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课堂实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认识面积教学实录”。
认识面积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内容,学生现在刚学完长度,还没接触到周长,所以本节课没牵扯到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的辨析方面。
从对一维长度的度量到二维长度的度量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对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身边事物入手,有层次的,逐步深入来理解面积。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感知面和面的大小。
2.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用多种方法初步比较面积的大小。
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3.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4.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纸片做的树叶,两个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小正方形,小圆片,小三角形。课前活动
同学们,我们昨天见过面了对吧。现在又见面了,见到你们真高兴 今天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小小粉刷匠》 一起唱吧
在欢快的歌声中,小白兔把房子刷好了 看,它都刷了哪儿? 生:墙 师:墙的表面 生:烟囱(烟囱面)
玻璃(玻璃的面)门(门的面)
哦,你连雨水管都注意到了
小白兔住进了它漂亮的房子,那我们就准备好,上课吧? 来,上课
一、感知面和面积
活动一: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周围物体的面。师: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在歌曲中,小白兔粉刷了好多的面 我们周围的物体有面吗?找一找 生:课桌的面
师:,对,来,完整的摸一摸。(生动手摸,)
还有吗?
生1:有课本的面、师:这是课本的封面,摸给大家看一下
大家一起摸一摸课本的封面(老师示范)要摸到全部 生2:有黑板的表面:(提醒说完整,谁的面)师:黑板也有面 生3:板凳的面 地面。。。
(生说文具盒里面,师:里面是装文具的一个空间 生说窗户的面 师:可以说是玻璃的面)师:好了,同学们,不找了,我们周围有很多的面,有的物体还不止一个面呢 活动二:比一比。体会面的大小 生4:文具盒的面
师:比如我们的文具盒,这是上面,这是下面,还有。。文具盒上面的面,和它的侧面,那个面大?那个面小?
师: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和课桌的表面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学课本的封面小,课桌的面大
师:你能在找两个面比一比,说一说那个面大,那个面小吗? 师:我们通过一摸,一比发现了——有的面(大),有的面(小)生: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师:唉,看来面是有大、有小的。
刚才我们找的这些物体的面,它们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揭示面积概念
师:(摸着说,老师一定注意要摸到全部的面,做好示范)大家看,数学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课件)。板书:认识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面积 谁来说一说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
师: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生接:课桌面的面积)生:面积
师:谁的面积?说准确好吗 生:课桌的面积
师:课桌面的面积(课件出示:)师:谁能完整的说一遍? 生:
师:谁再说一遍? 师:越说越好了
师:你能照这个样子,说一说什么是黑板面的面积吗?
说给你的同位听
(生互相说给同位听)
说给大家听一听。师:说的很棒
师:你能举例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生1:练习本封面的大小就是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师:说的不错
生2:窗帘表面的大小就是窗帘面的面积。我们对面积的认识也许还有点陌生,随着后面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好吗?
5、完善面积概念 练习
1、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 那你们来看看,数学课本是如何摆放的? 生:
师:看看封面的面积有没有变化?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同一个物体无论怎么放,面积大小都不变 我们对面积的认识又多了一点
2、观察法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课件
师:观察下面三个图形,说一说那个面积大,那个面积小? 生:正方形面积大,三角形第二,五角星最小
师:你们一眼就看出大小,是吗?嗯,面积差别大的用肉眼一下就能看出大小了,我们叫观察法(贴观察法)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使学生感知面。比一比,知道面是有大小的。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概念。学生首次由一维空间发展到二维空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感受,领悟,通过丰富的实例,边摸边说,边说边想,加深理解)
二:优化方法,比较面积,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1. 重叠法
师:看,老师手里是什么?仔细观察一下,你能看出谁的面积大吗? 生:一样大,红色大 绿色大
师:答案不统一了,这种面积相差不大的,不容易看出大小,有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吗? 生:合在一起比
师:怎么合?你来比一下。
(生上台把树叶重叠,比较,展示给同学看。)师:这样就可以看出,谁的面积大? 生:绿色的面积大
师:不容易能看出面积大小的,这位同学想到合起来比,也就是用重叠的方法,一下子就比较出了大小,很有数学头脑。真棒!(板书重叠)2.优化方法
师:这儿还有两个长方形呢,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生:白色大,黄色的大
师:你用哪种方法来比的?指着黑板的两种方法(观察)
师:这两个图形面积相差不大,谁的答案对呢?我们用那种方法验证?(重叠)
师:(重叠)好,谁来重叠下,(生重叠)展示给大家看 能确定谁大吗?
生:不能
师:长边和短边都不能完全重合,重叠也不能比较出大小。怎么办呢? 师:看来要找个新的比较方法了 要是能知道这两个面积有多大就好了。生:量一下
师:大声说下刚才的三个字 生:量一下 师:多有度量意识啊
3、测量意识的初步生成。师:量长度时有长度单位
那量面积就应该用 生:面积单位
师:聪明,大胆猜想一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长什么样? 听听小精灵的提示
4、体验度量。
师:低头看桌面,长方形底下,找一找,找到什么图形? 生1:我找到了圆片 生2:我找到了三角形 生3:我找到了正方形
师:小组内商议下,你们选用那个图形来测量? 生:三角形。。师:选好了吗?还改吗?
生:不改了
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测量这两个面积? 生:量一下,在量一下,在数一数 师:听明白怎么摆了吗? 其他图形呢,方法一样吗?
