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凹凼( ) 尴尬( )( ) 挪( ) 嗄叽( )( ) 门槛( )
2.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①A.肩膀 B.摩破 C.宽敞 D.涎水
②A.缘故 B.泥浆 C.疲卷 D.瞬间
③A.糟糕 B.仿佛 C.叮嘱 D.烦燥
④A.倔强 B.露珠 C.醒悟 D.跨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尴尬:
②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微不足道:
③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大庭广众:
4.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5.“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6.试比较《背影》与《台阶》的异同点。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 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 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 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 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7.给加黑的字注音。
黏( ) 掺( )
8.下列动词是从原文中抽出来,请把它们选入上文空格中。
飘 浮 滚 挑
9.“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为什么用“踏”而不用“和”或“踩”?
10.为什么“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二)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或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啰?”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C)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D)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E)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F)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G)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H)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1.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能取胜是因为 (每处不得超过8个字)。
12.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13.画线的(C)句在文中的含义是: 。
14.文中画线的(E)句与(H)句能否对调?为什么?
15.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一阵”不能改为“一眼”,原因是: 。
16.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写作
17.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1.dnɡ ɡān ɡ nu ɡā jī kǎn
2.①B ②C ③D ④D
3.①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②微不足道:小的不值得一提。③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4.因为我们家的台阶只有三级,台阶的高低与主人的地位相应。
5.台阶虽然高了,但是地位却没有提高,所以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
6.提示:①从内容上 ②从结构上 ③从语言上
二、(一)7.nin chān
8.填字顺序为:浮 飘 挑 滚
9.“踏”形象地写出了和泥的动作,“踏”既包含了“和”,又包含了“踩”,所以单用哪一个,都不够形象具体。
10.造新台阶是父亲一生的愿望,愿望将要实现时,却感到一些失落感,所以露出些尴尬的笑。
(二)11.乌龟踏实有韧性 完全靠运气
12.第一节“总是津津乐道……寓言和别的故事”,第二节“小保罗记得……叫人腻味”。
13.我没有说你会指望贝利、托尼、萨里会像兔子那样中途躺下睡觉。
14.不能,因为(E)句是证明(D)句的理由,而(H)句是用来反驳(F)句的。
15.“一阵”表明小保罗思考时间比较长,与“呆望”相吻合;而“一眼”时间短,与“呆望”矛盾
16.儿子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父亲不一致。
三、17.提示:要选取平凡的事,来写父亲。
作业导航
1.了解父亲的形象,体会深厚的父子情
2.了解文章的结构线索
3.把握词语的深刻含义
第2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时限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28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拼音。(4分)
叱骂()凌侮()隘口()焉支()厮守()窒息()参天()面颊()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爆雨 凋蔽 参天 嬉戏 B、自溢 焚起 蝉翼 山簸 C、摇曳 污浊 闪砾 污垢 D 叱骂 辉煌 典押 忸怩 3.下列对作家的相关描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B、席慕蓉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C、邵燕祥,当代诗人.邵燕祥写于50年代的诗歌多取材于工业战线沸腾的建设生活,歌颂年轻一代创业者的忘我劳动和崇高理想。
D、莫里斯最著名的还是他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一首就是《樵夫,别砍那棵树》。4.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一类小事,一直持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很不应该的。B.实习老师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但他的人生道路却饱经沧桑。
C.有记者说,本·拉登言辞温和,彬彬有礼,让人难以置信,这就是世界上杀人不眨眼的头号恐怖分子。
