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家报告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每次聆听专家报告,都收获颇丰,这次外出学习,有幸聆听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的《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报告;全国模范教师、海南省特级教师龚雄飞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课堂重建和创新评价》;四川特级教师、四川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肖成全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与骨干教师的经验成长》。这三位专家的讲话,都各有特色,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就几点与我们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再结合我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再看课堂分类及问题设计
许多专家对于课堂教学进行了五花八门的分类,通过多年的教学思考,我还是非常赞同把课堂分为记忆型课堂和思考型课堂,这一分类不是指知识等其他方面的分类,而是指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理念。下面请看《美丽的丹顶鹤》案例:
教学方式一教师解释:“丹”是指红色,这个很重要,考试经常考,请你们记住它。教学方式二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丹顶鹤是怎么得名的?
2、那么你推测“丹”是什么颜色?(因果推理,思维训练)
第一种就是典型的记忆型课堂的片段,也就是只强调知识的记忆,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这样学到的知识既僵硬,又容易忘记。这种记忆型课堂教学模式可归纳为:
目标讲授接受训练达标
第二种就是通过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记住,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还提高了记忆的效果。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可归纳为:
目标问题思维阻滞启发流畅达标
这种教学理念主要是引导学生思维,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这种授课方式的关键:
设计好问题。这些问题要能激活课堂,即把记忆型课堂改为思考型课堂。问题一定要具有挑战性,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题目。通过听课,也时有这样的课堂出现,问题无思考价值,太简单,导致课堂的热闹化、形式化、浮躁化。面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最初曾出现这样的许多场面,当时的我并没有能及时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处于彷徨阶段,而现在我似乎豁然开朗了,原因是设计问题没有思考难度,导致以上现象的发生。专家曾说过:“不经思考的问题是弱智问题,提这样问题的教师是弱智教师。”这些现象违背了高效课堂教学所呈现的一些辩证关系,例如:动与静的关系、对与错的关系、畅与通的关系等等。
问题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工程,设计问题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那设计问题应注意哪些呢?
问题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板书,关注学生学情基础。设计问题要注意(1)问题的宽度案例: 老师在教“被”子的被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天下面有房子,房子里面有床,床上有什么?结果学生说的五花八门,老师很着急,就指着一个学生说:你们床上没被子吗?学生回答:我家床上没有被子,被子被我妈昨天晚上踢到床下面去了。全班哄堂大笑。(2)问题的角度案例:在学《乡愁》时,为了引出题目,老师绞尽脑汁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一个人在外,非常想家,那叫什么?学生回答不是《乡愁》;又接着提问晚上又看到空中的月亮,那叫什么?学生回答的还不是《乡愁》;又提问..........总之学生就是不说《乡愁》。(3)问题的情景度(4)问题的综合度(5)问题的难度等等。相信,只有精彩的预设,才有多彩的生成。这也解决了有的教师认为现在不用备课了,只要上课跟随学生的思维走就可以了。
二、再看课堂评价
只听不评,是对听课最大的浪费。评价课堂的标准,这是这几年来备受广大教师关注的问
题,专家也众说纷纭。首先评课的理论实质是一种教学评论,评课的要还是把握课堂教学背后的东西,评课的前提是有教学的立场观点。
首先解决两大问题:
1.听课听什么? 听课的关注点:关注问题(问题的有效性、体现教学设计能力);关注学生的回应(思维的有效性、目标的达成度);关注启发(启发的有效性、体现课堂的驾驭能力)
2.评课的两大关注点:评价教学问题设计(问题的有效性、体现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教学启发策略(启发的有效性、体现课堂的驾驭能力)。
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现在的课堂教学却时常在违反这些古人就明白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代替学生回答问题,总是越俎代庖。有时的启发是些假启发,都是自问自答。
三、再看小组合作
下面先请大家看一下专家经过大量的调查得出的一组数据:
教学方式---------记住率
教师讲授---------5%
学生阅读---------10%
视听并用---------20%
教师演示---------30%
学生讨论---------50%
学生实践--------80%
学生教别人------95%
而现实中我们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却与上面相反:
教学方式---------利用率
教师讲授--------95%
学生阅读---------80%
