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_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49: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

摘要 由于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想象非常严重、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侵害股东的利益现象非常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2001年正式确认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在于推进公司治理,保障公司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减少公司重大决策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独立董事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改善意见。

关键词 独立董事制度 问题 改善措施

一、独立董事的概述

(一)独立董事的来源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又称作外部董事(Outside Director)、独立非执行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是指排除执行董事、关联董事(Affiliate Director)、灰色董事(Gray Director and Gray Out-sider)后的董事会成员,也是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不存在与公司有任何可能严重影响其做出独立判断的交易和关系的非全日制工作的董事。

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但是,真正兴起并且构成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重要特色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达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公司价值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

中国证监会于1997年12月发布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其中第112条将独立董事设置为“非强制性条例”,指出:“公司根据需要,可以设立独立董事。”随后,1999年3月29日,国家经贸委、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都应逐步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此后,上海证交所在2000年11月3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指引(草案)》,明确指出未来的上市公司“应至少拥有两名独立董事,且独立董事应占董事总人数的20 %”。2005 年 10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至此,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得到法律确认、纳入《公司法》,正式上升为法律制度。2006年 3 月 16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的通知,对独立董事也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中国证监会于 2006 年 5 月起草了《独立董事条例(草案)》并报送国务院审核,具体规定了独立董事的资格、任免、职权、义务、工作制度、监督管理等内容。

二、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实施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第一,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董事会是由第一大股东所控制的,在这样的股权结构下,董事会中形成了由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的“关键人”的局面;另外,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也同样普遍。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董事会成员大多同时兼任公司经理层要职,监事会人员也来自工会或经理层领导的其他组织。第二,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严重。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在运作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如中科系崩盘后引出幕后庄家,康赛集团大股东虚假出资,并且,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肆无忌惮地在财务会计信息方面弄虚作假,致使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内幕交易屡禁不绝。上市公司利用虚假信息披露,伪造公司业绩,人为地制造题材,为内幕交易提供了温床,使得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性过强,股价操纵现象严重,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导致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股市的诚信危机。设立独立董事,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监事会监事不力的问题,对内部人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提升董事的代理能力,确保董事有能力履行信托义务,进一步完善股东与董事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克服内部人控制问题。另外,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还可以切实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这种制度下,中小股东可以推举自己的意在将其安排为中小股东的代理人,对上市公司现有的治理结构实施必要的改造,从而制约经营者和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根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独立董事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要求,并认真独立履行其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保护上市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独立懂事由于种种原因其在上市公司中并没有发挥上述实际作用,而只是“花瓶”,导致独立董事制度低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独立董事“不独立”。在提名和任免方面,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非常普遍,大部分公司的独立董事是由大股东或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监事会提名产生的。此外,在独立董事的罢免问题上,很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信奉任人唯亲的原则,致使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荡然无存。独立董事的经济地位不独立。这一问题是独立董事设置上最具矛盾性也是难以有效克服的问题,一方面独立董事是受聘于企业,工资报酬等都是由企业承担,这就使得独立董事在运用自己的职权时可能会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使决策判断容易出现各种偏差;另一方面独立董事的职责地位要求其对公司内的事物做出客观独立的判断,但是由于经济上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报酬的高低都会使得独立董事受其他股东的影响。第二,相关法制待健全。在法律方面,没有给独立董事充分的保障。现有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没有给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董事以存在的空间和条件。目前我国唯一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规范性文件为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是指导性的,而非强制性的,很难从法律上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三,法律责任不明确。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一环,有职权就应当有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但《指导意见》在规定了独立董事如何行使权利的同时,却无与之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只是简单地提及“,上市公司可以建立必要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以降低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责可能引起的风险。”从目前已经聘请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也没有涉及独立董事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最终导致独立董事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有:一是其主观上被收买,帮助公司大股东和高管人员从事违法行为;二是本人知识构成和判断能力有限,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的后果。但法律是不区分主观和客观的,如果我国高管人员对此问题予以回避或者不作具体规定,将很难保证独立董事能客观、公正地行使职权。第四,信息的不对称。独立董事,特别是兼职的独立董事,或者在数家公司兼职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的实际运营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大多数是通过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各项报表及资料进行审阅和判断,甚至不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风险。

三、独立董事制度完善

此外还包括独立董事自身能力问题,政府介入,强制性实行等原因导致独立董事制度的低效,针对我国目前的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我提出以下几点完善措施:

