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二单元beike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五下第二单元”。
月
日
第课时
6梦圆飞天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学习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预习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划出生字词,理解词语。【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主备人:乐翠娣)
一、预习反馈,导入新课
1、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2003年10月15日这天,随着“神州”5号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板书课题:5 梦圆飞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那激动人心的事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神州”5号及杨利伟的情况。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读读下面的词语
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歌声嘹亮 乳白色 肃然伫立 执行任务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 橘红色 苍穹 控制 游弋 浩瀚 炎黄子孙 激情澎湃侨胞 舷窗 帆板 清晰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有哪些激动人心的画面。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练习巩固月
日
第课时
1、重点讨论:“乳”、“控”
2、描红,临写。
五、总结
说说作者写作的路子。
【课后作业设计】: 完成钢笔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课文主要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2、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课文是怎样写的,谈谈你的理解。(小组交流,汇报)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活动二:
1、自由读,划出表现心情激动的句子。
2、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谈你的理解、感受。
3、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活动三:
1、默读: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2、理解杨利伟的两次讲话,感情朗读。
(1)体会杨利伟当时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语调激昂、声音洪亮、充满自豪)(2)体会杨利伟初次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有什么意义?(读第四段)
五、总结提升,建构体系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起来了,读了课文后,我们能不激动吗?请同学们带着激动、喜悦、自豪的感情再读一遍课文。【板书设计】:月
日
第课时
6、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课后练习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
3、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课文分段并简要地概括段落大意。【学习重难点】:
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课文分段并简要地概括段落大意。
【预习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划出生字词,理解词语。【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主备人:乐翠娣)
一、预习反馈,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火星——地球”问:你对这两颗星球有什么了解?(教师出示太阳系行星图,介绍火星与地球)
2、教师板书:“孪生兄弟”,理解含义。随机了解引号的作用。
3、看题激疑:作者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读读下面的词语。月
日
第课时
尘暴 孪生 干涸 钻孔 推断 寂寞 彗星 陨石 家常便饭 潜藏 熔岩 蒸气 冲刷 痕迹 孕育 缺陷 裹挟 渺茫
2、不理解的字词句找出来共同解决。
3、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活动二:
1、课文哪里为我们介绍了火星和地球是“孪生兄弟”?用——划出来。
2、读读、记记两者的相似之处。
3、练习:用书上的四个“同样”和一个“甚至”来介绍一下“她们是孪生姐妹。”
4、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又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简单分析交流后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段(1)由“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
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
四、练习巩固,延伸拓展
1、重点讨论:“熔”、“蒸”
2、描红、临写。
五、总结提升。说说你对火星的了解。
【课后练习设计】:完成钢笔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提问: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过渡:这对“孪生兄弟“还有什么相似和差异之处呢?带着问题,自由读全文。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观看一组火星的图片,说说感受。
2、可见,火星有水的推断是具有科学根据的。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的?读读第三、四自然段,简要介绍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的推测。
3、出示图片(彗星袭击、火山喷发),学生介绍水来源。
4、让学生读课文后,说说这样猜测的依据。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活动二:月
日
第课时
1、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读句子,提问:这一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课文,找答案。
3、交流,点评指导。
4、小结:火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文章没有下一个结论,而是留给了我们以巨大的想象探索的空间。如果想知道这一切的话,还需要人类不断地探索,也许,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五、总结提升,建构体系
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请有条理地说说。【板书设计】: 相似处 同样„„有水和生命存在差异处水没能留住生命生存?(谜)
【课后练习设计】: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8神奇的克隆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学习重难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预习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划出生字词,理解词语。【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学习流程】:月
日
第课时
第一课时(主备人:乐翠娣)
一、预习反馈,导入新课
1、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克隆技术究竟是怎么个神奇法,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读读下面的词语。
马铃薯 嫁接 细菌 饲养 效率 诱人 压条 多利 克隆 厄运 濒危物种
2、理解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活动二:
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出示幻灯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4.讲解说明方法。
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四、练习巩固,延伸拓展
1、重点讨论: “薯”“嫁”
2、描红、临写。
五、总结提升。月
日
第课时
说说你对克隆技术的了解。【课后练习设计】: 完成钢笔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叫克隆吗?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活动一: 克隆的科研成果
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3、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1、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3-5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3.小结说明方法。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阅读《“我”是一个克隆人》、《人类进行克隆的历史》,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五、总结提升,建构体系 【课后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神奇的克隆(无 性 繁 殖)
植 物 → 低等生物 → 高等动物
造福人类 前景诱人
【教学反思】:月
日
第课时
习作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 【学习目标】:
1、能通过阅读作文《拔河》及老师的批语,明确作文怎样做到言之有序,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2、能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对作文《拔河》加以修改,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教会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教会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预习内容】:课前进行一次拔河比赛。【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主备人:乐翠娣)
一、预习反馈,导入新课
1、回忆拔河场面,再现当时情景。
2、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3、老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参加了一次拔河比赛,并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
老师板书课题,揭示本次习作要求。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2、发练习纸,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3、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之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优缺点,写在该页侧的眉批栏中;“总批”一般用以指出思想内容、语言形式等整体方面的优缺点,写在文章的后面。“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改掉拿到作文本只看等第,不看批语的坏习惯。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活动二:
1、再读作文,明确改法。
2、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文章如何修改,可用钢笔在练习纸上作适当批注。
3、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组织交流。月
日
第课时
4、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四、练习巩固。
1、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2、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五、总结延伸
1、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受益。
2、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写。
附:课堂练习纸
提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学会修改文章。请你把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书上老师给这位学生提出的意见加以修改(右侧可作适当批注,修改中添加的部分可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板书设计】:
习作2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后练习设计】:
找出自己最近的一篇日记,让小组里的同学提一提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自己再按照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改。【教学反思】:
练习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2 【学习目标】: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月
日
第课时
4、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5、学写毛笔字。【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主备人:乐翠娣)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
(2)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比较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
(3)让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
(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
2、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2)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使用所列词语的完整句子,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
3、教学第三部分。
(1)让学生读题中的五个词,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3)教师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4、教学第四部分。(1)学生读八个成语。(2)教师指出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让学生在词中找找看,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3)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谁准字音。(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成语词典。
2、积累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月
日
第课时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信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3、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别就是未来的衣食住用行展开畅想。
(2)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对未来的畅想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3、反馈。
三、教学第五题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感受。
3、审题。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工、母”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绳其祖武,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第二单元100以内加减法单元目标:1、能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2、通过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估算方法的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3、使学生会运用100以内加减法知......
童年趣事在我童年的生活宝库中,有许许多多对各种活动的记忆,这些就像一颗颗发光的珍珠,串成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构成了我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记得五岁那年,一次偶然,听到爸爸和姐......
改写《牧童》在一个轻风拂面的黄昏,一个大约七、八来岁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看着正在贪婪地吃草的羊群,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支短笛,吹起他那首心爱的牧羊曲,悠扬的笛声,伴随着一阵......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6、梦圆飞天一、多音字:划huá(划破) huà(计划)二、词语:乳白色 执行 划破 控制 侨胞 朝夕相处 清晰可辨 地动山摇linliezhuqiongyijupengpaixian寒风凛冽 肃然......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这组的主体是“作家笔下的人”,围绕这个主体,安排了《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和《金钱的魔力》这三篇课文来表现作品中的人,不同的作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