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教学案例_因式分解优秀教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2:38: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因式分解教学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因式分解优秀教案”。

《因式分解》教学案例评析

一、案例背景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探索、研究,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学生自我感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逐步提高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基础,又在恒等变形、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函数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情境一:如何计算37×2.8+37×4.9+37×2.3 你是怎么想的?

问题:为什么37×2.8+37×4.9+37×2.3可以写成37×(2.4+4.9+2.3)?依据是什么?

【评析】:(1)、复习旧知,加深记忆,同时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2)、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有兴趣,能迅速找出一些不同的速算方法,很快想出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变形,设置这样的情境,由数推广到式,效率较高。还为新课内容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绪和氛围。

情境二:分析比较

把单项式乘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a(b+c+d)=ab+ac+ad ① 反过来,就得到

ab+ac+ad =a(b+c+d)②

思考:(1)你是怎样认识①式和②式之间的关系的?

(2)②式左边的多项式的每一项有相同的因式吗?你能说出这个因式吗? 【评析】:(1)、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事实上是对整式乘法的再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学生已有的整式乘法运算的基础,给他们留下充分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从整式乘法到因式分解的这种互逆变形的过程。(2)、本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比、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探究因式分解』

1、认识公因式

(1)、【概念1】:多项式ab+ac+ad的各项ab、ac、ad都含有相同的因式a,称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议一议

下列多项式的各项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有,试找出公因式.①多项式a2b+ab2的公因式是ab,„„ 公因式是字母; ②多项式3x2-3y的公因式是3,„„ 公因式是数字系数;

③多项式3x2-6x3的公因式是3x2,„„公因式是数学系数与字母的乘积。分析并猜想

确定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时,要从 和 两方面,分别进行考虑。①如何确定公因式的数字系数?

②如何确定公因式的字母?字母的指数怎么定? 练一练:写出下列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1)8x-16(2)2a2b-ab2(3)4x2-2x(4)6m2n-4m3n3-2mn

【评析】:(1)、教师不要直接给出找多项式公因式的方法和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根据自己的体验来积累找公因式的方法和经验,并能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来纠正解题中的常见错误。

(2)、对公因式的理解是因式分解的基础,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注意配以练习,特别是多次方及系数的公因式,要让学生注意。

(3)、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一看系数 二看字母 三看指数。

2、认识因式分解

【概念2】: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的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课本)P71练一练第1题

(1)、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 ①.ab+ac+d=a(b+c)+d

②.a2-1=(a+1)(a-1)

③.(a+1)(a-1)= a2-1(2)、你认为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这两种变形是怎样的关系?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评析】:(1)、本题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清楚因式分解的结果应是整式乘积的形式。

(2)、教师安排本题意图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掌握了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互逆的过程,以及理解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因式分解的这种思想,从而降低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例题研究』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6a3b-9a2b2c(2)-2m3+8m2-12m

【评析】:(1)、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需要学生多层次的感受,教师不要期望一次透彻的讲解和分析就能让学生完全掌握。这时先让学生进行初步的感受,再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增强对概念的理解例。

(2)、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找公因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实际操作,教师可在下面收集错误,再加以点评,加深对因式分解方法的理解。

(3)、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记忆运算法则,更要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让学生尝试说出每一步运算的道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题的易错点:

(1)、漏项:提公因式后括号中的项数应与原多项式的项数一样,这样可检查是否漏项。

(2)、符号:由于添括号法则在上学期没有涉及,所以有必要在此处强调,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四)『巩固练习』

练一练:辨别下列因式分解的正误

(1)8a3b2-12ab4+4ab=4ab(2a2b-3b3)

(2)4x2-12x3=2x2(2-6x)(3)a3-a2=a2(a-1)= a3-a2 【评析】:(1)、这些多是学生易错的,本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例1的成果准确辨别因式分解中的常见错误,对因式分解的认识更加清晰。本例仍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当多项式的某一项恰好是公因式时,这一项应看成它与1的乘积,提公因式后剩下的应是1。1作为项的系数通常可省略,但如果单独成一项时,它在因式分解时不能漏项。

(3)、进行多项式分解因式时,必须把每一个因式都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4)、教师安排这一过程,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和富有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的关系得到真正强化,也分散了本节课的难点。

(五)『想一想』:

如何把多项式3a(x+y)-2b(x+y)分解因式?

【评析】:公因式(x+y)是多项式,属较高要求,当多项式中有相同的整体(多项式)时,不要把它拆开,提取公因式时把它整体提出来,有时还需要做适当变形,如:(2-a)=-(a-2),教学时可初步渗透换元思想,将换元思想引入因式分解,可使问题化繁为简。

【概念3】把多项式化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多项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三、课后总评:

1、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采用的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实际操作—归纳方法—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部分,这一流程体现了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逆向思考等能力,发展有条理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2、分解因式是一种变形,变形的结果应是整式的积的形式,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关系,即把分解因式看作是一个变形的过程,那么整式乘法又是分解因式的逆过程,这种互逆关系一方面体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又说明了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事实上是对整式乘法的再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学生已有的整式乘法运算的基础,给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问题情境,并给他们留下充分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从整式乘法到因式分解的这种互逆变形的过程;

3、在提公因式方面,学生对公因式的认识不足,对提公因式的要求不清楚,造成了学生在做分解因式时出现了以下错误:(1)公因式找错;(2)公因式找不完整(如:漏掉公因式的系数(或系数不是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公因式中含有多项式时,漏掉系数或字母因数),导致因式分解不彻底;

4、由于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没有涉及添括号法则,所以学生在分解第一项系数是负数的多项式时,出现了很多符号错误;

因式分解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以上存在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加强。

《公式法因式分解》教学案例及反思

《公式法因式分解》教学案例及反思五龙口一中 卫艳艳一、教学目标分析1、使学生了解平方差公式的特点。2、使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2、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的辨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因式分解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教学反思讲解因式分解的定义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清楚。而我也强调的就是因式分解与乘法公式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并且在练习中一再将公式罗列出来。然后讲授提公因式法、公......

《因式分解》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教学反思篇一:因式分解教学反思讲解因式分解的定义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清楚。而我也强调的就是因式分解与乘法公式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并且在练习中一再将公式罗列出来......

因式分解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教学反思因式分解教学反思教学目的:1。 能够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知道它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2。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会用提公因式法把......

因式分解教学反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因式分解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因式分解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因式分解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