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医学护理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医学护理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临床资料
10例中,男6例,女4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3岁,脑干损伤3例,电击伤烧伤呼吸骤停4例。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为5d。成活3例,
2、呼吸道管理体会
2.1、正确的体位放置取半卧位,颈下略垫高,使颈部舒展。据统计,机械通气时9~70%的`患者易发生误吸性肺炎,其原因与吸入胃内容物有关,取半卧位可以防止误吸性肺炎的发生。平卧位及保持平卧位时间的延长是引起误吸的最危险因素。
2.2、套管的管理:
①套管系带打手术结,松紧度以放入1指为宜;
②气管套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要紧密,防止脱管;
③为了避免口腔内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吸入气道,防止气体由上边反流,保证有效通气量,气囊应充气,充气压力要适度,采用最小漏气技术,2~4h放气1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器官内壁,引起黏膜缺血坏死。
2.3、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呼吸监测
①监测呼吸机性能,如声音、节律等,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②观察呼吸机工作参数是否正常,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保持各项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③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的变化以及胸腹部起伏情况,在异常时及时寻找原因予以排除。
2.4、呼吸道的湿化气管切开后应注意呼吸道黏膜的湿化,以利于痰液的排除。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湿度60%~70%。近端气道温度调节在32~35℃,气体湿度60%~70%,以保持纤毛运动的生理要求[2],使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患者可依靠活跃的纤毛运动和积极的呼吸道吸引呼吸道分泌物引流。
2.5、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正确的排痰程序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保证,临床中,我们总结了三步排痰程序,即:一吸、二拍、三吸。一吸:既通过雾化吸入、气管滴药,溶解、稀释干燥痰液,使痰液变稀易于吸出;二拍:既翻身拍背,吸入药物后协助患者翻身、扣击背部,使附着于肺泡周围、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吸出;三吸:既吸痰,由于危重患者咳嗽无力或咳嗽反射消失,不能有效排痰,应给予吸痰。
吸痰指征为:
①呼吸机高压报警。
②患者呼吸时对呼吸机有抵抗,听诊肺部有罗音。
③血氧饱和度下降。
为防止吸痰时导致患者血氧分压降低,在吸痰前后可加大吸氧浓度。吸痰时应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1次1换,先吸气道内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内分泌物。
2.6、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①保持ICU病室空气流通,每日用0.5%的过氧乙酸拖地2次,保持室内温度20~22℃,湿度60%~70%,提高空气湿化效果;
②加强口腔护理,充分吸引套管周围的分泌物,以免含菌的分泌物漏入下呼吸道;
③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用具专用,严防交叉感染;
④避免冷凝液吸入,由于气管套管附近存有大量细菌,致使机械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液内有细菌定植的可能。
为了避免冷凝液的吸入,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及时弃去积水阀内的液体。⑤呼吸机各管道用前进行严格消毒,使用过程中应每周更换。
2.7、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性脱离呼吸机反应,应在加强营养的同时协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加强心理支持,告知患者脱离呼吸机的重要性。
关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医学护理心得体会摘要:我院ICU自1997年8月至2001年8月护理毕业论文共收治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126例,现将气道管理体会介绍如下。关键词:ICU 应用机械......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㈠观察要点⒈注意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2变化,特别是气管切开术后三天的患者应重点加强巡视,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⒉观察气......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徐艳气管切开是神经外科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急救手段,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然而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如果护理不当可直接影响呼吸,随之发生窒息......
气管切开护理(一)术后护理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
临床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共8篇)由网友“诺爱情失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临床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篇1:临床昏迷患者气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