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_一般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52: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般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

职业(工种):心理咨询师

题 目: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码:**********

等 级:二级

日 期:2010年10月27日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谢晓琴

摘要:林某,女,22岁,广告专业,大四学生,因意外车祸鼻梁轻微骨折,治疗出院后恢复良好但有细微的疤痕,她担心鼻子变形变丑以及别人的异样眼光和议论而抑郁、焦虑,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根据“有病与没病的三原则”,可排除重性精神病;根据引发症状的内心冲突为常态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程度、病程不足三个月、社会功能也无明显的损坏,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经与求助者商量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错误认知有所认识,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压抑、焦虑的消极情绪,最终较好的实现了咨询的目标,促进了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鉴别诊断;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林某,女,22岁,广告专业,大四学生,身高161厘米,身材匀称,长相甜美,独生女。今年的国庆节与同学结伴骑自行车外出郊游发生车祸事故导致鼻梁骨折等其他外伤,医治后痊愈出院但鼻子上留有细微疤痕。父母均是机关干部,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健在但不同住,家庭关系和睦。家族中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来自南方某省的省会城市,家庭经济条件较优越,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乐于结交朋友,接受能力强,好胜心强,追求完美。入学后,学习成绩很好,同学关系融洽并担任班干部,一直是同学朋友中的中心人物备受关注。父母均系机关干部,好面子,喜欢带着孩子参加一些公众活动听人家夸自己的孩子漂亮能干,因此对她的要求严格甚至苛刻。求助者5岁开始学习美术,小学三年级时参加本省小学生美术创作大赛获得一等奖,参加高考考入本省一所重点大学的广告专业。二个月前在外郊游发生意外事故前从未受过挫折,事故导致鼻梁轻微骨折后,一直担心鼻子变形以及留下疤痕变丑影响自己良好的外形,因此心情低落并有自卑感。

(三)精神状态

求助者衣着整齐,精神不振,穿灰色T恤和黑色牛仔长裤,而不是亮丽的衣裙。举止得体,待人礼貌。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语言清楚。她始终都低着头偶尔抬抬头,情绪低落,对别人的注意非常敏感。

(四)身体状态

自幼身体健康,在意外车祸之前从未出现过严重的身体疾病与身体伤害。自知道鼻梁骨折后,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食欲不佳并且睡眠质量下降,身体体重有所下降但不太明显。

(五)社会功能

学习成绩没有明显的下降,仍担任班干部,同学关系尚好,有两个要好的朋友但彼此间的沟通明显减少,但不愿正视他人不愿过多的交谈,父母关系尚融洽。

(六)心理测验分:E35 N63 p33 L26,人格内向不稳定,温和。

SCL-90:总分148分,强迫症状2.0 抑郁2.4 焦虑2.5 人际关系2.3 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以抑郁和焦虑症状为主。

SDS标准分:59分,有轻微抑郁。

SAS标准分:63分,有轻度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心烦,害怕与人对视,害怕别人看自己,焦虑,自卑感强,偶尔伴有恶梦,易醒一个多月。

求助者在好朋友的陪伴下来咨询,并向咨询师陈述了自己的情况:

车祸后在医院得知鼻梁骨折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已经毁容了,虽然医生告诉自己只是轻微的骨折完全可以复原,但自己怎么都觉得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样子了,因为鼻子本来就很小,医生的医术再高明也没那么精确总会错位那么一点的。在康复出院后,经常照镜子越照越觉得自己的鼻子歪了尤其还有道疤痕觉得自己的脸型变形了很难看。出门的时候发现有人盯着自己的鼻子看,敏感的自己感到非常难看和自卑!有一次,在路上碰见一个高中同学,该同学用很认真的眼神看着自己的鼻子然后轻轻说你鼻子咋啦?这让自己很难受觉得自己完全毁容了。于是为了让自己不容易被人注意到开始改变穿深色朴素的衣服。本来跟同学关系很融洽的她,一次看见班上几个女同学围在一起笑着小声讨论着什么,就走过去想听听她们说什么,结果大家见她来了就突然散开不说,感觉似乎是在讨论自己什么事情,敏感的她感到非常难过,认为她们肯定是在讨论自己的鼻子。从此,对鼻子的问题就更加敏感,见同学在一起讨论什么就觉得是在说自己鼻子歪了。之后就一直喜欢低着头,不愿与人对视,与人交谈。无法回避时,总感到别人在注视自己,觉得不自在、很尴尬,这使得求助者心理压力特别大,非常自卑,觉得自己不会再像从前样那么优秀。不愿意听别人讨论身材相貌的话题,而当别人讨论时又以为是在讨论自己。经常想着这事情,上课容易走神,学习效率也有所下降但不明显。正在写毕业论文而且面临毕业,就业压力很大,担心会进一步影响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由此感到烦恼、抑郁、焦虑。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状态,找回从前的自己,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将来。迫切希望咨询师能帮助自己,改善自己的心境状况。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由好朋友陪伴,身材匀称;五官端正、眉清目秀,长相甜美,皮肤白皙。披着长头发,刘海齐眼睛,着深色衣裤。进咨询室时显得紧张,坐下后心神不定,低着头不敢与咨询师对视,不主动说话。在咨询师讯问后开始叙述,语调适中,回答切题,言语条理清楚。整个叙述过程注意力集中,反应快。情绪低落,对咨询结果抱有良好期待。

