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竹楼记》阅读附答案
借竹楼记
徐渭①
①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而自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如是而已。
②方蝉子起而四顾,指以问曰:如吾子之所为借者,特是邻之竹乎?非欤?曰:然。然则是邻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邻之竹也。他邻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会稽之山,远出于南,而迤于东也。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方蝉子默然良久。龙山子固启之,方蝉子曰:子见是邻之竹,而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非欤?曰:然。
③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而独于是邻之竹。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山而乐,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邻之竹而乐,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
④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请子易吾之题,以广吾之志,何如?方蝉子曰:胡以易为?乃所谓借者,固亦有之也。其心虚以直,其行清以逸,其文章铿然而有节,则子之所借于竹也,而子固不知也!其本错以固,其势昂以耸,其流风潇然而不冗,则竹之所借于子也,而竹固不知也!而何不可之有?龙山子仰而思,俯而释,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焉。
(选自《徐渭集》,有删减)
【注】①徐渭: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有青藤老人等别号。
22.第①段方蝉子往问之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的'表达效果。(3分)
24.第④段龙山子请子易吾之题的原因是什么?(2分)
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龙山子建书楼渐渐兼并了一些邻居的竹林。
B.龙山子执意请求方蝉子说说对借竹的看法。
C.方蝉子认为竹与人是互赏互鉴,互相学习。
D.本文借事说理,通过对话的形式揭示主题。
26.根据文意,概括龙山子最终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的意图。(3分)
参考答案:
22.(1分)龙山子将书楼命名为借竹楼的原因。
23.(3分)用反复及反问的修辞,多次重复亦借及弗借,以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的反问,(1分)强调龙山子对待外物缺少统一的标准,受到自身位置、眼界的束缚。(2分)
24.(2分)认识到自己借竹源于不能忘情外物,(1分)易名以期开阔心胸。(1分)
25.(2分)A
26.(3分)记录下自己的检讨、反省;(1分)表达了对借竹的深刻理解: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必得到、占有,而应体其意,用其神,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品格。(2分)
借竹楼记的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借竹楼记(明)徐渭龙山子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陋室铭》阅读理解(附答案)阅读理解,顾名思义就是阅读和理解,所以,要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首先就得仔细阅读,将文章读明白,只有将文章读明白,才能做好阅读理解,下面......
一、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并背诵第二、三段。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诵读中感受另一种文风——质朴、平易。《滕王阁序》《阿房宫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黄冈竹楼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黄冈竹楼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