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
2、 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了解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相关知识】
杜牧:见基础训练14页,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赋的基本特点:见基础训练14页。
【知识梳理】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阿房宫()廊腰缦回()囷囷焉()蜂房水涡()
媵嫱()梳晓鬟()剽掠()鼎铛玉石()
逦迤()锱铢()架梁之椽()庾之粟粒()
横槛()
(二)文章重点梳理
第一段
重点词语解释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盘盘焉,囷囷焉(相当于“然”……的样子)
(3)不霁何虹(雨过天晴)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2)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向北向西)
(3)廊腰缦回(名--状,像人腰)
(4)檐牙高啄(名--状,像鸟嘴)
(5)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6)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龙。)
(7)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
古今异义
(1)直走咸阳古义:跑今义:行
(2)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思,明争暗斗。
(3)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雨雪晴阴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状况
默写翻译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第二段
重点词语解释
(1)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纷乱的样子古代女子环形的髻)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词类活用
1、辇来于秦(名作状语,乘坐辇车)
2、朝歌夜弦(名词作动词,歌唱;奏乐)
3、鼎铛玉石(名词用作动词,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4、金块珠砾(名词用作动词,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古今异义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2、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古义:金玉珠宝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
古义:金玉珠宝今义:精华,也指出类拔萃的人
默写翻译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依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迤逦,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
重点词语解释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量词,一把)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词类活用
楚人一炬(放火)
古今异义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特殊句式
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
默写翻译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第四段
重点词语解释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假使,爱护)
词类活用族秦者秦也(名作动词,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特殊句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判断句
默写翻译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知识梳理】(三)、用课文语句回答问题答案
1.(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2.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怎样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唐朝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作者借古讽今,奉劝今天的统治者能够避免这样的结局。
3.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4.通过阿房宫营建的极尽豪华,宫内生活的荒淫奢靡,对人民残酷压榨的铺陈描绘,揭示秦皇的自取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
【我的补充】
【我的疑问】
【课后自测】答案:
1A2C3D4D5B6C7A8B9A10B
11.(1)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说明)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末两句写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到后来被牧童失火烧毁,他自己只落得个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场。这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
张书
《阿房宫赋》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知识链接】1、知人论......
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阿房宫赋(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阿房宫赋义乌苏溪中学楼艳鹏【教学目标】1、 了解赋的特点,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2、 认识封建统治者......
教学目的一、了解这篇记叙文的特点是: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情文并茂。二、学习运用课文主次勾连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把零碎的材料结构成篇,使文章自然熨贴,紧密严谨。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