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_怀念母亲用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7:59: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怀念母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怀念母亲用”。

怀念母亲诞辰一百周年

母亲王业善一九一八年农历十月初一,出生于广西桂北山区灌阳县小江头村。二零一八年是母亲生辰一百岁,这些日子里,母亲的身影不断的出现我的脑海中,想起母亲离开我们十九年了,不觉思绪万千。母亲那艰苦曲折的一生又涌上了我的心头。母亲出生于一个中等富裕的农家。外公是一名中药医师,他在帮别人治病的途中,不幸去世,当时母亲出生不到两个月,是外婆守节把她抚养成人,外婆膝下只有一对儿女,舅舅王业诚和我母亲俩兄妹,外婆对俩个儿女非常疼爱,年轻时的母亲吃穿无忧。她曾在村小学、县女中读书,十几岁的母亲长成亭亭玉立、气质高雅的美丽少女,颇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气质和风度。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命运与父亲的命运连在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他们苦难与共,风雨同舟,携手走过了三十八年的风风雨雨,她一生养育了七个儿女。儿女多,母亲苦,她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成人,把一个困难的家庭调理得井井有条。令人刮目相看,以一个贤妻良母的姿态展示在人们面前。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小妹生病,医师讲要睡三年石膏床,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妹伤口外头结疤里头灌脓,真是“雪上加霜”,当时家里已是十口之家的大家庭了,仅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计,哪里有钱去治病,后来,隔壁来了一个草药医师,我父亲不相信草药,经同志们再三相劝,妈妈带着小妹去看病,吃了三副草药,还贴了膏药,小妹的病一天比一天好转,终于能走路了。

七十年代初,我们在文市月岭村插队时,大队接到电话,说德民弟得了脑膜炎,正在县城医院治疗,妈妈听了放声大哭,邻居的满爹、满奶和婶婶们都来了,给她安慰,给她信心,给她克服困难的勇气,那一夜,妈妈一夜未眠,我一直陪着她,当儿子的生病,做妈妈的又着急,又担心,又害怕,家里又没钱,这又怎么办呢?第二天早晨我送妈妈去文市车站搭车,她肩负了照顾病人的重担,在医师的精心治疗下,在妈妈的细心照料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弟弟重新恢复了健康。

儿女生病也让母亲吃尽了苦头,操够了心。母亲是家里的管家人顶梁柱,家里一切都靠她,她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劳节俭,精打细算,尽心尽力,操持着一个贫穷如洗的家庭。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有做不完的家务,干不完的活,每天总是起五更睡半夜,操劳不息,一日三餐从煮饭煮菜,洗碗刷锅,养猪种菜,为挣点钱给儿女们上学,母亲曾帮别人洗过衣服,在布鞋厂里做过布鞋,车衣社钉过扣眼,蜜枣厂刮过蜜枣,加工厂剥过瓜子,在50、60年代没有电灯,母亲在小小的煤油灯下,飞针走线缝缝补补。我们几姊妹的穿着方面,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以此类推,坚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的方面,粗茶淡饭度日月,莫嫌饭菜差,只要不饿肚皮。每半年养头大猪卖给食品公司,售猪的钱给儿女们交学费,为了不让一个儿女辍学,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坚持养猪,让七个儿女上学。

我家是灌阳县城多子女的大家庭,母亲在家干活连大门都不出,买东西叫小孩买,为了培养好儿女的身体健康,母亲在做菜方面花了很多功夫,今天这菜明天那样菜,邮电局给了我家一块菜地,自己吃的菜自己种,白菜、萝卜、豆角、西红柿、辣椒等一园的菜可爱得很,母亲有个好手艺,能包饺子,包粽子,每逢过年过节做扣肉、粉蒸肉、苦瓜圆子、葱肉鸡、醋血鸭、酸甜鱼、酸甜排骨、酸甜牛肉,还有腊肉,香肠等美味的菜肴,节日到来时,她是一名巧妇,立夏节做汤圆,端午节包粽子,进门闻到粽子的飘香,过年做年糕。在穿着方面,母亲为我们做布鞋,美观大方,方便好穿。她补的衣服很讲究的,千针细线颜色合适,有时别人看不出是补的,儿女穿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母亲是个能干人,粗粗细细门门会,里里外外一脚踢,生儿育女半辈子,油盐柴米由她备,一天围着孩子转,母亲为儿女累白头。

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虽然我们每人有20多斤粮食供应,但是我家里人都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足。油水不够,母亲在饥荒面前沉着冷静,带我们到代家堂开荒种地,粮食不够菜补充,摘栗酱籽,做野菜粑,大山挖葛根,由于措施得力我们家在艰难中闯过了难关。