(二)好朋友的反映

她最近像是完全变了个人似的,性格一下子变得比较内向不爱说话,老躲着人走。现在脾气很怪,基本不说话,容易激动。以前很爱看爱讨论关于美容、服饰的杂志与电视节目,现在尽量避开不看不谈。以前爱打扮爱穿漂亮时尚的衣裙,现在总穿深色朴素衣服不爱打扮。以前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组织领导能力强,学习效率很高,现在不爱参加活动,似乎跟大家没有什么交集,但仍然是班干部,能完成基本学习与工作。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属于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的社会事件(显性或隐性)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其个性没发生明显的改变。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并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恼、抑郁、情绪低落等症状。从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是很强烈,反应只局限于对鼻子的不满意,害怕别人嘲笑这个缺陷这个范围内并没泛化到其他问题,也没影响逻辑思维,智力记忆等,没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总之,求助者心理冲突是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不太强烈,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1】因此,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

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调查报告《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根据判断精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主客观世界反映不一致;知情意是不协调,丧失自知力;人格不稳定。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反映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烈,反应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病程超过两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还限定在鼻子的问题上并问泛化到其他的事物上,也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持续时间少于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出现泛化,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持续时间长,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没有泛化,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所以可以排除焦虑行神经症状。

(三)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因意外车祸导致鼻梁骨折,治疗后留有一点点疤痕,属于伤后常见现象,由于青年女孩子比较注重外在形象,加上伤前形象较好,前后出现反差,由此产生焦虑情绪。

2、社会性原因: 家庭教养严厉苛刻,使得自己过分追求完美,形成以偏概全的错误理念。

3、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非理性观念和错误的思维方式。非常在意别人对外貌的评价。存在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夸大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2)被焦虑、烦恼、消极情绪所困难,自身缺乏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人际交往上采取消极回避的方式,即使是与亲人和要好的朋友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变得孤独,加速了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

(4)个性特征:争强好胜,追求完美。敏感、易受外界影响,虚荣心强。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咨询师与求职者共同商定,确定一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缓解焦虑、烦恼、抑郁的情绪,减轻自卑感。

(二)近期目标:

1、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及思维方式。首先,咨询师运用专业知识,使求职者正确认识医生是可以把骨折的鼻梁接好得,只是痕迹不可避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痕迹慢慢变淡以至于变得不那么明显。其次,使得求助者合理的看待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促进求助者与周围人的正常交往。

2、SDS测试标准分从59分降到52分以下

3、SAS测试标准分从63分降到50分以下

(三)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完善人格发展。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和原理

1、合理情绪疗法: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3】

2、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引起人们痛苦难过的根源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看法与评价。正确的观念就可能带来愉快的生活否则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与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4】

3、具体方法: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是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其自身的非理性观念的关系。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帮助求助者修正和放弃原由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3】

(二)说明、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利以及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责任:①向咨询师提供与问题相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权利: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义务:①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

③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 询师。

3、咨询师责任,权利和义务:

(1)责任: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2)权利:①有权了解与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相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3)义务: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规定;

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于者

(三)咨询时间及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五十分钟左右,学校心理咨询免费。

七、咨询过程

(一)诊断阶段与建立咨询关系

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的相关事项和原则,主要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共情、理解、积极关注等技巧与之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知道求助者做相关心理测验EpQ、SCL-90、SDS、SAS,做出评估与诊断。与林某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并制定初步实施方案。

