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进入小学课堂
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双休日,鹿红女士准备带孩子到乡下去看爷爷、奶奶,因计划只住一天,就告诉女儿别背书包了,等回来后再做作业。可没想到女儿随口说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只有8岁的女儿一本正经、摇头晃脑的样子,令鹿红忍俊不禁。“谁教你的?”女儿自豪地回答:“从古诗文中学到的。”
1999年末,哈尔滨市闵江小学被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定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第一个试点校。从那时起,这所学校就将《中华古诗文读本》(12册)作为学校教材,纳入学校课程,每天20分钟短课,从未间断。
近日,古诗文诵读工程现场会在此召开,悠扬的古典音乐和琅琅上口的古典诗词诵读声在校园里不绝于耳。校长邱晓滨向来宾介绍:《中华古诗文读本》子、丑、寅3本书,共计85篇,两万多字,全校学生不仅能熟读成诵,而且绝大多数同学能全部背下来。
然而就在一年半以前,还有家长将学校“告”到了区教育局:“一年级的孩子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读懂古诗文?”邱晓滨极力反驳:“现在的孩子对电视广告、影视台词、校园俚语能脱口而出,为什么不能读古典诗文呢?”
即使有家长反对,古诗文诵读工程还是纳入了闵江小学的校本课程,每天20分钟的诵读短课也排在了课表之中。与其他课程一样,古诗文做到了“四有”:有教学任务、有教学要求、有常规检查、有阶段验收,但不同的是,这门课实行“四不原则”:不勉强、不提问、不留作业、不考试。重在读,而不在于“懂”,教师重在指导,而不在于讲。学校甚至还提倡学生“不求甚解”,允许“滥竽充数”。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专家指出,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虽然学生现在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但是这种背诵会在其记忆的底板上刻上深深的烙印,使其终身受益。
一天,校长信箱收到了五年级二班4名同学对科任老师的.意见信,这个班的班主任觉得“得罪”了任课老师,就回去质问学生:“你们为什么不直接找老师谈?”一位同学理直气壮地说:“齐威王曰:‘君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之耳者,受下赏。’老师,我们应当受到奖赏才是,您怎么还指责我们呢?”
一篇又一篇古诗文在学生口中成为轻轻松松的顺口溜,对此学生家长柴为国深有感触地说:“记得读高中时,特别喜爱《论积贮疏》文章之华美,努力背了几次,终未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可这对于今天的孩子却不是一种费神的事,也就是利用每天早课的20分钟!孩子还告诉我,这只是其中的一册,一共12册,300多篇,这是多么诱人的前景啊!”
但是真正的收获是无法用篇数和本数来计算的,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认为,古诗文诵读活动为素质教育找到了切入点,是人文教育的好载体,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文化复兴工程。
据中国青基会副秘书长杨晓禹介绍,至2001年8月底,全国已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000多所学校、140多万青少年参加了诵读活动。按照计划,到2010年实现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级市和80%的县(市)开展这项活动,实现至少500万少年儿童直接参加,影响至少3000万成年人,通过宣传等使1亿以上的中国人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古诗文诵读进入小学课堂,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学古诗文诵读《风》——唐·李峤作者:李峤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注释]1、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2、二月:早春,农历二月。[简析]这首诗让人看到了......
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笼盖......
小学古诗文课堂诵读教学的初探四川省安岳县李家中心小学 陶 甫诵读古诗文是一种意义深远,合乎人性的素质教育。语文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日益全球化的“......
古诗文诵读,传承传统文化杨秀英每当清晨,阵阵清脆悦耳的诗文诵读声传出教室。这就是我们五年级呈现的早读风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