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_六盘水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时间:2020-02-25 22:08: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六盘水市场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

郭 前张鹏飞

〔内容摘要〕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应围绕着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发展目标,着重从七个方面加强和谐社会构建。

〔关 键 词〕 构建和谐社会报告

〔作者介绍〕 郭前中共六盘水市委督查室 副主任

为了全面掌握当前我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情况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第十次党代会以及市第五次党代会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7月12至14日,我们参与了省委调研组到我市的调研,针对六盘水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后召开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六枝特区、水城县、钟山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并分赴水城县、六枝特区的相关乡镇进行座谈。同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第五次党代会调研起草组,于8月25日至9月1日到各县、特区、区及有关乡镇、市直有关部门、境内国有大中型企业,针对我市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我们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十五”以来的主要做法、成效和体会

(一)主要做法。“十五”以来,我市主要抓好推进“西电东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建设三个重头;强攻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维护稳定三个难点;推进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国企改革、招商引资、“两基”攻坚五项工作;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成效。通过“十五”的工作,全市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呈现出班子团结、干群关系紧密融洽、政通人和的好局面,干部群众思改革、谋发展的积极性高涨。“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比“九五”快4.5个百分点,跃上200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4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7.55%,达到27.4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77倍;五年间累计基本解决20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2005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3.5(其中地方煤矿4.8),系全省最好水平;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被中治委评为“2001-2004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信访工作连续两年获全省综合考评第一;2004年招商引资软环境评比名列全省第一。“十五”期间,全市招商引资总额突破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三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7.9亿元,较上年增长17.6%。财政总收入27.4亿元,较上年增长4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4亿元,较上年增长41.3%。完成工业增加值71亿元,较上年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和11.4%。今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08亿,同比增长17.2%;财政总收入完成16.65亿,同比增长3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7亿,同比增长20%。

(三)体会。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构建和谐六盘水,必须把发展作为开启六盘水的唯一钥匙,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快则快,能超则超,争创一流;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跨越,在确保贯彻落实好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必须始终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突出重点,通盘着力,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依靠几大班子的力量,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依靠干部群众的智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构建“和谐六盘水”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一产太弱、二产不强、三产较小。发展过分依赖煤炭,产业结构不协调,经济发展缓慢。最突出的矛盾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解决“三农”问题难度大。一是水土流失严重,粮食增产难。全市水土流失面积5230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2.2%;石漠化趋势在扩张,面积已达3747.35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37.8%。二是农民就业素质差,农民增收难。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43.49%、初中文化程度占19.5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5.3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52%,文盲、半文盲的比例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加上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产品价格浮动大,农用物资价格却持续上涨,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种养积极性。三是贫困程度深。2005年底尚有绝对贫困人口22.65万人,低收入人口36.66万人,需要通过异地开发移民搬迁的还有4.1万人,因病因灾返贫率达12%-15%;仍有81万多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未纳入规划。

(三)社会治安和维稳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突出问题;重特大恶性案件和“两抢一盗”案件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因吸毒引发的治安问题和社会问题比较严重,贩运毒品活动时有发生,新型毒品侵入的威胁不断增大;邪教组织活动的渗透与蔓延形势不容乐观;周边地区因边界、矿界引发的纠纷日益突出,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

(四)城乡社会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地区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收入分配结构不够合理;二是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尤其是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难度大。劳动力供求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工作任务艰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安置难度大。国有大企业原大集体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急需解决。三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增加,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未得到全面保障。五是城镇社区(居委会)和农村基层干部待遇低,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六是企业周边居民的用水用电等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工农矛盾、城乡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重。全市8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民族乡,全市68个省级贫困重点乡中有民族乡45个,占66.17%。至2005年底,还有少数民族住房困难户25670户。二是民族教育仍有差距,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差,升学率低。三是民族传统文化急需保护、抢救、挖掘、整理。四是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至2005年底,少数民族地区未通自来水的村148个,未通公路的村21个,未通电的村1个,未通电话的村184个。

(六)利用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地质破坏、工业废水、大气污染等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防治。人为地质灾害、工农纠纷等问题日益棘手;二是资源开发利用受交通、运力的严重制约,导致以运定产,部分产品库存积压;三是受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约束,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四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五是资源优势转化在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利益分配差距较大。六是煤炭初级生产面临严重挑战,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三、构建“和谐六盘水”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构建“和谐六盘水”必须结合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

高党的执政能力;二是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三是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四是努力扩大城乡就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六是促进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提高全民素质;七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使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八是加强民族、宗教管理,促进民族团结。

四、构建“和谐六盘水”的思路和措施

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一五”时期,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到2010年达到500亿元以上,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00美元以上,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煤炭产量达到8000万吨以上、电力装机容量900万千瓦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3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到“十一五”末,基本建成重要能源原材料和煤化工基地;基本实现小康、步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建成和谐文明、现代开放的中心城市。

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主要应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解放思想,要体现在推动工作的措施上、办事过程和程序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上、实际工作的效果上,最终体现在发展上。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发展的思维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加快发展。不发展是落后,发展慢了同样是落后,必须坚持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勇攀高峰、争创一流、不甘落后、后来居上。

(二)调整产业,优化结构。一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抓住“两头’:一头抓住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乡(镇),另一头抓住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的乡镇,按照新农村“二十字”方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注重统筹城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积极引导企业变无偿的捐赠、赞助等“输血式”回报为有投入有产出的“造血式”反哺,实现共建共享、互利双赢。跳出“三农”抓“三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优势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特别要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发展,着力建立资源节约型城市;着眼于资源的持续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眼于凉都品牌的打造,积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着眼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切实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以改革克服制约发展的瓶颈,以改革解决发展中各种问题。当前要切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改革步伐。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纳、引进、嫁接好国内外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要及时全面清理影响、制约发展的文件、政策、制度、机构,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机构。同时,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和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快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社会各项事业,扩大城乡就业,健全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四)化解矛盾,确保稳定。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认真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针对资源开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地质灾害、涉法上访等突出问题,尽快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做好信访工作、加强基层防控能力、严厉打击刑事犯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抓好毒品“三清”工作和严厉打击邪教组织上下功夫。

(五)强化责任,确保安全。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强化、落实、追究责任,坚持科学、从严、综合、文明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对各企业、各领域、各环节、各层面的监管和控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六)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结合实际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加速各类人才培养和使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七)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厉惩治腐败。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和发展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局面,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总之,构建“和谐六盘水”,关键要实现社会和谐、经济和谐和政治和谐。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六盘水”,是实现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市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在省委九届九次全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将始终面临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坚持能快则快,确保经济始终保持一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较快增长速度;另一个就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完成这两大基本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我们必须建设“和谐贵州”。对于六盘水来说,必须建设“和谐六盘水”。

关于构建和谐关系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规范深入,真正将好的典型总结推广,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调研报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总结近年来,我街道坚持以开发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影响,努力维护区域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

构建和谐校园主题调研报告

寻策问计,构建和谐校园主题调研报告机电工程学院 丁勇根据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为查准找实影响科学发展、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2009年3月开始,在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马龙高速李亚东摘要: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因素,劳动关系矛盾突出甚至激化。工会组织职能发挥还不完善,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企业文化......

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新村调研报告

一、概况**县东皋乡上日川村,位于**县东北部,是坐落于楠溪江支流上的一个靠山临水的小村庄。它东邻鹤盛乡,南接枫林镇,西与岩头镇隔江相望,北连鲤溪乡。全村下辖三个自然村:周家楼......

下载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构建和谐六盘水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