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的心得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为官不为心得体会”。
“为官不易”拷问干部“为官初衷”.所谓的“为官不易”,实则缘于中央对领导干部的不少行为划定了“红线”.此“红线”在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纪委系列禁令、铁面问责之下,少数党员干部便发出了“为官不易”的感叹。但这不过是正常的严格要求,党员干部便心生退意、口发牢骚,如此“为官不易”,其实可以不为。
故而,所谓的“为官不易”才真正是“无理之言”,折射出个别党员干部扭曲的“为官初衷”.中央出台的各种禁令,反对的各种不正之风,为的就是促使各级干部端正自己的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回归自己的本色与本位。倘若心怀“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的信条,秉承“为官易、可作为,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原则,放不下“领导出门,车马相迎”的“优越感”,走不出办事就得“吃拿卡要”的潜规则,那此等干部大呼“为官不易”也就不足为奇了。
显然,这些大呼“为官不易”的干部,不是党和群众需要的好干部。他们没有真正明白当干部到底为了什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给出清醒的回答。我们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位履职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为群众服务还讲条件的人是不配为人民公仆的。既是人民公仆,就必须摒弃“官念”,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躬下身子,当好人民公仆,服务好人民群众。
所以,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必须坚守理想信念。面对正常的严格要求,有什么理由站不稳?有什么条件谈不易?有什么理由不作为?而所谓的“为官不易”便可“为官不为”,也实属伪命题,更不能成为借口。
“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要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番话语重心长,促人警醒。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出台各项规定、禁令,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让一些领导干部感到“不适应”,有的甚至认为既然要求这么多、紧箍咒这么紧,那还不如干脆不干活、做“太平官”以明哲保身。刘云山的讲话对这些领导干部无异于一针醒脑剂。
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干工作、做事情固然要遵规守矩、依法行政,但面对当前繁重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需要有履职尽责、为民解忧的担当精神。在涉及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上,要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要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抓敢管。如果一味怕担责而不思进取,只会贻误发展时机、耽搁改革大业。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领导干部还需有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与发展问题相伴,经济与社会矛盾交织,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面对大量棘手的问题,领导干部当“甩手掌柜”、无所作为,显然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只会堆积风险,酿成更大的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番讲话精辟阐述了“规矩”和“作为”之间的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遵守规矩”即“三严”,又要“有所作为”即“三实”.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广泛深入开展,各级领导干部应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精神,慎用权力,切实为百姓办好事、谋好利,开创工作新局面。
学习习总书记对“为官不为”论述的体会 今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讲话中习总书记......
为官不为心得体会【篇一】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基层调研时针对有些地方的‘为官不为’现象使用“尸位素餐”一词进行了严厉批判。同期网络上涌现了大量文章就政府官员抱着‘只要......
为官不为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握着公权,占着位子,却无所作为。现实中, 这种“为官不为” 的干部,不仅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也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16年1月......
为官不为”者当让位于贤2014-07-16 09:34 求是理论网字号:为官不为,是作风整顿的一块硬骨头。在作风建设持续推进、成果不断制度化的当下,少数干部感慨为官不易,以“要求严了”......
无为怎能治不做如何发展 -----浅谈“为官不为”的表现及危害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次提出要对“为官不为”现象加强整治,这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一种警醒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