D.他从小喜欢拉二胡,直到老了仍不改其乐,一有闲暇便拉上一段。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25年来,植树造林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B.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提高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C.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D.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7.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3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应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
○4从实际情况出发
A.○2○1○4○3; B.○2○3○4○1; C.○4○2○3○1; D.○2○4○1○3; 8.语文专题与实践活动。(7分)
⑴仿造例句,以“语文”为陈述对象续写句子,写出你三年语文学习的收获或感受。(3分)例句:自然是一个神奇的课堂,壮美的山川令人心胸开阔,灵秀的花鸟使我性情愉悦。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⑵多彩的三年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准备开展一次“我心中的语文”演讲比赛,请为你的演讲词拟写一段文情并茂的开场白。(不少于50个字)(4分)
二、阅读训练(32分)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15分)一片槐树叶 纪 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全诗分三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 —— —— ”;另一条是 线索,“伤感——回忆——企盼”,两条线同步并行,构成三块、、。(4分)2.“一片槐树叶”为何是“最使人流泪的一片”?(2分)
3.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飘着淡淡的槐花香”时的美丽景象。(50字以内)(3分)4.请写出第一节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并简单分析(80字以内)。(4分)5.你认为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含义?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二)阅读《家书》一文,回答22-26题。(17分)家书 胡凯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撰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
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枝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枝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掷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钱就寄。
1.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分)2.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依据文本分析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3分)3.“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哽在他心里的是什么东西?(2分)4.最初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说了许多事,这反映了延叔一家三口怎样的情感?最后延叔又让菊将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这又是为什么?试做分析。(4分)5.你觉得这篇小小说有哪些突出的写作特点?试从两个方面结合文本具体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作文。(40分)
心中有美好的期盼,生活中就有美好的诗篇。在你的生活中。那些事情让你感动,哪些现象让你深思,哪些美景让你憧憬……拿起你的笔,将你的感动、思考、憧憬写下来,汩汩流成一行行优美的诗句。写一首诗,题目不限,话题不限。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注意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3.最好要压韵,要有一定的节奏。4.不少于15行。
答案:
1.chì wǔ ài yān sī zhì cān jiá。2.D。3.B。4.例句:时间好比一阵清风,它能帮助我们吹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好比一池清泉,它能帮助我们洗涤心灵上的污垢。5.C。6.A。7.D。8.(1)示例答案:语文是一座绚丽的花园,优美的诗文让我留连忘返,生动的课堂让我获益匪浅。评分标准:3分,一空1分。内容合理即可。(2)评分标准:扣住“我心中的语文”(2分);文情并茂(1分);字数达到要求(1分)。阅读
(一)1.现在 过去 将来;感情;伤感过去,回忆过去,企盼将来。
2.它捡自故土,寄托了作者强烈的乡思和沉重的乡愁。3.略 力求具体生动。4.诗人初见槐花叶,如回故土,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又很快回到了现实,心情变成了伤感;飘零在外,有家难归,伤心而又无奈。5.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指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不变的追求。
(二)(17分)1.(4分)这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从以下的叙述描写可以看出:菊写信是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用的是笔杆裂开的圆珠笔;菊的哥哥要的钱需要凑好才能寄去;去年的债刚刚还清;学校奖给菊那枝笔,她舍不得用;家里分了救灾衣服;信写了三张就没有纸了(家庭贫苦占1分;例子占3分,写出两个方面给1分.写出三个方面给2分.写出四个方面给3分。)2.(3分)菊的哥哥的来信很短,他只表示自己需要钱,不回家过年,对家里的事和父母、妹妹的情况一概不问。从中可以看出他亲情淡薄,对家人和家庭情况漠不关心(分析1分,结论2分)3.(2分)儿子对家庭的冷漠使他无法接受的不快。(大意对即可)4.(4分)这反映了他们有浓浓的亲情,希望菊的哥哥分享他们的快乐,安心读书。延叔以这种方式对儿子的冷漠态度表示不满。(每问2分,大意对即可)5.(4分)可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等方面来谈。示例:(1)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例如,冷漠的短信与充满亲情的长信的对比;拆信前的兴奋与拆信后的失望的对比。(2)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情感。例如,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从任意两个方面作出分析均可,每个方面2分,不做具体分析的,只能得1分)
