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作文审题“切入点”的“另类招数”研究_小学材料作文审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4:54: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小学高年级作文审题“切入点”的“另类招数”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材料作文审题”。

小学高年级作文审题“切入点”的“另类招数”研究

静宁县德顺小学 崔高周 审题是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深入思考题目内容,明确题目范围,揭示题目意义。这就是审题。只有这样,作文内容才符合要求。否则就会出现“走题”、“偏题”现象,甚至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一、教会学生掌握常见的作文命题。

常见的作文命题的类型有命题、半命题、自命题和话题(材料)作文。

1.命题作文题目确定,文体、篇幅要求明确,就不能自作主张,另写文题。一般是限定对象、内容、数量和范围。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2.半命题作文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少去的一部分由学生补充。主要包括总体范围式的补题、体现材料式补题和文意角度式补题,要求不能粗心大意,信手填写。如:《现代科技带来的》。

3.自命题作文是放开范围,自由写作。

4.话题作文就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劳动或社会现象等方面的一个“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作文。题目一般是自拟的,就应匠心独运,一展才情。命题式:直接写出话题的题目;提示式:在话题前后有提示语,作用是把考生引到话题上;范围式:没有话题,只提供写作内容或范围;材料式:提供文字材料外,还有图画材料供考生思考。如:温暖。

提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老师、同学、家长、邻居„„一定给了你许多关爱,请写出一件让你感到温暖的事情。(1)写一件表现人与人之间真诚关心帮助的事。(2)内容详细,条理清晰,语句通顺。(3)文章在500字以上。

只有学生熟知各类作文命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遇到作文,才不至于“谈虎色变”,无处着笔。

二、教会学生抓住审题的“切入点”,即审题的角度。

(一)审清体裁

体裁是文章的表现形式。在小学阶段涉及的体裁一般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等。小学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记叙文主要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种形式。

审清体裁,就是要弄清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形式的文章,是写人记事呢,还是写景状物。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体裁,题目都有明确的揭示,需要留心辨别。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XXX事。如“发生在家里的事”、“记一件有趣的事”、“记一件互相帮助的事”,这些题目都标明是写事的文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XXX人。如“记一个勤奋学习的人”、“吃苦耐劳的妈妈”、“助人为乐的张阿姨”,这些题目标明是写人的文章。以写活动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XXX活动。如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记一次冬游”、“记一次参观活动”,这些题目都标明是写活动的文章。

一般情况下,标有“记”字的,常常是记叙文,如“记一件事”,“记一个我熟悉的人”。以介绍物品名称为题的,一般是说明文,如“洗衣机的使用和保护”、“文具的保养常识”。

有的文题,可以写几种体裁,如“母校使我难忘”,既可以写母校的老师、同学使我难忘,又可以写母校的事使我难忘,还可以写母校的景色使我难忘,这样的文题,要先确定内容及中心,再确定体裁。

(二)审清人称

人称分为三类,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用第几人称写,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如“在雷锋的精神鼓舞下”,应用第一人称来写,这样容易写出自己的感情,表达得亲切自然。如果用第三人称,写别人怎样受鼓舞就不如第一人称真切。再如“雷锋精神鼓舞了他”,应用第三人称写,这样能比较灵活自由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审题确定人称,不能只看作文题中的人称代词。如“我的同学”,题目中的人称代词是“我”,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第一人称写,“同学”是写作的主要对象,应重点表现同学的品质,最好用第三人称。又如“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她”是第三人称,但她是文章重点写作对象,这样的文题,最好用第一人称写。

(三)审清选材范围

文章的题目很多在选材范围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注意弄清这些要求,以防所写的内容跳出“圈”内。如“上学路上二三事”这个文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范围要求:时间范围“上学”;地点范围“路上”;数量范围“二三事”。再如“我爱妈妈”这个文题,不仅规定了写作对象“妈妈”这个人物范围,还规定了写作内容“怎样爱妈妈”。确定文章的选材范围,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的修饰语。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修饰语是“一堂生动”。从这个修饰语中我们清楚地看出,这堂语文课的数量范围只能是“一堂”,写作内容应围绕着怎样“生动”来选材。一般来说,题目中的修饰语越多,写作的内容就越窄,范围越小,反之,修饰语越少,写作的内容就越宽,范围越大。如“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这个题目的修饰语较多,严格限制我们必须写“星期六的晚上”,不能写其他时间的晚上,也不能写星期六的其他时间,只能写晚上,而且只许写“一个”晚上,不能写两个。如果这个题目就是“星期六”,范围就广泛多了,早晨、晚上,一个、两个星期六都可以写。

(四)抓住“题眼”

审“题眼”,定重点:所谓“题眼”,顾名思义就是“题目的眼睛”。人的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最能传情达意;同样的道理,题目的眼睛就是文章主题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就能发现文章的主题所在。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是文章表现的重点。把握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

如“一个刻苦学习的人”,题眼是“刻苦”,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我心爱的铅笔盒”,题眼是“心爱”,表明了作者的感情。“美丽的冬天”,题眼是“美丽”,揭示了文章的重点。

分析题目中的题眼,要注意文题的结构类型。如果文题是一个短语,修饰的词语一般是题眼,如“美丽的冬天”中的“美丽”,“珍贵的衬衣”中的“珍贵”是题眼。如果题目是一句话,一般来说题眼在题目的后半部分中,如“小华后悔了”中的“后悔”,“小明和小强和好了”中的“和好”都是题眼。