解放前家乡邮政事业很落后,一个邮政局的规模及其业务大抵跟现在邮电所差不多,连局址都无定所,父亲主动将临街的老屋,无偿的给邮政局办公用,家属也住在那里,贤惠的母亲平易近人,别人有困难主动帮忙,跟局里的同志关系搞得很好,由于母亲善良勤快,对人和蔼可亲,大家都叫她唐娘娘。

父母教育子女是有方的,温和内敛,其子女个个都为人称道,母亲深知,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儿女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家庭制定的家规,如果能很好的执行,就能很好的引导教育,激励鞭策子女,长大定能成为有用之材。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他们严父慈母的形象出现在儿女的面前。在父母眼中容不得子女有犯错之事,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了解,优点缺点性格特长她都了解,心中有数,在教育子女上从不娇惯,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孩子们都很听话,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们遵循父母的教导,各人都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勤恳工作,积极向上,大多数兄弟姐妹都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批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桂林地区“三八”红旗手,特级教师,自治区先进生产者,这都和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前进的方向分不开的。

一九七零年四月初六日,我和小妹跟随母亲下放到文市镇越岭村第九生产队落户,我那天上午还在上班,下午就叫我离开单位,负责下放的是城关镇刘祖跃,他对我说你家里没有劳动力,你算一个劳动力吧!当时我父亲的问题没有平反,使得我们一家人分作几伙。母亲已经是五十几岁的妇道人家,妹妹只有十四岁,正值上学的孩子,姐姐在八道水林场工作,哥哥在观音邮电所,德民弟和新媛妹在新街邓家大队插队,在灌阳县没有家了,没有落脚之地。对于我来说,一个20出头的姑娘,上有80多岁的奶奶,下有快到花甲的母亲,还有年幼的妹妹,我一个从未种过田的半劳动力,怎能挑得起这个重担呢?起初去,从县城下去无一点粮,无一点菜,无一点接济,真的是白手起家,一个快到花甲的妇道人家,该怎么面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别看她瘦弱身体,她的血液里流着特别顽强的基因,从不向千难万苦低头,坚韧顽强、突破难关。

我们去时正是四月间,春耕生产农忙季节,耕田造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从早到晚我和妹妹都跟着队里人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万事开头难,春天经常下雨,柴也砍不回,菜也没有种下,队里分给我们的谷子很少,经常是蚕豆红薯难以下咽的杂粮充饥,大队分给我们的住房虽然是大屋,但是在一个山脚下,山上的树叶飘落在瓦曹里,屋里大雨大漏小雨小漏,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春天雨水多的季节,这样的苦楚使人难以忘怀。在下放的岁月里,艰苦的生活如一炉熊熊的烈火锻炼着我们,安逸的生活如一池发臭的死水。我们要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奴隶。在母亲的指引下,房子漏自己捡瓦,母亲首先教我捡瓦,借来一个长长的梯子,用扫把将树叶扫掉,高空作业必须小心,然后仔细观看好的瓦做瓦曹,有沙眼瓦做盖瓦,瓦一片一片的要插紧,害怕大风吹掉。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菜吃,先撒小白菜半月就能吃,白手起家,这么大的担子一个挑着,再苦再累一个扛着,从不向困难低头,想办法出主意,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迈过了崎岖的风雨路程。

让人难忘十年的*岁月,更显母亲的坚强不屈,忍辱负重,贤妻良母的情怀。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黑帮”戴高帽子、批斗、关押、游街抄家,关进牛棚,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受尽皮肉之苦,折磨的都是伤痕。体无完肤,一些无中生有编出来的罪名,要父亲承认,说是编出来的,就会遭到更严厉的皮肉之苦,什么“历史反革命”、“国民党党员”、“托派”等,要父亲承认,这还不够,造反派动不动将母亲这个家庭妇女也押到批斗会,陪父亲批斗,逼的母亲承认,他们栽赃给父亲的罪名,如果母亲不依,也与父亲一样受皮肉之苦,让人悲痛欲绝。

父亲被审查之日,就停发了工资,每月只有12元生活费,一家十口无米下锅,给别人打工无人敢收,亲戚朋友无敢接济,怕别人说立场不稳,兄弟姐妹逼得无路可走,难道一家人活活的饿死吗?只有母亲在这种情况下点亮了希望的灯,叫儿女们进山砍柴卖,买回自己的口粮,但依然吃了上餐无下餐,家里几乎到了没人救济的边缘。父亲受难母亲流血,她为父亲处境担忧,成天以泪洗面,母亲心里明白,她作为一家之主,在艰难之际只能想办法挣点钱,才能生活下去。于是就让姊妹们不怕风霜雪雨,砍柴、剥毛栗、摘茶叶、扯笋子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母亲年纪大上不山在家里带着妹妹没日没夜的帮车衣社钉扣眼,每月也能挣20多元,这是我家的救命钱,我家就这样生存下去,度过了难关。