视听并用---------50%
教师演示---------30%
学生讨论---------20%
学生实践--------10%
学生教别人------5%
下面再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农民养了三个儿子,结果三个儿子都考上了博士,其中一个儿子在美国留学。这一奇事引起了新闻记者的关注,几次采访却扫兴而归,父亲只是说没有什么方法,我就只知道种地挣钱,供应儿子上学。记者非常不甘心,坚持与他父亲相处了一段时间,在一次与他父亲的闲谈中得知这样一条信息:“儿子来家做作业,我就觉得很烦,因为我这人特别怕寂寞,总爱听别人讲话。有一次,儿子在认真做作业,我说过来跟我说回话,儿子却说我在做作业呢。那你做完后跟我说话,儿子说:说什么呀?我就跟你说说我今天学的什么吧。从那以后,大儿子天天如此,以后二儿子又如此,三儿子也如此,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我不管听懂听不懂,我都听,在我们家也成了家规,就这样。”记者如获至宝,高兴而归。
读了上面的文字后,我想你一定思考很多。当今轰轰烈烈的搞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小组合作教学,为什么在课堂上这样难以落实呢?有时出去学习,课堂上的假合作,假讨论,比比皆是,参观的一走,课堂马上恢复平静。大家都知道合作很重要,合作大于竞争,就连孔子也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可能很多,我觉得与领导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就拿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来说吧,那是真正落实了课堂教学的合作,效果有目共睹,那是校长的坚守在起作用。这次我又有幸听了杜郎口校长崔其升的精彩报告,他仍然强调他
们的课堂坚守的十六字方针:各个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他的做法应验了专家的结论:没有最好,适合就好;简单的招式能坚持下去,就是绝招。其次,与领导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始可能大家人云亦云,心中都没有定数,有时甚至迷失方向,这时急需领导的指导,否则可能乱得一塌糊涂,不了了之。再者与任课教师的课改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需要让教师多参加培训,多接受新课改理念,积极的去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并且在自己的教学中多尝试、多思考,为领导不断的提供课改的第一信息。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具备了领导重视、及时指导、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三个条件,因此这项改革有条不紊的在我校开展了5年,并遍地开花结果,成绩如下:
自课改以来,我校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1、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科所重点实验基地等9项省级命名表彰,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教改名校,已跻身于中央教科所“百家挂牌实验学校”的行列;
2、初中教育教学成绩连续5年居全县前列,到我校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3、在县视导中优秀率明显提高,居全县首位;
4、在全县开展的教学现场会议上,受到县领导的高度赞誉;
5、2008年9月在现代教育导报中,记者于金秋、王丽娜对我校实施“以学教案为载体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作了专题报道;
6、2008年5月,孙秀玲老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心理健康会议上作了特色教学经验介绍,得到了教育专家的好评。
7、2008年被列入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并设立了十几个小课题的研究;
8、自2005年以来,有胡淄博、王冰、安朝阳等17位教师获得省级优质课奖励,占教师总数的31%,市级优质课10节,占教师数的18%,县名师、骨干8人,占教师数的15%。
9、2008年创办了该项课题的第五期、第六期乐安科研。
学校为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通过“以学教案为载体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学校,实现一个良性循环,就是在这种循环中,学校将他们所倡导的办学理念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并由课改起步,将品牌打造之路越走越宽广!
听专家报告的心得2012年11月23日,我和老师一起赶赴合肥进行为期两天的班主任培训。两位讲师中的迟希新教授根据他多年的研究指出:会学习、善于反思、健康快乐的班主任才能培养......
倾听爱的呼唤 踏上爱的征程----有感于“师德师风”教育整顿专家讲座围堤湖学校 李建安4月16日,在温暖的人间四月天,在汉寿一中龙池大讲堂,2000多名汉寿教师在师德师风的感召下......
听专家报告会学习心得有幸再次聆听了教育学会两位专家做的精彩报告,新的理念、思路、方法,都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作为一个教育者可以达到的高度与深度,更让我......
外出培训心得体会今年10月22日至23日,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安丘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这两天的学习对我来说,不仅是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
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在骄阳似火的八月,我有幸在二高的礼堂聆听三位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交流报告。专家的报告就像一场甘霖使酷暑顿时退去,使我顿时明白,原来班主任也可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