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诗经_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7:48: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诗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称作《诗经》。书成于春秋时代,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根据音乐的不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各诸侯国地方色彩的乐歌,共十五部分,又称为十五国风。雅是朝廷正声,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两部分。《大雅》中多朝会燕享之作,而《小雅》则多个人抒情。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特别是“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响,是形成中国诗歌特色的要素之一。《诗经》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氓》(9页):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

题材:弃妇。

一、全文解析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包含着深情厚谊和脉脉含情)。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暗含的意思,已经答应了氓的求婚)。

蚩蚩:装出忠厚老实的样子。

布:①布匹 ②古代的货币 这里应该理解为布匹。

贸:交换。

匪:通“非”,不是。

谋:商量,这里指商量婚事。

将:希望。

译文:那个人老实忠厚,拿着布匹来换蚕丝。其实并不是真的来换蚕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呀。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吧。(订婚)

乘彼垝垣(表现女主人公是非常的天真、非常的活泼),以望复关(体现她焦急的心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体现她的天真活泼)。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我车来,以我贿迁。

乘:登上。

垝垣:倒塌的矮墙。

复关:指车子,就是氓迎娶女主人公的车子。

体:卦象。

咎言:不吉利的话。

译文:登上那倒塌的墙垣,遥望那复关。没有看见复关,我的眼泪簌簌不断地掉下来。看见了复关,我就有说有笑。你通过占卜、占卦,没有不吉利的言辞。你用车来接我,驾着你的车子来把我的财物迁走。(结婚)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主人公在出嫁时的体态轻盈、年轻美丽的样子)。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实际上是在告诫世上的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之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沃若:非常的滋润、非常的丰满。

于嗟:长叹一声。于:通“吁”。

耽:沉溺。

说:通“脱”,摆脱。

译文: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啊,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还可以摆脱;姑娘沉溺于爱情之中,就无法摆脱了。(这部分是写女主人公的悔过之词)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年老色衰)。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主人公触景伤情,感慨万千)。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指多年。

食贫:过着艰辛的日子。

汤:水势盛大的样子。

爽:错误 她说我也没有任何的错误。

罔极:没有准则。

二三其德:言行前后不一。

译文: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自从我嫁到你家后,多年来一直忍受着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我又没有什么差错,但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男子的爱情没有标准,总是三心二意。(这部分写女子因为被抛弃,而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妇:作为氓的媳妇。

夙:早。

夜:晚。

言:语助词,无义。

咥:嘲笑的样子。

躬:身,指自己。

悼:伤心。

译文: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家中的劳苦活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你的生活过得好了,就逐渐对我凶狠起来。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只能够独自悲伤。(这部分先写女主人公在氓家里的心酸劳苦,后来被抛弃,到没人同情没人理解的不幸的处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却苦海无边)。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泮:通“畔”。

宴:欢乐。

誓:真诚的誓言。

已:止,罢了。

译文:原想与你白头到老,老了使我多怨恨。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低湿的地方再大也总有个边。(回想我们)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真挚诚恳,没有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让这份爱情了结了吧!(这部分写一方面对氓表示怨恨,另一方面表示从此要和氓一刀两断。)

二、形象特点:

作品塑造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卑劣的男子的形象,即氓;另一个是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形象,即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

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天真善良,温柔多情;肯于吃苦,被抛弃之后,断然决绝,表现出坚强刚毅的性格。

三、思想内容:

本诗通过女主人公对自己婚姻事件的诉说,表现了她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受虐待,被抛弃而产生的悔恨交加的痛苦,反映了当时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生活遭遇。

四、艺术特点:

1.在结构上,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把叙事、议论、抒情结合起来,交插使用。如开头的两章,写女主人公恋爱结婚的经过,主要用的是叙事,随时间的变化而发展,条理性很强;第三、四章写女主人公的追悔和对男子的怨恨,主要用议论和抒情;第五、六章写女主人公多年的劳苦经历和现在的悲伤以及悔恨交加的心情、断然决裂的态度,把叙事、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交插使用。

2.使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集中表现在两个人物之间其思想言行前后对比,氓的性格以结婚为分界线,前期是“信誓旦旦”,后期是“至于暴矣”,写出了其虚伪、丑恶的本质。女主人公的性格,以休弃为界,前期是纯洁天真、活泼热情而略显软弱,后期转向成熟、理智、冷静而又坚强刚毅。作品就是这样通过前后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对比,显示了两个人的善恶美丑。

3.比兴手法的运用。如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分别比喻女子的青春年华和年老色衰,朴实自然而贴切形象,且很有生活实感。又如“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女子苦难无边,也颇具独创性。

范读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

1.本篇选自《诗经·王风》。王风产生于东洲的都城王城,洛阳周围的一带地区。

2.思(念丈)夫诗。

提示:

1.这首诗表现了一位农家妇女对其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深切而痛苦的怀念之情,从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2.此诗言情写景,真实纯朴。通过鸡栖于窠、牛羊归栏等农村日常生活的细节,既描画出思者的家庭生活环境与气氛,又起衬托比喻的作用,亲切自然地表达了盼望丈夫归来的心情。

