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管理中的应用_现代管理工具的应用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01:07: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管理中的应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现代管理工具的应用”。

牛鹏辉,201230400416 12级工程学院学院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系2班 2013-12-14(写作日期)

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社会对人的管理突出了尊敬人,理解人,关心人,强调机会均等,人格尊严,自由和谐。而在中国,现代管理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文化素质明显改善、民主意识空前增强、竞争意识逐渐形。因此中国管理在思想基础方面讲究太极思想,追求和谐中道,天人和一。在理论基础方面讲究集体主义,强调奉献舍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思想方法方面注重适度,合理追求圆满。领导形态方面则是“无为型”,强调表率作用,注意人心的向背,希望发挥精神作用。工作方法上重安人,通过人心安定达到管理的目的,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无为而治的观点了。

关键词:现代社会、现代管理、无为而治

一、【老子语录】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这样万物就会自然生长而不去争谁是创始第一,蕃生繁衍而不据为私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自己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二、“无为而治”的实质—避免反自然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并崇尚的治国安邦方针政策。“无为”本意是什么呢?人们历来就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大概是因为“无为”这个词表面上太容易给人一种消极、无所作为的错觉,从20世纪开始,它就常常受到误解和批评。

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无为”是一个涵盖着深刻意义和博大智慧的哲学词汇。无为,既不是中国某些哲学史专家认为的“什么也不做”,也不是西方学者理解的“没有行动”。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无为”的真正含意应该是“避免反自然的行为”。应该说,李约瑟的理解比较科学,基本逼近老子的本意。

综合《老子》“无为”的思想阐述来看,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名词,老子完全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而提出来的。”无为”,主要是针对并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动辄随意颁布这个法令、那个制度;或朝令夕改,不讲政策的连续性。老子提倡,一切法令、政策的颁布都要“以百姓心为心”、“任百姓的自化(即自然)”。

这种充分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无为”的政治智慧产生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国,老子的思想的确是伟大的,超前的。

三、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西汉初期,黄帝、老子的学术思想被广泛运用于社会政治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可以说这是黄老思想治国安邦的一次成功实践。

从汉高祖刘邦起,50余年的时间,在“无为”思想的指导下,首先废除秦朝的苛政,施行轻徭薄赋,或减免税赋的惠民政策,重农抑商,兴办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使天下百姓感怀,安居乐业。

文帝刘恒是身体力行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努力践行者。主要体现:

第一,废除“诽谤”(朝廷)罪的法律。第二,处治罪人时,不株连部属和家属。第三,废除肉刑。第四,以身作则勤俭、节约、朴素。

文帝经常穿着粗布衣服,就连他所宠爱的慎夫人,穿的衣服也不准长到拖地,制的帷帐也不得绣花,以示俭朴,给天下人做出榜样。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像文帝刘恒这样心胸宽广、厚道、清静、无为、节俭、克己的皇帝,有几人?十分罕见,难能可贵。那么无为而治在当代中国是如何应用的呢。

四、无为而治在当代中国管理中的应用

(一)企业环境是企业存在的条件,它制约着企业地一切活动。

现代企业管理对创造好地企业环境非常重视,而成功地企业家无不在营造企业最佳环境张下功夫,以求得企业内部和谐,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整体生存实力。(凝聚力指企业成员彼此吸引以及他们分担企业目标的程度。向心力是指企业成员围绕企业目标为其吸引,并愿意为其奋斗的程度。)同“无为而治”紧密连接,清净安定既是实行无为而治的条件,也是推行无为而治的结果。

管理者应该清净持重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管理者要谨慎勤勉,并不是要放弃对小鱼的“烹调”,相反,“烹调”是必须的,问题是要怎样“烹调”得更有色泽味道。要定立制度、名分,名分既定,职责也就明确了,就应该有约束,知道止境。而职责一旦确立就不要随意更改,以免造成企业成员得迷惑与恐慌,而是营造一种安定的环境。

企业环境不但要安定,还应该宽松和谐。“其政闷闷”,假如领导者以“无为”方式办事,在自己所属得单位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大家都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彼此真诚相待,这样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都会提高。必要的纪律和规章当然不可少,但只凭纪律和规章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企业成员如果发自内心想把企业搞好,他们就会觉得这些纪律和规章是上楼的栏杆,会自觉地去维护和遵守它;假如大家对企业没有感情,就会觉得这些纪律和规章是绳索,时时束缚和牵制自己。高明地领导者并不是要时时管住自己的下属,更不是让他们觉得有人老是盯着自己。相反,他即使人们团结在自己周围,为一个共同地目标而拼命奋斗,又使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个人为单位效力不是上级的强迫,也不是出于制度规定和要求,而是他自觉自愿的行为。

称职的领导不在与处处表现自己的精明能干,而是让自己的下属各得其所,每人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自觉地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感到自己是单位的主人,全然没有被人强迫干事的委屈。把亮相的机会让给下级,让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委以重任,这样,他觉得是领导信任他,有一种自己的才能没有被压抑埋没的感觉。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是人们一种最高的需求,领导无为下级才能有为。

