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行走,就没有诗圣杜甫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2 09:36: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丁启阵

近代法国哲人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曰“诗穷而后工”。当穷困与运动在一个诗人身上交集时,便成就了一位悲天悯人的伟大诗人--诗圣杜甫。

根据“运动”的情况,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35岁之前是主动的轻松的行走,35岁之后是被动的沉重的行走。35岁之前,他游晋中,游吴越,游梁宋,游齐赵,属于有志青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工程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探寻历史古迹,观赏山水胜景,了解各地风俗,结交天下朋友,心情是愉快的;35岁之后,到奉先、鄜州探视分居家小,到凤翔投奔流亡朝廷,到秦州、同谷、成都、夔州、潭州寻找栖身之所,就是王安石所说的“饿走半九州”,都是迫于生计,迫于时世,心情是悲苦的。

前一阶段的行走,没有留下多少诗歌作品。现存杜甫诗集中能看到的,只有二十余首。当然,并不是杜甫这一阶段就只写过这些作品。根据杜甫《进雕赋表》“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的说法,他三十五岁之前应该写过近千首诗歌。如今只剩这二十余首,其他作品,或者在传播中散失了,或者是杜甫晚年编辑诗集时有意删汰了。数量虽少,但也有几首跟行走有关的佳作,例如《游龙门奉先寺》、《望岳》。这些作品中,青年诗人杜甫在即景抒情方面的天赋初露端倪。这一时期行走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直接写出传世的杰作,而在于开阔心胸,增加见闻,陶冶情操。与此同时,也为后一阶段的写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后一阶段不少怀念故人、追怀往昔岁月的佳作,都取材于这一阶段的行走,例如《忆昔二首》、《壮游》、《遣怀》。

研究文学史,不难发现,家道中落的人家最容易诞生文豪,比如曹雪芹,比如鲁迅。杜甫也是如此。前后两个阶段行走情形穷富顺逆的巨大落差,是杜甫诗歌创作中激情、情感、灵感的不竭源泉。因此可以说,杜甫前一阶段的行走,价值巨大,意义深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江南逢李龟年》等感时伤逝的杰作,则是源于前后两个阶段巨大落差的直接成果。

相比之下,杜甫后一阶段行走的价值、意义则直观得多,甚至可以说是一目了然。请看: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个小官职不久,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探望寄居在那里的妻子儿女,路途所见,使他感慨万端,写出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名作。至德二载(757)八月,因为上书替房琯说情,遭肃宗李亨疏远,被准许回鄜州羌村探视家小,一路见闻,又使他写出了《羌村三首》、《北征》等名作。乾元二年(759)春,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期间,杜甫由华州往洛阳看望妻子儿女,路途所见,使他写出了《赠卫八处士》、《洗兵马》、“三吏”、“三别”等优秀诗篇。后来,每到一处,杜甫都留下了直接源于行走见闻的优秀诗篇。例如,在秦州,有《秦州杂诗二十首》;在同谷,有《同谷七歌》;在成都,有《蜀相》、《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登楼》等;在云安,有《旅夜书怀》;在夔州,有《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登高》等;在荆湘之间,有《登岳阳楼》、《风疾舟中伏枕书怀》等。

上文所列举的诗篇,基本上都是杜甫诗集中最优秀的作品。换言之,杜甫一生最优秀的作品,多数跟行走直接相关。因此,说没有行走就没有诗圣,不是夸张。

当然,写诗,并非只有行走一条途径。王维、陶渊明、李商隐等人的诗歌成就,相对而言,跟行走的关系就不是很大。同时,也不是说只要行走,就能写出伟大的诗篇,成为伟大的诗人。行走只是形式、外因,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立场、情感、价值观念、审美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之类的东西。

诗圣杜甫

诗圣杜甫杜甫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这是一位郁郁不得志的人,徒有远大抱负,却不被权贵赏识,一辈子百折......

诗圣杜甫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诗圣杜甫,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诗圣杜甫

诗圣杜甫(共7篇)由网友“qiaqiami”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诗圣杜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诗圣杜甫 诗圣杜甫杜甫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

杜甫为什么没有出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杜甫为什么没有出家?,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杜甫为什么没有出家?

丁启阵早在青年时代,杜甫便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高远理想。由于出生在“奉儒守官”的家庭中,从小接受的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教育;由于聪明早慧,有诗才,少年时代即受......

下载没有行走,就没有诗圣杜甫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没有行走,就没有诗圣杜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