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日本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定稿)_日本与美国管理模式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12: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美国和日本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日本与美国管理模式”。

美国和日本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摘 要:美国和日本是东西方世界的代表,由于文化不同,也代表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两个极端。通过日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可以更好掌握日美人力资源管理特点,提高在日美企业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美国;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285-01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开始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修改,但直到现在,历史上形成的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仍然没有多少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对配置社会上的劳动资源,起着极为关键的中介作用。美国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依赖性很强,对雇主来说无论需要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到市场上刊登广告,通过规范的市场招聘、筛选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或者通过猎头公司把自己需要的人才从竞争对手那里挖过来;对企业不需要的人,则几乎是毫不留情地予以解雇,由市场去安排就业。所以企业中雇主和雇员之间就是一种直截了当,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雇主付给合理的报酬,员工对企业很少有忠诚感。

2.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和专业化。美国文化的理性主义特征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表现为强调管理的制度化和专业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管理体制上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对常规问题的处理程序和政策都有明文规定。美国企业的职业分工细腻,例如美国一家汽车制造厂中蓝领工人的工种有电工、机械工、清洁工、托运代收等总计达数百种,并且每一工种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技术技能要求,工作岗位职责等都有明确规定。明确和详细的职业分工对企业招聘的新员工,客观地评定员工的工作成绩,有依据地制定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有目标地发放奖金,合理地从事职务提升,评级提级等打下了基础。而且在这种制度化的管理下,企业内部实行垂直领导,等级关系明确,上级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下级对上级的批示必须无条件执行。

3.人才晋升的快车道和物质激励。美国的企业在人员使用上,以人的能力为中心,不论资排辈,强调个人的价值。人才晋升的依据主要是工作绩效考核而不是工作年限。美国公司的奖金种类繁多,有利润分成、收益分成、高层经理短期奖金、高层经理长期奖金,如股票期权、账目价值计划、股票增值计划、工作完成奖励等。同时也有员工持股计划、表现奖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4.劳资关系的对抗性。企业和员工具有不同的利益,企业谋求最大的利润,而员工追求高额的工资和就业的稳定性。由于劳动内容的简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企业为了增加利润总是想办法压低工资,员工在利益上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弱。市场不景气时,企业往往通过解雇员工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消除剩余生产能力,员工对管理者怀有敌对情绪,他们组织工会进行劳资谈判,迫使企业对他们让步,以提高工资并且提供就业保障。

二、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时期形成的。日本模式更多地强调企业组织的文化,体现了人文关怀,日本企业走的是管理技术加企业组织文化型的模式。

1.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与合作性劳资关系。终身雇佣制是指员工被企业录用后,在不严重违法或不严重违反公司制度、没有重大责任事故和不主动辞职的情况下,一般都能够在公司或关联公司工作下去,一直干到退休。年功序列制是指依据职工的年龄、工龄、经历和学历来确定工资和晋升的一种制度。这两个制度使日本员工对公司十分忠诚,员工在企业终身就职,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相连,企业吸收员工参加管理,员工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及时了解和对企业的依赖,使员工更愿意也更容易和企业合作,从而形成了日本企业中合作性的劳资关系。

2.温情主义的管理方式。日本企业管理的基本是人际关系,重视富有弹性的制度安排,组织结构上具有含蓄的职务主义,侧重于靠人对企业进行控制。企业更侧重于通过树立信仰,灌输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使其自觉地与企业的目标和要求保持一致。

3.人力资源配置使用上的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日本企业具有排他性和保守性,人力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内部调节来实现。普遍实行“有限入口、内部提拔”的用人制度,员工的升迁和调配具有按部就班、内部提拔的特点。“有限入口”是指员工要从基层进入企业,然后按部就班提拔的过程中熟悉情况和上下左右建立工作和个人关系,为以后从事管理工作创造条件。这种方式有利于鼓励员工学习和掌握企业所需的特殊知识和技能,树立长期工作观念,提高人才选拔的准确性。弊端是不能吸引外部人才,企业可选择的人才有限,不利于企业人才的合理配置。

4.注重精神激励的工资福利政策。日本企业的工资制度重视公平和合理,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不把奖励个人放在首位,企业的福利政策也与此相对照。因此,企业更多地内部激励,如他们不遗余力地为员工创造一个友好、和谐和愉快的工作环境,积极地吸收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使员工有充分的安定感、满足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全面合作的劳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艳.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启示[J]学术论坛,2003(04).

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内容提要】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东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两个典型代表,各有其显著的特点和适用的环境。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

美国和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目录前言 .............................................................................................................................................................

中美两国物业管理比较分析

中美两国物业管理比较分析发布日期:2013-07-17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成为美国新移民,来到大洋彼岸购房居住;也有人来美国购买了自己的度假屋,每年与家人过来享受假期;更有人将目前的......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目前,在日本社会居于主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时期里形成的。对于日本企业来讲,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样本)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无疑是一种战略资源,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在知识社会,战略性资源则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构成人力资源或人力资......

下载美国和日本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和日本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