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词类活用解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14 07:12: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兰亭集序词类活用解析

兰亭集序词类活用解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中的词类活用,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下,对了解文言知识很有帮助哦!

《兰亭集序》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死生亦大矣,大事,形容词作名词.

⑤映带左右.环绕,名词作动词.

⑥一觞一咏.喝酒,名词作动词.

⑦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动词的使动用法.

⑧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

⑨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最怕匿名提问的了,

《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1)九年,岁在癸gui(三声)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晤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

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3、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4、修禊(x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6、毕至:全到。

7、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8、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14、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6、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

17、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是日也:这一天。

19、惠风:和风

20、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1、所以:用来。

第2篇:兰亭集序词类活用

兰亭集序词类活用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词类活用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兰亭集序词类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1:群贤毕至贤,本是形容词,意为贤能、贤惠,而在此句中的意思是“贤能的人,贤才”,属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2:少长咸集

少、长,本义分别为“年纪轻”“年纪大”之意,而在此句中解释为“年纪小的人”和“年纪大的人”,作名词用。

例3:死生亦大矣

大,本义为形容词,而在此句中可译为“大事”,作名词用。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本义为“顶点、尽头”,是形容词,而在此句中解释为“穷尽”,作动词用。

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例:齐彭殇为妄作

齐,本义为“整齐”,是形容词,而在此句中解释为“认为……是等同的”,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映带左右

带,原意作“带子”讲,是名词,而在此句中活用为动词,作“环绕”讲,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2:一觞一咏

觞,本义为“酒杯”,在此句中解释为“喝酒”,是动词。

五、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足以极视听之娱

视、听,原来都是作动词用,而在此句中解释为“视觉和听觉”,可以引申为“眼睛和耳朵”,是名词。

六、动词的使动用法

例1:引以为流觞曲水

流,本义为“流动”之意,而在此句中解释为“使……漂浮”,属动词的使动用法。

例2:所以游目骋怀

游、骋,本义分别为“游动”和“跑”,而在此句中解释为“使……舒展”和“使……开畅”,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七、数词的意动用法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是数词,而在此句中解释为“认为……是一样的”,属于数词的意动用法。

该文虽短,但其词类活用的`现象却较多,我们在阅读该文时一定要好好把握。

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能够观宇宙之无穷,俯能够察万类之繁盛。在那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能够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那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述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欢乐是极有限的,待欢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礼貌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第3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1、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1.6)

2、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1.69)

3、书生不堪痛楚,以是诬服。(1.111)

4、天下乖戾,夫君君之心。(1/196)

5、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民,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1/199)

6、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后人贵之。(1/224)

7、时之所重,仆之所轻。(1/224)

8、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2/19)

9、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2/34)

10、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2/48)

1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2/49)

1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兰亭集序词类活用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亭集序词类活用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