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路学习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西安培训心得体会
高台小学
王娟
十分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教学观摩会。短暂的三天,领略了陈延军老师的朴实、魏星老师的睿智、武风霞的灵秀、、蒋军晶老师的风趣幽默、赵志祥老师博学……这些语文界专家名师的课犹如好茶留有余香,让人回味无穷;他们的报告更是让人受益匪浅。这些大师的课堂上无一不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构建课堂,让我看到了课改的华丽转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根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的,对于七年未从事语文教学的我帮助是巨大的,收获是丰硕的。它让我明白现在的语文教学新旧课堂的分水岭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使我的思想观念豁然开朗,让我给自己的教学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对比之下,我颇受感触,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有效朗读:自然、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可是在当今教学中,我们语文课上关于课文内容的讲解要大大多于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感知。一篇课文教师讲过了,学生听过了,书上的内容弄懂了,生字、生词解决了,课也就算上完了。这样一课课地讲下去,学生获得的主要是一篇文章中所述说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知识”,语言文字的训练被放到次要位置。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对文本的解剖,而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说:“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最有效?这是我们教师常常困惑的问题,而这次我在武凤霞老师的课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在赵志祥老师《七律 长征》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渗透文本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口头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 ”“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听了他们的示范课让我感觉最深的地方就是: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
若把文本分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应该用朗读去“打动”和“感染”听众,非抒情性的文本则只需要“告诉”就行了。科普性的说明文我们只要清晰的告诉、介绍,把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不需要额外附加情感;对话类的文本,故事性特别强,在读人物对话时,就应该用比较夸张的演读。总之朗读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孩子去“自然、个性地朗读”。
有效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尤其文学作品的教学是要指向体验的。“体验”就是凭借语言想象那时的画面,还原当时的场景,进入当时的情境。“体验”就是通过语言进入到人物的情感和世界观内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具备“体验”能力的人,特别善于设身处地,特别善于入情入境,特别善于将心比心,特别善于感同身受。如今,有很多孩子,识字量很大,阅读量也不少,阅读测试的成绩也不错,可终其一生都没有享受到过文学阅读的真正乐趣。看悲伤的场面不流泪,看宏大的场景不震惊,看幽默的细节不展颜„„因为孩子在阅读时没有体验的能力,因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忽视了体验。蒋军晶老师的示范课《祖父的园子》就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在课堂上蒋军晶老师引导学生体验种小白菜时把菜种踢飞的场景,体验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的画面,体验浇菜时“人工降雨”的情境。为了让学生真真切切的体验祖父自始至终的笑容,蒋军晶老师在这堂课里把孩子们带进了祖父的那个园子,“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园子,“倭瓜、黄瓜、玉米”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园子;通过体验让孩子们喜欢上了祖父,那个一直在笑的祖父,那个从来不会生气的祖父,那个童心未泯的祖父;体验中孩子在这堂课里记住了“我”,那个调皮、贪玩、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我”。孩子们记住的,也就是萧红记住的。这堂蒋军晶老师带领我们在场的师生真真实实的“体验”《祖父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段话,乍一读,感觉有点罗嗦,是稚拙的,我可能在上课时可能就是一带而过。蒋老师却挖掘教材,发现那种反复的表面稚拙的语言背后却充满着情感张力,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这也是和作者萧红追求自由生命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蒋军晶老师用孩子可以接受的一种游戏方式带领孩子去感受。和孩子反复读这段“反复“的对话: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快快地读,慢慢地读,响亮地读,轻轻地读,一遍又一遍,根本就不用分析,读着读着,自由、快乐、幸福、随意、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种种感觉就自然流淌出来了。
语文课堂: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尤其是魏星老师的《清平乐 村居》,环节设计非常简单,课件也就是四张幻灯片。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大师们的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名师们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自读自悟。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也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参加 “名师之路”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南庄学区新庄小学 徐靓2015年4月16日-----4月20日我受学校的委派参加了名师之路”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
小学数学“名师之路” 与“名师课堂”学习有感嘉鱼县实验小学 张志平本学期我校举行了“走进名师”的学习活动,历时一个月。我被名师们的成功之路、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
让数学课堂富有情趣----记“名师之路” 学习心得体会 杜甫川小学王艳琴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有幸在西安空军工程大学体育馆参加了为期三天(2018年4......
《名师之路 ——美术》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的两天名师之路全国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培训心得。在这两天几位老师给我们上了精彩的观摩......
“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华池县上堡子小学 朱娜 2012年11月8日至12日,在县教研组的组织带领下,我们英语组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