母亲以一个贤惠善良无私的贤妻良母展示在人们面前,上对婆婆她通情达理,体贴入微,虽然长时间未在一起,每月奶奶生活费是母亲付的,奶奶有病痛是母亲照料,直到奶奶过世,母亲和我去送终,处理丧事。她对丈夫关爱体贴,平时俩人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二老这种浓浓的深情,使我们家和万事兴,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和称道。

下对儿女,他是一个慈祥的好母亲,为了把我们抚养成人她日夜的操劳,废寝忘食拉扯我们长大,她满头的白发是儿女的债!危难之际有母亲的呵护,痛楚之时有母亲疗伤,委屈的泪有母亲擦干,希望的灯有母亲点亮!我们取得进步她为我们高兴,我们受到了委屈她为我们难过,世上除了母亲还有哪个能做的无私无怨,有着多么优良的品质,母亲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在儿女心中是崇高伟大的!

回顾母亲的一生,母亲生在旧社会,从小没有父亲,没有父亲的抚养,没有父亲的关爱,是外婆给她养大成人。母亲与我父亲结婚后,跟着父亲走南闯北,一直陪伴在父亲的身边,那时无节制生育,几乎每两年要添个弟妹。一九五一年母亲已是5个孩子的母亲,再加上父亲客观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母亲对他照顾有加,更是他不管家务事,每天除了上班,从不到外面去,走走看看从不结交朋友,不知市场上米价格怎样。菜多少钱一斤,他全然不知,每月发了工资,他一分不少的交给母亲,由她支配家里这种情况母亲怎么也摆不脱家里牵挂。解放初期,新中国刚刚建立,需要大批人员在刚建立新单位,由于母亲有文化,一定能找份好工作。但是受家庭孩子多拖累,使母亲错过了机会,仍做她的家庭主妇,但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埋怨父亲,她平时自我安慰说:“我把家里管好,把丈夫照顾好,孩子教育好,将来他们长大成人,个个有出息,到时我也心满意足了。”

母亲出生一九一八年,在那动荡的年代里,她虽然出生书香门第,却饱尝国家民族家庭的辛酸和艰苦,亲历了文化大革命,政治和自然灾害等带来的磨难,跌宕起伏,人生经历曲曲折折、坎坎坷坷。

七十年代末,父亲的问题平反,恢复了工作,全家人过上了稳定的生活,母亲看到了她的儿女成家立业。也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安慰。一九九九年春节,正是三十晚上,十一点多钟母亲走了,慈母离去心痛悲伤,不管大家怎么千呼万唤的哀求,我八十一岁的母亲还是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我望着她多皱的脸上,那慈祥的容颜有些心愧,眼里立时湿润起来,从此这个世界您的儿女也成了没妈的孩子了,说到这里,您别不放心,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我们兄弟姐妹一定要更加团结,相互关爱,确保家族的安定和谐。

今年是母亲诞辰一百周年,母亲离开我们已19年了,生我养我哺育我成长的母亲,我一直怀念在心,特写这篇文章纪念她,母亲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又是坎坷的一生,她一生受尽了苦和累,她勤劳善良、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孝敬老人,她老人家带给我们的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一份深深的大爱,更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值得我们学习,她的精神永远指导着子孙后代人生道路,我们敬仰她,怀念她!

亲爱的母亲,您的子女和后代都过上了幸福生活,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干,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母亲您在天堂看见这一切都会满意的微笑,好人一生平安!您的后代都有出息,亲爱的母亲,愿您在天堂安息!

唐德媛 草于北京 2018年 清明节

《怀念母亲》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赖朝贵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文中写了一个重病缠身的母亲,为了儿子能坚强地生活下去,隐瞒了自己“到了那种田地”的肝癌,无微不至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最......

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执教完《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我布置学生回家写读后感,从孩子们的文章中我很有感触,于是提笔谢谢自己的反思。《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

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

怀念母亲

清明节前接连两晚我都梦见父亲和母亲,一定是母亲又想我了,今年清明节正雨纷纷,利用假期带着儿子陪着家人风雨无阻,跋涉千山万水回老家祭奠父母,心情异常激动,想起那句“清明时节......

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怀念母亲。二、......

下载怀念母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怀念母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怀念母亲用 母亲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