(二)无为而治的基本管理职能包括:

1、遵其道,刻意求真的原则。计划属于上层建筑,要有科学性,真实反映实际问题,所以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社会个人规律。制定计划要依据可靠的信息资料,符合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利用天时地利,按照人天整体观来作计划决策。确定计划指标要先进合理,实事求是,刻意求真,要进行各方面的综合平衡,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天和。诸如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的可能、组织内部的各要素环节、时空等,都要衔接。计划调节要科学,市场调节也要科学,要遵其道,特别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等。

2、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的原则。不变是规律,万变是指具体方法。主要指要按客观规律制定计划,来适应时空变化,适应组织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采用灵活的计划方法。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搞好预测和决策,制定出科学的计划方案,并采用科学的计划方法,使战略规划和具体计划适应天地万物变化。要使计划灵活而富有弹性,并适时地调整和重新修订。

3、目标性原则指计划体现明确的组织目标,以计划目标作为管理一切活动的手段。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检查都要围绕计划目标进行。任何活动的开始都要有制定计划目标,执行都要以计划目标为导向,结果要以完成计划目标的程度来评价。目标是一个大事,作为企业领导,不要事无巨细都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目标上,放在长、中、短期目标结合上,特别是要重视战略目标。组织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才能调动人们实施计划的积极性;当实施的结果走到即定目标时,计划执行者才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利于下一步计划的贯彻和实施;计划体现组织目标并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起来,形成一致的终极目标。

4、群众参与原则。依靠群众,吸收群众智慧,调动群众积极性,参与计划工作,体现了无为管理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三)无为而治的基本职能

1、合理授权。合理授权是激励员工的重要途径,它是管理者管理工作的基本行为。合理授权会使企业和员工两者都从中得到好处。对于企业组织来讲,企业员工的工作对管理提出了更少的要求,每位职员的自觉能动性增强,管理成本也就随之下降,而且企业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也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经营成效;对企业员工而言,工作中受到了更少的约束和限制,自己有充分的权利管理自己的行为,积极性的主动性而大增,工作的满意度也大为提高,自然也就很受企业员工的欢迎了。充分授权对于促进企业员工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水平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管理能力都是非常快乐的。企业组织的需求和企业员工的需求在工作中有充分授权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致,这无疑会推动企业管理实施合理授权以激励企业员工的步伐。

2、建立自动化的调节机制。

① 建立自动化的决策机制。按照决策的过程即按照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订被选方案,选择方案的程序,利用电子计算机等手段进行自动决策。② 建立自动化的反馈机制。反馈是指把输出的信息返送回输入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以增强或减弱输入信息的效应,达到预定的目的。现代无为管理中,领导的重要素质就是善于在反馈系统提供的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正确地决策。

建立自动化的监控机制。

(四)现代化管理中的无为而治思想:

1、分级管理。其主要观点:通过有效地分权和授权,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监督,各负其责。是管理者摆脱其他事物,从事他的主要职能。另外,领导群体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智能结构,只有把具体各种专业和能力的人才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整体的效能。

2、自动化管理。美国管理学家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中记载了一位企业总经理的体会:“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摆脱幻想。完全控制-----事事都要插手,既不可能有不需要。有趣的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发现不试图完全控制,反而能得到更多的权力-----完成事情的权力。”这里描述的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是一种“不管之管”的自动化管理方式。

3、中道管理。台湾交通大学曾仕强教授在谈到“中国式管理”的特点说:“中国人不喜欢人家管他,大多存有自己会管好自己的观念,大家都向往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动化境界。‘中道‘管理就是要‘由有为而无为‘经由训练、辅导、考验,从不信任到信任,先管制而后放手让下属去做。管理者不是不管,而是成员由自助到自立,能按照预定的目标。完成其任务或自动纠正其方向;将上级的监督和指挥减少到最底程度。”

五、总结

回顾历史,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作为历史的积淀,其以人为本的管理内涵,化繁为简的管理方式在现代管理过程里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性价值。我们放眼世界的同时,报以中国情怀,努力为现代组织管理探索新模式。参考文献:

1、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及其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df2、浅析“无为而治”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www.daodoc.com/

4、“无为而治” 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http://www.daodoc.com/cio/ 2007年02月08日11:51 来源:eNet硅谷

动力 作者:佚名 字号:小 | 大

孙子兵法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孙子兵法》作为揭示竞争规律的顶尖之作,展现出引导人们走出现代竞争迷宫的“理性之光”。这种“理性之光”,通过一系列“以智克力”、“以柔克刚......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拓展创作的自由空间,本文强度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

浅谈管理艺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管理艺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张立峰赵晓毅(河北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摘要: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许多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在强调管理艺术......

论统计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姓名:杨扬班级:06人资一班学号:20060410060121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科学化要求的提高,人力资源定量化管理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从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李惠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沉淀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祖先以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生长在这片......

下载 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管理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 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管理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