三、作文。写作提示: 1.写诗首先要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它要求情感丰富,语音和谐。其次要注意诗歌的意境美。第三要注意抒发一定的哲理(即诗歌的主题)。
2.选材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选择某一特别的事物来构思。如通过物态、物情、物理来寄托自己多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意象的选择要新颖,表达要含蓄。
3.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拟人、比喻、反复等,使诗歌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含哲理。
4.注意诗歌的压韵,要注意诗歌的节奏。韵脚可以全诗统一韵脚,也可每节一个韵脚,但要符合诗歌的实际需求。节奏一定要符合诗歌的主旨,是寄托哀思的就要舒缓,是抒发理想情操的就要激昂等等。
5.提倡仿写。即选择一首你所熟悉的诗歌,仿造它的节奏,它的韵脚等,进行适度地变换。例文:
飞进大山的燕子 陈游
你一声鸣叫,划破寂静的长空,留下一条优美的弧线。你飞到了山里,你带来了山里的春天。
你轻捷地在大山里飞翔,你的叫声在空气中荡漾。你催绿了柳树,你唱开了桃花,你迎来了希望,你送走了冬天
是你,大山中的春天不再单调,是你,大山中的花朵才如此鲜艳,是你,大山中的歌声才如此动听。是你,大山的路不再那么艰难。因为贫穷,大山到处是饥渴的愿望,迷雾遮住了他们的视线。你一下一下地撕破。那笼罩在大山上的黑暗。
因为落后,大山中处处是狭窄的河岸,他们无法展开理想的风帆。这时,你成为航灯,让他们重新站到了起跑线。
你是世界上美丽的天使,是你推进山里天空的界限。是你们构成了春天的画图。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你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山。
春雨中,你耕耘着山里的田地 把希望播撒在天地间。任凭春雨模糊你的视线。你培育着大山中的希望,让他们和你一样,冲破山里的黑暗。飞出山中那囚笼的天。然而,你依旧潇洒自如,快乐飞翔在天上人间。
你用爱心筑起了希望的长城,你用火炬把希望点燃,大山不会忘记,山民不会忘记,岁月也不会忘记,因为,大山已把你们,深深地装在了心里面。点评:
一首好的诗歌,其形象和意境是耐人寻味的。这首诗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把走进深山,传播知识,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老师比作那只燕子,想象丰富,意境独特。再次,诗歌情感真挚。“你迎来了希望,你送走了冬天”“你用爱心筑起了希望的长城,你用火炬把希望点燃”等语言,对老师的作用进行了热烈的讴歌和赞美。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你轻捷地在大山里飞翔”“是你,大山中的春天不再单调,是你,大山中的花朵才如此鲜艳,是你,大山中的歌声才如此动听。是你,大山的路不再那么艰难。”运用了比喻、反复、排比等手法,将老师的作用修辞得具体、形象、可感。
第3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苏教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经常跟试题打交道,试题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还在为找参考试题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苏教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猝然(cù) 妥帖(tiè) 琐屑(suǒ) 祸不单行(huò)
B.教诲(huì) 时髦(máo) 赋闲(fù) 驰骋疆场(chěng)
C.捉摸(zhuō) 推搡(sǎng) 附和(hè) 鲜为人知(xiān)
D.针灸(jiǔ) 积攒(zǎn) 菲薄(fēi) 姗姗来迟(shān)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疮疤 尴尬 诀别 长途跋涉
B.霹雳 晦暗 凌驾 气冲斗牛
C.仰慕 鞠躬 苍
第4篇: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山东高密王宏
一、积累运用
1、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相应练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节来到了,我们用灵巧的双手编织了一只花蓝,用来寄托我们的哀思,腼怀先烈的丰功伟绩。Yì 日,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了纪念碑,花儿停止了争妍,鸟儿不再欢唱,一切是如此的肃穆,如此的庄严„„在此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净化:我们又一次bìn g 弃了杂念,立志心无旁鹜地沿着先烈的道路走下去。
①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符合上下文的汉字。
Yì()日bing()弃
②这段话中共有3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订正。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的人。
(2)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职业之神圣
第5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版)B卷
一、积累和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6分)荆jí()忸怩()叱()骂凌(侮鼾()息轻xū()厮()守遮蔽()拯()救 窒()息
摇曳()污浊()
2、下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瓦菲:房上瓦缝里长的草。咒语:说希望人顺利的话
B、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冷眼:冷静客观的态度。
C、些微:没有厮守:互相守着
D、典押:典当隘口:山口
3、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关联词语,有三处使用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工作最多的人往往最珍惜时间,这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不但为了实现
这个目标合理地安排着自己的工作,而且不是在犹豫不决中浪费时间。因此,有效地利用时间、珍惜时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在你的生活中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且也尽心尽力地去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