(一)健全的行业自律

要建立健全包括独立董事事务所和独立董事协会在内的行业自律体系。建立独立董事事务所,独立董事以加入事务所的方式执业,将独立董事的自然人责任转化为独立董事事务所的法人责任。建立独立董事协会不仅能够统一保障独立董事的合法权益,还可以通过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的方式实现内部规范完善相关的外部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的股东证券诉讼、股东衍生诉讼、对股东诉讼有利的风险诉讼机制,对公司独立董事进行有效的监督。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有效的评估体系有助于培养独立董事的信用意识,拥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独立董事任职的机会将大大减少,不遵守信用的独立董事若有违法行为或其他失职行为都将留下不良记录,而且该不良信用会影响其以后的执业经历以及未来发展。提高独立董事的市场透明度。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应披露包括独立董事的个人信息、其否持有公司的股份以及可能引起利益冲突的相关信息。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制度是确保独立董事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公司法中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制定不仅可以促进公司内部决策的科学性,而且可以制定限制独立董事的行为的政策,以促使独立董事认真行使自己的职权,对于违反自身义务的人要求其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比如,在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中,独立董事必须要承担受托人的义务,即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然而,在实际的实践中,很少还有因为独立董事不承担相应的义务而接受处罚的状况。为此,为了确保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监督管理之外,还应该注意细化独立董事自身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法》中对于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比如独立董事的人数应该是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以此细节性的规定,给独立董事以应有的法律地位。此外,我国还可以通过制定《独立董事法》要求每一家上市公司依法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独立董事的职责,维护独立董事的合法利益,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继续发展完善。

(三)保障独立董事的知情权

在我国,独立董事之所以会在企业决策中遇到诸多问题,与独立董事在企业内部获取信息的范围较小有很大关系。然而,在美国大多数企业都会定期举行只有独立董事可以参加的会议,在会议中,董事会成员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层的决策行为作出客观独立的判断,并相互交流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政策和建议。此外,为了帮助独立董事进一步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企业可以经常组织各种企业活动,让独立董事可以深入到企业的实际运中,与工人进行深入交流,与企业的合作伙伴见面等。

(四),完善独立董事选任机制

独立董事制度能否发挥作用,科学合理地选任独立董事是关键,建立独立董事的准入机制。为使独立董事脱离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控制,应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提名委员会,由其提名独立董事的人选,并经由股东大会采用累积投票制进行表决,同时实行控股股东表决回避制度。其次,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与权限。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在董事会下设立监事会来履行监督职能,同时辅以独立董事。应明确两者监督的界限、事项,处理好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两者之间的关系,注重两者在功能上的互补性,发挥两者各自优越性,提高监督实效。再次,建立并完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和法律责任追究机制。独立董事的薪酬模式应采取物质报酬和精神激励。针对目前我国独立董事薪酬偏低,不能形成有效激励的现状,应该提高独立董事的现金报酬,建立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使独立董事的收益和公司长期的业绩挂钩。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能真正实现独立董事的初设理念,做到法规制度日益健全,形成上市公司治理的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优化董事会的构成,有效地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 发挥独立董事的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公司内部的经营机制; 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公司的关联交易等方面,从而不断推动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保护中小股东的投资热情,提升股市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 陈宏辉,贾生华.信息获取、效率替代与董事会职能的改进———个关于独立董事作用的假说性译释及其应用.中国工业经济,2002,(2).

【2】.杜胜利,张杰.独立董事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4,(9). 【3】 胡奕明,唐松莲.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管理世界,2008,(9). 【4】 谭劲松.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5】杜琰.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低效问题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09,(8).

【6】 吴淑馄,刘忠民,范建强.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1,(9).

【7】 王跃堂,朱林,陈世敏.董事会独立性、股权制衡与财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2008,(1).

【8】伊志宏,杜琰.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实证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1).【9】罗党论,唐清泉.独立董事制度实施效果分析———基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证据.南方经济,2006,(9).【10】申明浩.上市公司控制性家族的隧道行为研究.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07.【11】 庞梅.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07.【12】任惠光.中国 A 股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7.【13】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01.【14】杨晓军.证券投资基金治理:信息披露与制度安排.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2.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完善建议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迫切需要改革,这也是公司法修改过程中大家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符合各国公司法的通常规......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目录内容提要 ..................................................................1 关键词 ....................................................................1 引......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之若干障碍因素探析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之若干问题思考中共湘潭市委党校 李 锋内容提要: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大意义,但......

浅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浅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胡超405409409072【摘要】独立董事是股份公司两权分离条件下为防止“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保护公司内部弱势群体而产生的,独立董事的设置合权利......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分析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分析内容摘要:独立董事“不独立”已成为目前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最大危机。本文试图从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基础、独立董事本身等方......

下载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