审题抓住题眼十分重要,题眼抓得准,有利于突出重点,表现中心。否则就容易把文章写偏,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审题,除了弄清以上各项内容外,还要注意题目下面附带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审题的一个方面,要予以重视。如“以‘我爱„„’为题写一篇作文。标省略号的部分由自己填上,可以写人,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并写出你喜爱的情感。作文前,要先确定中心,想好叙述的顺序,列出简要的作文提纲。写完后,要认真读一读,看看是否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如有不够妥当的地方,用修改符号加以修改。”这个文题附加的要求较多。首先提示了写作体裁要求,然后提示了写作的重点,最后又提示了写作过程。审题如果注意这些附加要求,写起来就能更好地把握住。

三、教给学生审题方法

审题的方法很多,常见的审题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分析法

分析法,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文题是由哪些词组成的,然后再逐词推敲,弄懂每个词的意思,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如“好风气”这个题目的审题,首先要清楚这个题目是由“好”和“风气”两个词构成。然后再推敲一下这两个词的意思:“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好”是指优点多的或使人满意的。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思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好风气”是指好的爱好或习惯。分析法分析要正确,只要有一处差错,就会造成不切题的毛病。如写某人做某件好事,没有群众性、广泛性,就不太切合题意。

(二)比较法

有些文章,表面上看,意思差不多,可是你仔细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有时差别还比较大。如“我的同学”和“我和同学”这两个题目,差别较大。“我的同学”中心词是“同学”,“我”是修饰成分,这篇文章要求写有关“同学”的品质等内容。而“我和同学”是并列关系,这篇文章要求既要写“我”,又要写“同学”,还要写出“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及发生的事。如果只写“我”不写“同学”,或只写“同学”不写“我”,或者没有写“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及“我”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就不切合题意了。

比较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要求。相似题目要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有鉴别,作文才会更切题意。

(三)提问法

提问法是一种常见的审题方法,一般来说,看到一个文题,学生常常在心里提出问题,一边问,一边从文题中寻找答案。

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文章应用第几人称写?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文章的重点应写什么? 如指导学生写《大家都夸他》这篇文章,在审题时可以问一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可能学生会提出:“大家都有谁?都谁夸他?他又是谁?为什么夸他?夸他什么?”一边问,一边集体寻找答案,文章要写的内容,表达的中心,选材的范围也就清楚了。

总之,审题决定着文章的体裁、中心、材料、结构、技法、语言等重大问题。只有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会做到事半功倍。

四、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题时要注意打开自己的思路,每个作文题目在写作文时总是有一些限制,不要被这种限制束缚了思路。审题时,我们即要看题目中限制了什么,又要看到没有限制什么,从而使我们的思路即在限制的范围内又能发现可供自由活动广阔天地。那么审题时怎样打开自己的思路呢?

(1)审题的视觉要广。如:《关心》这个题目从写人还是记事来说,这个题目即可以写人,《一个处处关心人的人》,也可以是记事《记×××关心我的一件事》从写作的对象来说,“关心”和“被关心”的人,可以是任何人,从写作空间范围来说,那就更大了,学校、社会、家庭、工厂、农村、汽车上、火车内„„不管在哪里,只要内容是写关心的都可以不受到限制。从写作的时间来说,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不管你写的事是发生在一年里,还是几年内,是一个月,还是在一天里至发生在一刹那的时间里,都是可以写的,从“关心”的内容来说,可以写思想上的关心,也可以写生活、学习、健康、娱乐方面的关心。从写作的数量要求来说,题目中也没有什么限制,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

(2)审题的角度要新。如《他总留在我的记忆中》这个题目,要求写一个人——“他”。这个“他”,如果我们只想到老师、同学、伙伴,就太狭窄了,无形中就限制了自己的思路,我们必须要换一个角度,有时留在我的记忆中的人,很可能是很不熟悉的人,甚至是偶然相识,仅有一面之交的人。乘车时的一个态度和蔼服务周到的售票员,在路口风雨无阻地维持交通秩序的退休老人„„总之要尽可能的把这个“他”字的范围考虑的大些。从中选到更多更好的写作素材。

(3)审题的角度要小。对含义较宽,写作范围较大的题目,审题时可以化大为小,化宽为窄。如:《我又过了一年》这个题目要求写的时间长达一年,如何下笔呢?我们可以自己联系自己一年来的生活实际、一年来的生活经历,选择最难忘、最有趣、最有意义的内容来写。如有的同学在过去的一年里数学成绩第一次拿到了100分,有的同学被评为优秀的队员。有人发生了一场大病,但学习成绩没有下降,这可能是生活浪花中的一朵,三百六十五日中的一日,许许多多趣事中的一桩,生活长途中的一个脚印。题目变小了,但内容更具体了,它是一年生活中的缩影,比起罗列一年中的种种现象来,深刻的多了。

网店推广的另类招数

网店推广的另类招数(共10篇)由网友“想吃钵仔糕”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网店推广的另类招数,欢迎阅读与收藏。篇1:网店推广的另类招数 向大家贡献网店推广的另类招数 1、......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切入点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切入点1、从分析原因入手。2、从材料的关键词句入手。3、从辨明关系入手。4、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5、从材料的分歧点入手。6、从材料的互补关系入手......

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

《小学高年级微型日记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常有学生抱怨作文难写,写来写去,就那几件事,就那几个题目,生活太过于平淡,写什么呢?也常看到老师们的困惑:作文真是......

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

《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一般都教着语文、数学,多数还要兼任班主任工作。一次作文批阅下来,几乎令人头晕目张、疲惫不......

小学高年级生活作文研究计划(推荐)

小学高年级生活作文研究计划一、课题的提出二十一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写作是学生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用笔去思维他......

下载小学高年级作文审题“切入点”的“另类招数”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高年级作文审题“切入点”的“另类招数”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