一会老师会给你足够的图形,你就可以一个个的摆了
来,做起来,量之前,先听一听温馨提示 播放
1分工合作:两个人量一个图形,另两个量另外的图形 2.说一说:你是用哪种图形测量的 3数一数:每个长方形各摆了几个图形 4比一比:谁的面积大,听明白要求了吗?
师:小组长拿出你们组选择的图形,好,开始测量吧
5、汇报交流。
师:测量完了吗?比较出结果了吗? 师:我们来一起交流交流。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
师:多勇敢的小组,掌声鼓励(汇报1)
师:小组汇报时。其他组做起来,要认真看,注意听,有不对的地方提出来,在补充。好吗?看那个小组最会倾听,来,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生:我们选用的是正方形来测量的,白色长方形有10个小正方形大,黄色长方形有12个小正方形大,测量结果是黄色面积大。师:谁和他们选的图形一样。是这个结果吗?
好,你们组汇报的很清晰。
师:我把他们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可以吗?(把这组的结果贴在黑板上。)(汇报2)
师:用圆片测量 小组。上台来给大家交流。生:我们组选的是圆形,……
师:那个组也选了这个图形?结果是谁的面积大?
好,你们交流的很明白,请回。
师:他们的方法也要展示出来(贴测量的结果)(汇报3)
师:用三角形测量的,也给大家展示一下。生汇报
和他们一样用三角形的请举手。结果一样吧?
你们汇报的很完整,请回
同学们,把学具收到桌子的一边,坐起来,看黑板。现在让我们来回顾刚才的测量过程。
6、回顾优化。
师:我们不管是选用三角形,圆,还是正方形来做面积单位,都能通过数个数,比较出黄色长方形的面积大。
同学们,让我们仔细观察并思考:用哪种图形作为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最合适呢?为什么?
小组内先讨论讨论,在说一说,开始。生:正方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正方形能铺满,圆和三角形都有空隙。师:这是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你们和他的看法一样吗? 谁有不同看法?再来说说。
生:用三角形和圆铺都有空隙,正方形能铺满,所以我们选正方形为面积单位
师:这两个同学的解释你们满意吗?
师:掌声送给这个两个会观察,爱动脑子的孩子 小结:用三角形和圆片铺仅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但是他们没有铺满,还有空隙(板书)不能准确量出图形的面积 只有正方形能铺满(板书)师:很会观察
师:选小三角形的小组,你们觉的小三角形好用吗? 生,不好用,很难铺对,师:需要多次尝试,不断调整,才能铺正确,对吗 生:对
师:铺正方形和圆的呢?你们需要不断调整位置吗? 生:不用,一下就能铺好
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比较和观察,既能准确的测量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又用起来很方便的,是谁? 现在我们统一选 哪种图形来作为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呢?(生:正方形)板书: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以后,我们就选用正方形来测量面积,既准确又方便(课件:用正方形做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最合适)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正方形的这种摆法,是以后我们会学到的密铺方法。相信到时候你会体会的更深刻。
(设计意图:本小节的教学是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去比,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发生认知冲突,不断让知识在解决新的问题中得到升华。)
三、巩固应用
同学们,我们对面积有了这么多的认识,就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面积有多大
面积单位选出来了,会不会用它来量面积呢? 师:(1)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师:几个面积单位?
生:有6个
师:它里面有6个面积单位,我们就说,它的面积就是6(2)
师:这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这个不够一个面积单位怎么办? 生:移到那个地方
师:不够一个的,凑成一个面积单位 师:我们就说它的面积是8(3)自己数一数
2、有趣的发现
同学们,你们拼摆过七巧板吗?老师这里有5个小正方形,发挥你的想象,看谁能拼出最有创意的图形,生:摆出
师:让学生在黑板展示
师:先不摆了,做起来,看黑板,老师选了几个同学的作品,我们班的同学多有创意,摆出了这么多图形,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都是5个小正方形
师:都有5个面积单位,我们就说它们的面积 生:面积都是一样的 师: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不一样
师:孩子们你们太厉害了,通过观察,这些图形拼虽然形状不同,但是面
积的大小是一样的。真棒!(设计意图:面积守恒的练习,即让学生巩固对面积的认识,也让面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回顾小结
1、回顾
师:同学们,让我们静下来,仔细想一想,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1:我认识了面积
生2:我学会了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生3:我知道了面积单位
师:这节课同学们非常棒,小脑袋很会思考,知道了什么叫面积,还会比较面积的大小,对吗?最棒的是同学们自己发现了测量面积的工具,是什么图形啊? 生:正方形
2、延伸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用这个小正方形去量一量我们学校的操场的面积吧?
师:用这个小正方形合适吗,到底用多大的好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先不告诉你。回头先自己去量量看多大合适,好吗?数学学习就是这样有魅力,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永远都有这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今天这节课只是面积学习的开始,后面我们还会学很多关于面积的知识。那时,在看看你找到的测量操场的单位是不是和课本上的一样。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空间感还没有建立,是学生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身边事物入手,有层次的,逐步深入来理解面积。在矛盾冲突中找到新的思路,观察和重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已有的经验解决不了新知识时,怎么办?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渗透学生的度量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认识面积》课堂实录 东台市富安镇小学 林小丽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三年级(下册)第58~60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
《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 夏青峰) (2012-05-28 22:47:26) 转载▼ 标签:面积面积的认识物体平面图形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71页“面积的认......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面积》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2、学生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 教学目标认识面积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具体的操作体验中,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能用自选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感受......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2.经历用不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