主要思想:

从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艺术特点:

言情写景,真实纯朴,一是抒情,一是写景;采用重章(又称复沓或复叠)的形式。使抒情更加深厚,缠绵。

《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注释:

1.本篇选自《诗经·郑风》 郑风与魏风相同,都在河南。

提示:

1.这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个少女劝告他的恋人不要翻墙越院来与她幽会,因为她害怕父母和兄长知道了要责骂她,也害怕旁人的闲言碎语。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当时青年男女,尤其是女子在爱情方面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文化方面的限制,不能公开自由恋爱。说明“礼教”文化已经在社会上逐步形成。

2.这首诗用女子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生动地展示她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她一方面想遵照父母的教诲和社会文化的要求,循规蹈矩,恪守礼教;另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怀念心上的爱人。她知道那个小伙子正在翻墙越院向她逼近,这既使她激动,又使她担忧,口中不禁言不由衷发出哀求,请他不要来。这种理性与情感的冲突在诗中表现得十分逼真、动人。

艺术表现:这种理性与情感的冲突在诗中表现得十分逼真、动人。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1.本篇选自《诗经·魏风》 魏风产生于魏国,于今山西西部,沿黄河岸地区一带。

提示:

1.此诗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2.全诗分为三章,采用重叠的结构方式,反复唱叹。借喻是其主要表现方法:被责骂的对象在正文中隐去,而用硕鼠来直接喻指替代。这种手法,使诗篇既委婉又富于形象性,富有感染力。

精读: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1.本篇选自《诗经·秦风》

秦风是春秋时代的民歌。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

2.蒹葭:这里指芦苇。

3.苍苍, 凄凄,采采:茂盛的样子。

4.所谓:所说的那个。伊人:那个人,这里指意中人。

5.溯洄:逆流而向上。溯游:顺流而下。这里指陆行。

6.阻:阻难。指道路阻塞难走。且长:遥远漫长。

7.晞:干。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8.跻:登高。这里指道路坎坷险峻,难以攀登。

9.坻:水中小沙洲。

10.未已:未止,还有一点。这里指露水没有全干。

11.涘:水边。右:迂回曲折。

12.沚:水中沙滩。

河边的芦苇,露水,霜雪,体现出了作者的悲凉之感。

内容:

第一章内容:从秋天的景色写起,从而写出了作者的追求,而这种“追求”让人觉得,逆流之上去追求,追求不得;顺流之下,再度追求,结果空手而归。那伊人好像是在遥远的天边。第二、三章,再写主人公的追寻不得。总的来说,那伊人仍是虚无飘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为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体现了时间的发展,不断的变化,及作者对时间匆匆而又短促的感慨。

这首诗也告诫了我们,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人的最后追求目标可能是永远达不到的。因为人类的追求是一个无止境的追求,一个无法满足的追求。

思想内容:

本诗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写作者对“伊人”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感伤。也体现了对理想的一种追求。表现了作者顽强的精神和惆怅的心情。

艺术特点:

本诗思想深刻,艺术性很高,第一个把西方美学引进到中国来的王国维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其一、情真景真,情景交融。本诗一共三章,每一章八句,都是前四句写景(也是起兴,其作用,一是引出下文,一是景物描写,可以再加上下面的作用),后四句叙事抒情,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晚秋时节的凄凉气氛,为诗人的情感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诗人的惆怅心情,把客观景物和诗人的主观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其二、采用重章(又称复沓或复叠)的形式,反复抒情,一唱三叹,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我们看第二、三两章,和第一章比,只改变了个别韵脚的字,例如前两句,从原来的“苍苍”、“为霜”,到“凄凄”、“未晞”,再到“采采”、“未已”,一方面写出了白露从凝结成霜,到融化为水,再到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又写出了作者在时间的推移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有层次地抒发了诗人丰富的感情。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1.(4分)《登楼赋》的作者是( )。    A.王粲 B.赵壹 C.弥衡 D.蔡邕纠错得分: 4 知识点: 2.2 赋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2.(4分)《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    A.阮籍 B.嵇康 C......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论文班级:广播电视编导一班姓名:王洪余学号:201304150从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上来看,屈原上承《风》《雅》诗人,下启两汉赋家,自是一个承先启后而最有创造......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资料(全国版)本资料谢绝转载或以任何方式进行传播,不得借此牟取商业利益,违者侵权!在自学中应注意:1.对知识点重在理解和灵活运用,识记好要素,不必死记硬背。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重点压题

先秦部分以《诗经》、《楚辞》、史传文学和诸子散文为主。熟悉篇目:《诗经》中的《氓》、《蒹葭》。屈原的《国殇》、《哀郢》。《左传》中的《晋楚城濮之战》《战国策》中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梁镇中学七年级(1)班班规班纪第一部分 岗位责任制(按空间范畴制订)一.常务班长职责 (杨加林)1.全面负责班级同学德、智、体、美、劳各项活动的开展,在为同学服务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下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诗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诗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