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小学推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西街小学推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
------------------
加入时间:2010-3-30 16:07:37
麟游教研室
点击:564
按照市县教研室工作安排,我校于2009年十一月承担并开展“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积极推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着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实现课程目标,使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得以全面落实。通过实验,我们感到“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师生角色的转换,真正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为我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活力和挑战。现就我校实施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项目实施概况
2009年10月24日,宝鸡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培训及启动会后,我校一边学习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一边成立教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讨论制定了西街小学“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方案。校长马焕平任组长,下设理论指导组、组织实施组、学习指导组和后勤保障组。理论指导组聘请县教研室主任董海发和教研员闫世强两位老师做为专家引领,指导开展工作。我们本着“一科试点,逐科跟进”的原则,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元月底,由五年级二班语文先期进行了有效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余各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围绕课前预习、问题讨论、训练评价开展了导学训练,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生成问题,课时讨论解决问题,课后训练拓展问题的有效学习习惯,为实验的全面启动打好基础。今年3月份,我们确立五(2)数学跟进推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目前试行两周时间。
实验教师马红云、董录田两位老师基本掌握了该模式的教学流程,能按照发现生成课、问题解决课、拓展训练课等课型特点,进行教案设计,并能创设问题生成单、问题导读单和问题训练单,在教学中能够把握基本结构,组织开展导学活动,逐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型学习。
二、主要做法
1、课题引领,理论学习。理念是行动的灵魂,行为是理念的土壤,为使有效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使“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能在我校生根、成长,学校十分重视有效教学理论学习。各教研组以有效教学模式为课题,通过主动学习,积极探讨,领会有效教学的涵义,探索有效教学的模式,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对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论及其FFS教学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领导小组向各办公室整理印发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二十步》,“基本教学流程与工具使用”等有关资料供教师学习,推荐相关网站要求教师自学领悟,副校长罗永生专题做了韩立福有效教学论及教学模式推介活动。与此同时,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市县教研室关于“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第一阶段推进计划,从思想和行动上增强了教师参与教改实验的信心。通过学习教师基本上领会了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基本涵义。明确了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三个要素,掌握了课前“一案三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更重要地是懂得了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着力解决“学”的方式转变带给“教”的角色转型、课的转型,把茫然不知所措,变为安然由生俱来。
2、营造氛围,尝试推进。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导,全面发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整个过程以问题为主线,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因此建立和谐民主的班级文化及学术团队是前提和保证。五(2)班从一开始就着手制定班规、班训,提出了班级口号。全景式分析评价学生,全班36名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组员充分发挥自己智慧,为自己小组命名,提出小组口号。班级设立了小组长,学科长,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孩子们好奇而又自豪,拘泥而又张扬,竞争、表现、监督、互学的小团体在引导中形成。
实验教师马红云抓结构化预习这一关键点,着力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发现问题,着力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着力激发学生合作、展示的动机和热情,为课堂教学转型铺平道路。也使教改项目的推进有了前进的动力。
3、应用模式,阶段运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师支持型的有效课堂教学”,第二阶段为“学生支持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我校语文教学推行三个月,数学刚起步,尚属教师支持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按照实施策略,实验教师在问题发现环节中,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完成《问题导读单》;在问题生成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话并设计具有任务驱动性的问题生成单,让学生完成《问题生成单》;在问题解决环节中,由教师呈现问题,创设情境,规范指导,科学评价,组织学生训练问题,让学生完成了先设计的《问题训练单》。通过语文学科的实验,教师和学生基本适应了该模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得到了调动,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逐步得到了培养。下一步我们将着手向第二阶段迈进,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能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无论哪个环节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监督和管理,自主、自觉、自愿地完成“三单”。教师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困惑的疑难问题提供指导和服务,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和质量,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反思与体会
回顾三个余月的实施工作,结合有效教学的精神内涵,分析五(2)班语文教学情况,观察、调研学生学习状况,反思“先学后导一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我们的体会如下。
1、学生实质性的参与学习,师生角色转型。著名教育专家肖川指出“自主学习就是要学生实质性的参与学习活动,”实施有效教学实验以来,教师备课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从教材到教案,而是“师生共备”,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和线性参与,而是“师生共学”,课后评价不是教师层面的主观评价,而是“师生共省”,这样从课前、课堂到课后,学生都参与其中,学习目标明确,任务驱动,促进了学习的有效性。
2、学生参与合作,交流和展示,能力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中形成了“问题生成——问题评价——问题拓展”教学新模式,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自由,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特点,各取所需的学习方式和表现方式,课堂上可说、可演、可讨论、交流,每个学生都真正的找到了学习主人的感觉,自学、互学、会学、乐学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读、写、疑、想、说、唱、画”能力不断提高,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式学习共同体,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洋溢着激情与欢乐。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每一位教师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对每个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教师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喜悦。
3、摸索推进,直面困惑和问题。一是教师不适应新模式下的备课和课后评价,备课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寻找资源,开发设计,评价只限于师生及学科之间,家长评价难以开展,并且教师没有太多时间分析整理评价数据。二是电子教案及三单印制需要人力和财力支持。三是学生自学习惯尚未养成,合作探究属于低层面,不能深层提出问题,家长配合难以沟通,结构化预习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学困生反而依赖性更大。文本预习和复习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落到实处。四是有效教学课堂的调控及时间的把握难度较大。
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我校的有效教学实验在尝试中推进,在探索中前行,在传统中标新,在观望中觉醒,但是我们相信有上级部门的支持,有教育同仁的帮助,有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决心,我校“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将会取得实质性突破,争取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发挥功能,努力见成效。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根据市县教研室工作安排,我们杜阳镇中心小学今年三月承担并开展“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积极推行“先学后导......
*******小学“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方案构建高效课堂”是我市开展的一项重要的 “优化教学模式,教改项目,探索新形势下我市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宝鸡市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化学学科基地建设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构建高效课堂理念为核心,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县功一中“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教 改 实 验 工 作 情 况 汇 报回顾我校上学期的教改实验工作,总体上在“管理立校,教研兴校,教......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三溪中心小学 任智艳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