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词类活用 被动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代汉语词类的活用”。
一、何谓“词类活用”(一)定义某个词在句中临时改变了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就叫做“词类活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将军身被坚执锐。手剑而叱之。(《史记·陈涉世家》)2.名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成为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公羊传·庄公十二年》)名词的使动用法《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戊午上高宗封事》
(二)活用和兼类的区别命: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弃君之命。(《左传·宣公二年》)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兼类:固有、固定、经常活用:非固有、临时、偶然3.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主语把宾语看成是友风而子雨。孟尝君客我。《荀子·赋篇》名词所表《战国策·齐策》示的人或事物。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二、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用为动词1.名词用为一般动词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六年》)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史记·项羽本纪》)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六年》)
(二)名词作状语我们在教室上课。我们明天爬泰山。1.表示行为动作的方位或处所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范雎至秦,王庭迎。赵襄王郊迎甘罗。(《战国策·范雎说秦王》)(《史记·甘茂列传》)2.表示行为动作的工具或依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山狼传》)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3.表示对人的态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三国志·先主传》)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三》)③“日”用在句首主语之前,作状语,表示“往日”、“从前”之义,用来追溯往事。例如:日君(晋平公)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地名)田。(《左传·昭公七年》)4.表示比喻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一》)(《史记·循吏列传》)(《聊斋志异·狼》)日卫不睦,故取其地。”杜预注:“日,往日。”(《左传·文公七年》)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汉书·李陵传》)注意: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词作状语时,其所表示的含义,与“岁”、“月”、“日”的正常含义不同。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岁”、“月”、“日”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谓语前作状语时,表示“岁岁”、“月月”、“日日”的意思。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三、动词的活用:使动、为动、作状语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主语〕益奇之《聊斋志异·促织》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为主谓宾主谓宾主谓宾为为动词为动用法为动关系使使动词使动用法使动关系以意动词意动用法意动关系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⒈项伯杀人,臣活之。主语使宾语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1组为不及物动词;2组为及物动词。②“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义为“一天一天”、“一天天地”。例如: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动词的使动用法《史记·项羽本纪》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也。《论语·季氏》⒉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二)动词的为动用法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动词的为动用法(《左传·成公二年》)
四、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用为动词1.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论语·宪问》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病梅馆记》)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2.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充当谓语,含义是主语使宾语具备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就是“使动用法”。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三)动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动词有时候也用来作状语,对作谓语的动词进行修饰,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状貌等。一般来说,作状语的动词常是不及物动词,如: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柳宗元《黔之驴》)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3.形容词意动用法形容词充当谓语,含义是主语认为宾语具备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就是“意动用法”。用作状语的动词,往往用连词“而”或“以”与作谓语的动词连接。例如: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战国策·齐策》)箕踞以骂。(箕踞,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战国策·燕策》)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史记·淮阴侯列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二)形容词用为名词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比较相同处:
(六)名词后有介词结构作补语《国语·勾践灭吴》:“请勾践女女于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师军于庐柳。”《吕氏春秋·上农》:“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结构相同,都是特殊的动宾关系。均可用形容词、名词的活用来表达。不同处:意念不同: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使宾
(七)名词用“而”连接《荀子·天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盐铁论·相刺》:“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语怎么样”;意动用法的含义是“认为宾语怎么样”。动词只有使动用法,没有意动用法。《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五、词类活用的条件(怎样辨别词类活用)
(一)两个名词连用《韩非子·五蠹》:“遂王天下。”《史记·陈涉起义》:“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练习:指出下列各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其意义。
1、范增数目项王。
2、不足生於不农。
3、城陷,贼以刃胁降巡。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5、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二)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史记·陈涉起义》:“置人所罾鱼腹中。”《庄子·盗跖》:“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三)名词、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能、可、足、欲)《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游褒禅山记》:“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6、请勾践女女於王。
7、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8、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9、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
10、豕人立而啼。
(四)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史记·西门豹治邺》:“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晁错《论贵粟疏》:“不足生于不农。”
(五)名词、形容词在“之”、“我”等代词前《论贵粟疏》:“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戊午上高宗封事》:“是欲臣妾我也。”
二、被动句的类型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见”字式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左传·隐公十年》见,助词,它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须出现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则用介词“于”字来引进。见字式[][]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意念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
(二)被动句式
1、“于”字句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被动句式。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4、“为”字式⒈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介词,读wéi,译为“被”。所,助词。为字式《韩非子·五蠹》⒉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⒊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书·项羽传》》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春秋公羊传·庄公十二年《史记·项羽本纪》
5、“被”字式“于”的作用:“于”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由于它引入了主动者,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特点:①“于”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后。②不能没有主动者。⒈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被,介词,用法与今天的“被”被字式⒉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⒊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⒋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略同。[][]《颜氏家训·杂艺》
五、词类的活用一、什么是词类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分出来的类别。划分词类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也就是为了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功能。以......
词类活用(答案)词类活用就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
以下为参考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把„„作为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陈情表(一)名词作状语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向上。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像犬马一样。 3.则刘病日笃。 日:一天天。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在家外。 5.内无应门五尺之......
词类活用1、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1.6)2、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1.69)3、书生不堪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