤纷‛的句子。

‚迷恋‛是文中的关键词语。笔者紧紧抓住它,环环相扣,集中下文中的其他描写颜色的词语,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同时,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在充分想像中,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生活链接。引领学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四、触摸温度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文本中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它还蕴涵了作者的精神和情感。从文字中,可以读懂作者在特定的情景与历史时刻的情与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让一个个无生命的抽象符号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用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使词语在学生的头脑、心灵中成为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

薛法根老师的《爱如茉莉》教学片断,让学生从‚直奔‛等词语中去体会到爱。

生:我从第七自然段的‚直奔‛这个词,我体会到爸爸很关心妈妈,一听到妈妈生病了,马上去医院看望妈妈。

师:好,你抓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直奔医院(板书),这个细节有谁关注到了。

生:念bēn的时候慢一点,念bèn的时候快一点。师:没有这种说法。

生:直接往医院跑,是bèn,是动词。

师:都是动词,不过你说对了,这个bèn呢,他是直接往医院去,它是有目标的,直奔医院,对吗?有目标的跑,那叫奔。所以有一句话嫦娥----生:奔bèn月。师:怎么念? 生:嫦娥奔bèn月

师:对。直奔这个词,你有什么体会吗? 生:看出爸爸急切想看到妈妈的急切心情。

师:这是爸爸对妈妈的爱,如果不爱,不会这么急切,这么焦急。轻轻一个动作,直奔医院,真的爱,没有痕迹的,父母的言语当中。(板:真爱无痕)读(指板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去。‛从上面的教学中,一个‚直奔‛教学就能让我们一窥于老师高超的词语教学艺术,他充分挖掘文本蕴藏的茉莉般的爱,学生体验更深刻,让语言展示魅力,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是有温度的。

让识字教学灵动起来

让识字教学灵动起来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

让文言灵动起来

对本组“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老师的‘讲’和充分调动学生独立主动的‘学’”一问题的重新审视我们石桥子语文教研组提出的问题是“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老师的“讲”和充分......

多媒体,让古诗词教学尽显灵动特色

多媒体,让古诗词教学尽显灵动特色【摘要】 多媒体课件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把经典诗词演绎得有声有色、魅力四射,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

如何让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如何让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儿童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汉语拼音本身只是一些符号,没有特殊的意义,学起来枯燥乏味......

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教学设计

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吕君艳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七年级 课题名称: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一、简介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下载让词语教学变得灵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词语教学变得灵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