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饮食文化差异俄语小论文_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7:58: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俄语小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中俄文化的饮食差异

摘 要: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俄罗斯作为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俄罗斯在亚洲的领土非常辽阔,但由于其绝大部分居民居住在欧洲部分,因而其饮食文化更多地接受了欧洲大陆的影响,呈现出欧洲大陆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饮食文化。那么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来说在饮食方面究竟有什么差异呢? 关键词:俄罗斯人;结构;历史;特点

俄罗斯分冷盘和三道菜,俄菜的丰富多样特别体现在凉菜上,酸黄瓜之类的腌渍菜、咸鱼、色拉、香肠、奶酪、鱼冻……一次家宴或迎接客人的到来往往要摆上近十个品种的凉菜。第一道菜是汤类。通常有清汤、菜汤和红菜汤、米面汤、鱼汤、蘑菇汤、奶汤、冷汤、水果汤及肉汤、白菜汤等。第二道菜中最普通的还是炖牛肉,或是与土豆或其他配菜一块炒的牛肉,有时吃土豆泥、色拉、红肠、鱼块。第二道菜的面粉食品有用硬面做的煮制食品,例如:面条、通心粉、细面条、水饺等。最后一道菜是甜食,它一般在吃饭结束时上。正宗的俄罗斯甜食有:自制的大蛋糕、各种羹类、糖汁水果、冰淇淋和甜馅饼。在俄罗斯最普及的甜食是羹类。因此,在许多俄罗斯民间故事中都有一句“乳汁的河在果羹两岸中流着”以此来形容自由又富裕的生活。除此之外,面包、牛奶、奶酪和香肠、圆白菜、葱头、胡萝卜、甜菜以及黑面包、鱼子酱也都是俄罗斯人特别喜爱的食物。

而中国主、副食界线分明。以热食、熟食为主,这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一直就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在俄餐中,馅饼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每逢重要节日、新年、洗礼、生日、命名日、婚礼以及葬礼,馅饼都是必不可少的。俄式馅饼属于酵母发酵类馅饼,并依据使用原料的不同,将馅饼分为黄米类、荞麦米类和面类馅饼。俄式馅饼的形状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圆形馅饼外还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比萨式露馅形、半露馅形、封闭形等等。馅饼的命名也很有趣,如:以人名命名的“古里耶夫斯基饼”,以用途命名的“婚礼馅饼”,还有以馅心命名的“卷心菜大馅饼”、“果酱大馅饼”、“奶渣饼”……多数薄煎饼在食用时配以蜂蜜、草莓甜酱等,还有的馅饼可配西红柿、黄瓜一起食用。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风俗不同,所以每一个节日的食品也是有差异的。

俄罗斯人喝酒较为讲究酒杯,普通老百姓家里也都备有饮用啤酒、葡萄酒、白兰地、伏特加酒的各式专用酒杯。俄罗斯人喝酒从不耍滑,一般不劝酒,有多少就喝多少,直到喝醉。俄罗斯人喝酒不太注重地点,只要想喝,在哪儿都可以。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也很有意思,第一杯为相聚,第二杯祝愿健康,第三杯为爱,对祖国的爱、对家庭的爱、对妻子的爱,总而言之,为所有的爱。接下来是祝愿和平、祝愿友谊等等。如果是在朋友家里做客,最后一杯酒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

与俄罗斯人相比,中国人恰恰相反。在中国只有在特别正式的场合下才注重酒杯的使用。而中国人以“劝酒”作为一种对待客人的礼貌行为,中国人喝酒也是很注重地点的,通常喝酒只是在节日或是宴会时才喝。

俄罗斯人进餐时,采取分餐制,使用刀叉。刀叉的摆放位置是:叉子在盘碟的左边,刀和羹匙在右边,酒杯在盘碟的前面。用餐者应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吃完一道菜后,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上,把儿朝右,服务员会把它们收走。如果下一道菜还要使用刀叉,盘子左右没有备用的刀叉,就要把刀叉放在桌子上。此外饮食用具还有各种杯、盘、盅、碟,其餐具的种类,很是单一。

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别用竹筷进食,运用自如,经济方便,被欧美人士赞为是艺术的创造。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木制品等等。

在俄罗斯煮制格瓦斯非常普及,跟烤制面包一样。大多数的格瓦斯用黑麦、小麦和大麦的芽酿造。为了使它们发酵生芽,需要把麦粒浸泡,发芽、烘干、捣碎。用粮食酿造的格瓦斯品味和香味各有不同,有清凉提神的特点,还可以久放。

