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读课本》增加的文言名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学课本中文言文名句”。
★★★★★初中语文《自读课本》增加的文言名句
与七上语文教材同步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释义】指人固有的(羞耻憎恶)之心态。【出 处】《孟子·告子上》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释义】 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也形容一个人有万夫莫当之勇,一个人挡上万个人。【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释义】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先得抓敌人的头。【出处】杜甫《前出塞》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释义】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后来流传演化而为成语“赏奇析疑”和“奇文共赏”。“赏奇析疑”和原诗意思一样,形容欣赏诗文、分析疑难。“奇文共赏”却和原诗的意思不同了,含有奚落和讥讽的语气,凡是故意把不通的、可笑的文字公之于众,让大家一起来贬斥,讥刺为“奇文共赏”。【出处】陶渊明的《移居》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释义】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另人陶醉。【出处】宋朝志南和尚的《七绝》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释义】比喻作者想做的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且不经意的事情,反而很顺利的得到好结果。【出处】《增广贤文》
与七下语文教材同步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释义】这就像蚂蚁想摇动参天大树,太可笑,太不自量了!用以比喻力量微小,却不自量力,妄图动摇强大的事物。【出处】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释义】只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只放松弓弦而不拉紧,却是文王和武王不会做的;有时拉紧弓弦有时放松,这才是文王、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启发:凡事要适度,不要走极端;要注意掌握节奏,适当调节。【出处】《杂记下》 殊途同归,一致而百虑。
【释义】殊途同归,是说从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最后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百虑一致,即使有许多不同的打算与心思,但目的一样。【出处】《周易》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释义】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后世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出处】《韩非子·喻老》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释义】(做)一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栽种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比得上培养人才的。表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这句话选自《管子 权修》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释义】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出处】《论语》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释义】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意思是脑筋的作用就是思维。寓意:要你勤思考,多学习。【出处】孟轲《孟子·告子上》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释义】长衣袖合于舞蹈,本钱多便于做生意。比喻有所凭藉,事业容易成功。也比喻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
与八上语文教材同步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释义】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出处】《论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释义】(孔子)发愤用功,以至于把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出处】《论语·述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释义】这是起兴的手法,用来说明人生一去不返,应该及时行乐的观点,有点消极。【出处】李白的《将进酒》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释义】你们(守旧文人),在历史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出处】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释义】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赏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出处】唐·杜牧《山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释义】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出处】高适《别董大》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释义】指空前绝后。【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释义】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出处】唐朝李商隐《无题》
与八下语文教材同步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释义】百战百胜不是最高明的策略,最高明的是不通过暴力流血手段就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才是最最高明的战略。【出处】孙子《谋略篇》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荫。【释义】愚昧的人对于已经成了的事实还昏昧不明,聪明的人则在事情还没有萌发的时候就已有所察觉了。【出处】《战国策》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释义】这句话中“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是指做事,“立言”是做学问,也就是说,做人最为重要,然后才是做事做学问。【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释义】对贫穷卑贱的知心朋友不能忘,共患难的妻子不可抛弃。【出处】《后汉书》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释义】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这件事情。引申意思为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口才好,他只能做不能说;而有理论知识的人实践能力不一定好,他只能说不能做。【出处】司马迁《孙子吴起列传》 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释义】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出处】《诗经·小雅·北山》 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释义】那美妙的歌声萦绕着房子的大梁,三天三夜都不停止。形容声音悠扬,好听经久不率。【出处】《列子·汤问》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释义】过去的一切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不息地流逝。【出处】《论语》
与九上语文教材同步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释义】万物都出于自然,又入于自然。【出处】《庄子·至乐》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释义】贤人是自己先弄明白了再去让别人明白,现在的人却是自己稀里糊涂便企图让人明白。【出处】《孟子·尽心下》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释义】一生不希望获得极高的官爵,只希望能够有一个结识韩朝宗的机会。【出处】李白《与韩荆州书》。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释义】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出处】杜甫的《赠花卿》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释义】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出处】《山居秋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释义】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出处】王勃《滕王阁序》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出处】于谦《石灰吟》
与九下语文教材同步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释义】楚国虽剩下三户能灭亡秦国,岂有堂堂中华而没有一个英雄人物呢!【出处】陆游《金错刀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释义】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出处】《岳飞满江红》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释义】此语讽刺了官场的黑暗腐败,买官鬻爵,任人唯亲,推举的秀才却没看过书,推举的孝廉不养老父亲。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释义】与其有智慧,不如借助时势;正如在农业生产中与其有农具,不如不误农时。这句主旨是强调抓住时机的重要性。“镃基”是当时的农具,一种大锄头,“乘”和“待”都是依靠、凭借的意思。【出处】《孟子·公孙丑》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释义】不经历一番透骨的寒冷,怎么会有梅花扑鼻的香味呢?比喻不经历一番艰苦奋斗,就不会有辉煌的成就。争:通“怎”,即怎么。【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旌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释义】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凋,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出处】《论语·子罕》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释义】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困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出处】《孟子·媵文公下》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释义】 一个只有十步大小的泥泽,一定会有好草;一个只有十户人家的乡邑,也一定会有忠诚的人。意义:其实人才到处都有,而所谓的人才,不过是遇到了好的机遇而已。【出处】刘向《说苑·谈丛》
苏教版初中自读课本名句(七年级上)1.多行不义,必自毙 2.行百里者半九十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chǎnyú)我者,吾贼也5.不积跬(......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自读课本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自读课本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读课本读后感......
初三自读课本下册知识点1、《海滨的孩子》:短篇小说;作者:萧平;人物:大虎主要写的是二锁要大虎带他去海边挖蛤,结果海水涨潮,差点溺水,多亏大虎懂水性,救上了二锁,二锁心里对大虎油......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现代文名句1.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王家新《在山的那边》 2.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