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导学案(教师用)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4 07:03: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长恨歌导学案(教师用)

学习目标:

1、培养诗歌的品味鉴赏究能力

2、掌握诗歌常用表达技巧

学习重点:1深入理解“叙事、描写、抒情相融合”的诗歌艺术特色

2理解诗歌的抒情特点

3学习诗歌中想象手法的运用

学习方法:诵读、品味 自我分析,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1、给划线字注音

深闺( ) 回眸( ) 粉黛( ) 鼙鼓( )

骊宫( ) 城阙( ) 花钿( ) 萦纡( )

逶迤( ) 踌躇( ) 临邛( ) 钗擘( )

2、解释诗句中划线词语

御宇多年求不得:

六宫粉黛无颜色:

可怜门户生光彩:

宛转蛾眉马前死: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玉容寂寞泪阑干:

临别殷勤重寄词:

3文学常识: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

4、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陈鸿在《长恨歌传》中交代过白居易写这首诗的背景: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

课堂探究

一、阅读思考、探究

1、诵读诗歌,初步理解内容

2、在白居易的诗歌里最为出名的就是《长恨歌》,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杰作古人诗歌中,多有“诗眼”之说,那么,这诗歌的诗眼是什么?

3、诗歌的主题是恨,但诗人为什么要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写起?这样写在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

4 请举例分析,诗歌中都运用了那些典型的抒情手法

5故事的真实情节到“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就结束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杨贵妃独居蓬莱仙岛的故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诗歌表现手法

6 讨论诗歌典型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7讨论诗歌中唐明皇、杨贵妃的形象

课堂练习与巩固

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为结束,有什么作用?

长恨歌导学案教师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长恨歌导学案教师用,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一、课前独学(A级)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一、导入复习《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是白居易......

长恨歌导学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2篇长恨歌导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长恨歌》导学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长恨歌》导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长恨歌导学案(教师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恨歌导学案(教师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