伏特加的直接词义是“Пресная

вода”,俄罗斯人以好酒出名,把儿童妇女也算在内,这里人均每天消费100克。伏特加于1428年由意大利的热那亚传入的,但当时执政的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禁止饮用伏特加以保护本国的传统名酒--蜜酒生产者的利益。伊凡雷帝首次在莫斯科开设“皇家酒苑”,但不久之后,他下令除自己的禁卫军外都不准饮用伏特加。直到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后,伏特加才在民间传开。彼得大帝还把伏特加视为国库的主要的财源。

伏特加一般是40度,与白兰地和威士忌一起,同为世界三大烈酒。不过,同威士忌在饭前加冰块苏打水的浅尝辄止式和白兰地在餐后细品慢吸相比,俄罗斯人喝伏特加要豪放得多,即使是满满一大杯也要“一口闷”。伏特加在冰镇后口味更佳,就着咸鲜鱼或黑鱼子酱喝当然好,但贪杯者无需任何下酒菜,喝一杯酒闻一下黑面包足矣。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俄罗斯的茶就是从中国传入的。从1638 年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到 19 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盛行,茶仪茶礼、茶会、茶俗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俄国有“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无茶炊便不算饮茶)。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俄罗斯人喝茶经常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从功能上看,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可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而独自饮茶则可以给自己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进行一种“我”与“我”的交流。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中国人喜喝绿茶,俄罗斯人则酷爱红茶。有趣的是红茶在俄语是“чёрный чай”,直译为“黑茶”。称之为“黑茶”,似乎更合乎逻辑:一来红茶在没泡入水中时呈黑色,二来俄罗斯人喜喝酽茶,浓浓的酽红茶也呈黑色。俄罗斯人喜喝甜茶,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里,用勺搅拌后喝;二是将糖咬下一小块含在嘴里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搁到茶水里,也不含在嘴里,而是看着或想着糖喝茶。第一种方式最为普遍,第二种方式多为老年人和农民接受,第三种方式其实常常是指在没有糖的情形下,喝茶人意念当中想着糖,一边品着茶,似乎也能品出茶里的甜味,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感觉。

俄罗斯人与欧美居民一样,喜欢喝汤,大都长时间熬炖,不讲究鲜,讲究香,喜欢吃凉菜,愿吃糖、面包、酸奶,以奶油、肉类等高脂、高热量荤食为主体的饮食内容,但是,他们同时饮用大量牛奶及其制品,并且每天均要喝茶,这对降低血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硬化是十分有利的。中国尽管以素为主,但脑血管、高血脂者比例甚高。可能与少吃奶类制品、喝茶也不普遍有关。俄式饮食,菜肴还是比较丰富,而且制作简便,用在吃饭上的时间不长,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日,我们也可以借鉴俄式的这种饮食方式。

中国饮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把菜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记载、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龙凤呈祥”、“鸿门宴”、“龙虎斗”……而对于俄罗斯人来说,饮食大约只是一种必需的生理活动,却忽略了对于其中美的追求。中俄历史文化、环境和民族特性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而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是相对的,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地互补与兼容,研究中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两国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使两国人民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友谊。

参考文献

[1] 赵群红.世界饮食文化.时事出版社,2006年

[2] 钱瑞娟.国外的饮食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3] 金良浚.俄罗斯.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王英佳.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5] 里亚布采夫著,张冰,王加兴译.千年俄罗斯.三联书店,2007年 [6] 张宇光.中国饮食文化溯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7] 任佳.外国人是怎样饮食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8] 徐友萍.风情俄罗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年 [9] 吴国华.俄语与俄罗斯文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年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浅谈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摘要: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突出地反映着各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其风格之各异、烹法之多样以及吃的方式真可谓是......

中俄文化差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课程论文英美文化课程论文系别:教育二系 专业年级:初教六班 姓名:李倩 学号:13310604 指导教师:李智强 职称:讲师2015年 6 月 13 日目录中文摘要„„„„„„„„„„„„„„„„......

浅谈中俄文化差异

浅谈中国跟俄国的文化差异首先我简介下关于电影《Burnt by the Sun》的一些简单剧情。影片的时代背景落在30年代斯大林统治下的前苏联。科托夫(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Nikita Mi......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中俄饮食文化差异俄语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俄饮食文化差异俄语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