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导论_现代教育技术导论重点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9:58: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现代教育技术导论重点”。

一、教育史上的四次革命:1、2、3、4、公元2世纪,专门的学校和专职教师出现,教育的责任从家族转变为教师,引起了教育方式的重大变革,家庭教育开始让位于学校教育。(语言,学校和教师)

由人类文字体系的出现引起文字出现后,教学除了口耳相传外,还有了书写的训练,教育活动效率大大提高,教育方式又引起了一次重大变革。(文字)

由于印刷术的出现,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成熟,使书籍可以大量印刷,教育有了教科书,并被大量应用,知识不再被少数人垄断,教育方式又引起了一次重大变革。(印刷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引用,使教育方式再次发生重大变革,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电化教育。这次教育革命,其普及速度之快、反应之强烈、影响之深远,都是前三次无法比拟的。

二、技术如何影响教育:

1、技术的使用能够有力地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科学发展的水平。尤其是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后,它们采取了科学的形态,形成了教育科学这一庞大的科学领域。具体地说,科学发展水平会影响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对数育工其的使用,也会影响他们对教育规律和教有过程中的教育机制的认识。

2、技术的使用能够影响教育对象。一方面,科学的发展目益揭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更符合这种规律,并使学习者扩展自己的受教育能力。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能够使教育对象的视野和实践经验得以扩大。

3、技术还会渗透到教育的所有环节之中,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技术迅速发展迫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课程体系不断变化。学校类型与规模的扩展、教育设施的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技术的作用。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技术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在总体上是同步的。有什么样的技术发展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水平。技术一旦有了某种进,教育迟早会发生相应的变革。

三、AECT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四、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1、2、3、4、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扩展教师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开展多形式的教师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 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

五、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1、2、3、以教师为中心的媒体传播教学实践领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实践领域。

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实践领域。

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2、3、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或随心所欲。

4、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

七、“经验之塔”理论:

1946出版的《视听教学法》提出经验之塔理论。戴尔根据各种经验的抽象程度,将经验分为三大类:

① 做的经验。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设计的经验、参与活动的经验。

② 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影电视、静态画面、广播。③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是最具体的,越往上层经验越抽象,但不是说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也不是说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

八、媒体的概念:媒体既媒介,指载有信息的物体,是链接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称为教学媒体。是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九、麦克卢汉的媒体观(论述题):

加拿大传播学家,代表作《媒体就是信息》 ①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而计算机则是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麦克卢汉的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这种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但它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③ 媒体就是信息

“媒体就是信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信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麦克卢汉强调了媒介本身的作用,过分强调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而忽视了信息内容的作用。④ 媒体有冷热之分

冷媒介需要受传者具有很大程度想象力的参与,如电视。热媒介只须用一种感官,而无需多大想象力的参与,就能完成接受信息的活动,如报纸、书籍、广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照片与漫画:照片不需要人的太多的想象力,一看就懂,属于热媒介;漫画需要人很多想象力的参与,属于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麦克卢汉认为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是热媒介,而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属于冷媒介。这两个概念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煤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⑤ 提出了地球村

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出现以后,人类的时空距离相对缩短,电视、卫星等技术的应用使信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传遍全球各地,地球就变成了一个村庄。因特网的普遍应用验证了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

十、教学媒体的分类: 1.2.3.4.视觉媒体:投影仪幻灯机照相机视屏展示台等 视听觉媒体:电影、电视机、摄像机等

听觉媒体:录音机、CD机、广播、MP3播放器等

交互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电子白板

十一、现代教学媒体设计与选择的基本原理: ① 最大价值律 ② 共同经验原理 ③ 抽象层次原理

④ 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原则

十二、多媒体技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处理、存储及表示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链接,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十三、图像文件格式: ①BMP格式②GIF格式

③JPEC/JPG格式④PNG格式 ⑤TIFF格式⑥PSD格式 ⑦EPS/AL格式 视频文件格式: ①AVI格式 ②MOV格式

③MPEG/MPG/DAT格式 ④RM/RMVB格式 ⑤ASF格式 ⑥WMV格式 ⑦3GP格式 ⑧FLV格式

十四、教学设计的内涵:

①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

②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的系统。③教学设计研究方法强调运用系统方法。④教学设计必须以学习者特征为出发点。⑤教学设计要以教与学的理论为依据。⑥教学设计重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十五、教学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①教学设计是一门桥梁性学科,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②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③有利于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与能力,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④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十六、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十七、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是指教有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它既是师生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的教学活动,也是基于信息技术在师生间开展的教学活动。信息化教学与一般的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其显著特色体现在“信息化”上,即重视教育媒体、信息技术等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从技术角度来认识、研究教学活动。

具体表现在:①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信息化;②教学过程的信息化;③数学过程、学习过程的信息化;④评价过程信息化。

十八、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征: 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②以学生为本

③学习环境创设和学习资源的利用 ④学习内容强调综合性、生活性 ⑤教学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

十九、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强调以“学”为中心

②强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工具支持“学” ③注重“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 ④强调“协作学习”

⑤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二十、三维目标: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

十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内涵与作用:

内涵: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与超文本结构展现教学内容,并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记录、存储和运行的一种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就是通过计算机将教师要传授的知识生动、形象、智能地表现出来,使学习者轻松有效地接受知识。作用:

①清晰的呈现教学内容

②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③提高学习效率,突出重点、难点

④丰富了教学资源,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⑤提供多种学习路径,适合个别化学习 二

十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

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二十三、有效整合的基本原则:

①有效的技术整合要由有价值的学习共同体支持

②有效的技术整合要联系学生真正的生活和社会文化背景 ③有效的技术整合应该发生在支持性和挑战性的环境中 ④有效的技术整合需要采取多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估方法 ⑤有效的技术整合需要教师提高学习策略指导 二

十四、“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含义:

所谓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也称“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或“专题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在学科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将研究性学习方式与学科的教学过程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

二十五、教师需要具备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1、教师能够正确的传递信息

2、教师能够规范合理的使用信息

3、教师要能够分析和辨别信息 二

十六、网络环境下信息行为的自律:

1、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2、遵守网络协议,履行网络职责

3、加强道德修养,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

第一章1.教育技术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理论与实践。2.教育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1)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 (2)学习过程和学......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试题3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单选题(60) 每题1 分 共60 分(1) 以下不属于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常用工具的是( )。A:测验题 C:调查表B:填空题 D:观察表(2) ( )是指在计算机局域网的基础......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试题库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试题库 单选题(1) ( C)主要是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界面包括教师的授课视频、讲稿内容配合文字、图片或PPT。A: 协作探究型网络课程 B:自主学习型......

现代教育技术

假如我是老师,我将如何“生存”?假如我是老师我会在我自己的专业技能上突出,在多方面去学习发展。因为现在社会是要“一专多能”的人才!老师这个行业也不例外。还有在教学方面要......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的原则、特点和方法: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原则:(1)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各种教学因素......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导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导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