(二)咨询阶段

1、第二次咨询。根据分析与诊断,求助者的问题可以通过合理情绪疗法予以改变。咨询师先通过提问引导求助者回忆从小被周围亲人长辈、邻里朋友夸奖、同学夸奖“漂亮”与之而产生的自我感受以及情绪体验,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审查,使自己领悟到自己自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认为周围人对自己的好评价很大成分来自于良好的外在形象,很在意这种好的评价觉得这对自己很重要。通过面质等技巧进一步让求助者认识到这种思维模式是不正确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所产生的一些信念是不合理的。然后列出求助者的情绪困扰和不适行为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辩论。让求助者认识到:引发情绪及行为后果的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信念,因此要减轻或消除自身的消极情绪及不适行为只有通过改变自身不合理的信念。要求求助者回去做两道家庭作业。一是好好思考咨询师本次咨询所说的话,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做好记录。二是让求助者自己在身边的同学朋友中随意挑选几个有代表的人物做一次小调查,并让他们对自己的印象写下来,要求字数在40字以上。下次咨询时带给咨询师看。

2、第三次咨询。检查评估求助者的家庭作业。实际反馈的结果:求助者对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比较到位,领悟得很不错。求助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周围朋友对自己的印象仍然很好,大多是对自己的品行,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对长相的评价比较粗略。咨询师与求助者一起分析家庭作业,通过进一步的辩论,使得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来不合理的信念,并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从而使情绪困扰得以缓解。继续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记录记录自己在一周中的主要情绪与行为,并进行自我分析,找出其主要的信念与不合理的信念进行思辨,学习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建议下次邀请父母一同前来。

3、第四次咨询。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求助者与父母同时进行了良好的沟通。求助者向父母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我是不是自己变丑变难看了,不再是你们的骄傲你们的宝贝女儿了。”父母都激动的回答:“你从来都没变过,永远都是我们的骄傲,是爸妈严格苛刻的培养方式影响到了你,我们会尽力改变我们不合理的信念,多与你交流。原谅爸妈,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求助者发自内心的笑了。

(三)巩固评估阶段(总结、巩固、提高的阶段)

1、第五次咨询。咨询师与求助者一同分析家庭作业,巩固前几个阶段的所取得的成果,协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不合理的信念,强化新的合理信念,使求助者能在咨询结束后能运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与方法应对以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能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第六次咨询。求助者自述基本没焦虑、抑郁情绪,注意力能集中了,与同学交往也轻松多了,学习工作能力恢复正常效率。咨询师与求助者一起回顾和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帮助求助者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把学到的方法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测验,对照咨询前的测验情况,评估咨询效果。咨询结束。

八、效果评估

(一)心理咨询师评估

咨询的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基本消除了抑郁、烦恼和焦虑等得消极情绪。求助者在认知、情绪、行为模式上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人际关系得到改善,自我认识趋于合理,能适当地评价自己。

(二)求助者自己评估

自述心情好转很多,在镜子里看自己鼻子不觉得别扭。与同学交往或出现在公众面前不觉得尴尬难受。认为自己以前的许多想法都是自寻苦恼,现在感觉好多了。

(三)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总分126分,总分下降了22分,各因子分均小于2,属于正常范围。

SDS标准分35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已缓解。

SAS标准分41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已经明显缓解。

参考文献: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38页。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260页。

郭念锋主编: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121页。

郭念锋主编: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121

易法建、冯正直主编:《心理医生》,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王登峰、张伯源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版]

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刘xx摘要:求助者冯某某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一个多月前因为期中考试的英语考试不及格,之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爱发脾气,学习效率低下,失眠等......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cn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作者:王济发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1期摘 要:本文是一例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一名因人际交往障碍欲退学学生......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 文章题目: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河北省唐山市单位: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单位:......

焦虑情绪所致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离婚后焦虑情绪所致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男医生因被动与妻子离婚后的情感困惑导致心理痛苦的一般心理问题,求助者离婚后出现焦虑情绪,睡眠不好及吃不......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推荐)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姓名 XXX单位XXXXXXXXXX摘要:本文为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为一女大学生,因恋爱婚姻问题出现失眠,担心,不安全感等心理困扰,针对求助......

下载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