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课内习题集_部编二上语文课内阅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2:04: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课内习题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部编二上语文课内阅读”。

6.枣核:

1.久别重逢,旧时同窗把“我”安顿好后,不叙别情,却“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劈头”就问后花园怎样,是否合乎情理?

看起来似乎不合情理,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后花园充满了“家乡味”,面对来自祖国家乡的“我”,旧时同窗是迫不及待地以此来倾诉蛰居海外思乡之切的情感,所以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

2.同窗对“家庭”“事业”、生活感到满足,可内心“总像是缺点什么”,感到不足。这“足”与“不足”的矛盾表达了同窗怎样的心境?这种心境有无普遍意义?

表达了同窗远离祖国故土而内心感到不踏实,对祖国无限眷恋的心境。这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游子心境。身在异国,心系故土,任何物质上的满足,也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灵的缺憾。

4.品味语言,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含义的理解。

(1)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强调“手栽”,就是强调她的感情。因为垂杨柳是在中国常见的树种,倾注了她的思念故土之情。

(2)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时常”说明了思乡感情之烈,程度之深。

(3)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强调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炎黄子孙历来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又往往集中表现在对故土的依恋和热爱。

7.最后一课:

1.“钟声”和“号声”意味着什么?

“钟声”意味着“最后一课”的结束,从此阿尔萨斯的学校将和法语告别;“号声”则意味着德语将要代替法语。

2.听到“钟声”“号声”后,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为什么?

因为钟声、号声意味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德语将代替法语,这是对韩麦尔先生的沉重打击,脸色“惨白”是他内心无比悲痛的表现。

3.“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歌颂韩麦尔先生——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表明小弗郎士变得懂事、成熟了,十分理解韩麦尔先生。

4.写粉笔字本不是很吃力的事情,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使出全身的力量”是因为这两个大字(法语)倾注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法兰西万岁”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也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5.“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对这个结局,你如何理解?(5分)

这些动作表明面对国土沦丧,不能再教法语的残酷现实,韩麦尔又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无声的手势表现了韩麦尔不愿说出“下课了”的极其复杂的感情。这样的结局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具有意境无穷的艺术效果。

6.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说法语是最美的语言?

语言是民族标志的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忘记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求得民族解放。

8.始终眷恋着的祖国:

1.“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一次次“梦见”表现了什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次次“梦见”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

2.写钱学森夫妇萌发起强烈的回国念头,作者为什么要特别点明时间是“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

作者特别点明时间,因为“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这时萌发回国念头,自然而合情合理;“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表明他们回国的目的是“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3.美国海军次长对钱学森准备回国的态度至少透露了哪两个信息?请简要回答。

(1)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

(2))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

4.钱学森夫妇回国的意志十分坚定,从文中哪几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

(1)总是摆好三只轻便的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飞机动身回国。

(2)为了回国的方便,他们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合同。

(3)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在中国有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在想念着他们。

9.(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日融融,鸟语花香,本是令人陶醉的欢快情景,但在诗人眼里,却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诗人伤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感。

2.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解释通常有这样两种:

(1)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2)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请说说这两种解释的文字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1)是触景生情。(2)是移情于物,但两者都是情景交融,其精神是相通的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短短的十个字分三层暗示“愁”字,请作具体分析。

(1)因愁而发白

(2)因心烦意乱而搔首

(3)白发越搔越短少,以致插不上发簪。

4.读完全诗,请你简要描述你眼中的诗人形象。

诗人是一个满头白发,忧国思家,哀愁衰老的人。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诗人不是按常理,先写“夜泊秦淮近酒家”,而是先写“烟笼寒水月笼沙”。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说出一点即可。(5分)

首先创造出一个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是诗的主旨,意蕴丰富。请说说你的理解。(5分)这两句乃是曲笔,字面上是批评商女,其实意蕴丰富

一是特指商女犹唱,感叹南朝灭亡,斥责陈后主君臣贪图享乐招致危亡 二是谴责沉湎声色、腐化堕落的达官显贵

三是提醒人们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即将重蹈覆辙的晚唐王朝的命运。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课内训练题

新模式课堂教学八年级语文(上)课内训练题班级: 学号: 姓名: 6、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憎恶( ) 模样( ) 积攒( ) 诘问( )田埂( ) 掳去( ) 惊骇( ) 针灸( )3、根据拼音写出汉......

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检测题(90分钟100分)一、(本大题共1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猝然(cù)妥帖(tiè)琐屑(suǒ)祸不单行(huò)B.教诲(huì)时髦(máo)赋闲(fù)驰骋疆场......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在作品对以人物为对象的描写中,有杰出人物也有普通人物。七年级下册教科书中曾安排了一个描写杰出人物的单元,让学生领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风采。......

八年级【上】语文活页第二单元答案

学习方法指径文言句式理解及翻译技巧三、实战演练1.省略句: 老虎因此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2.省略句:捉住蛤蟆,用鞭子打(蛤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

六下语文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

2012学年第二学期贤明小学六下语文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班级()姓名()一、《北京的春节》语段一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

下载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课内习题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课内习题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