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之我体会_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其他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5 23:39: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心得体会】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之我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之我体会

2013-6-

5《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实际我有下面几点体会。

一、学生为本

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作用就可以了。我也曾面临这样的问题:光以学生为主,到时候老师还怎么样来教呢?尤其是现在很多学生存在着厌学的情绪。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注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性需求,从而把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着眼点和目标。而不是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昧地迎合甚至讨好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主体。所谓以学生为本,我想,强调的应该是要重视学生。而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上的关系的问题。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如果一味顺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都以学生说了算,这其实是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很多看法还是片面的,如果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要多走很多弯路。学生的很多行为还需要规范,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这都需要老师的指导。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是又不能一切都以老师说了算,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刻都不要忘了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教师的教学就是为了学生服务,在教学中眼里始终有学生。

二、师德为先

教育是爱的事业,应当以尊重每一位教育对象为前提。素质教育我们喊了很多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古已有之”。然而,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美好愿望,在教育趋功利化和升学压力的大背景下,长久受“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棍棒教育”影响的国人似乎更热衷于将教育方法简化等同于武力震慑。于是,“狼爸”、“虎妈”备受推崇,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受其影响致使教育事件频频出现。红校服、绿领巾、有色作业本、测智商、火钳烫幼儿、掌掴学生„„接二连三的事件在令人震惊的同时,也折射教育理念的异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但是,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惩罚,而惩罚也并不等于打骂。教育对象具有个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学生认知、接受和理解能力的不同,也会有性格和兴

趣爱好的差别,接受新知识自然有快慢之分,成绩也会有高低之别。对此,老师应当正视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正确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让学生都能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是依赖简单粗暴的讽刺、挖苦和体罚来确保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教书更要育人,德育和智育不可忽视其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应当远比取得高分数更重要。而要杜绝教育歧视和体罚事件的再次发生,除了制度上的严格规定,更期待教育工作者德行操守上的自律,让规定真正执行。

三、能力为重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项专业化很强的工作。什么样的人能够当教师,怎样的素质才算是合格的教师?多少年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专业标准》中的理念之三“能力为重”,这里的能力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三个方面。首先是教育的实践能力,不过这一能力在应试教育盛行时期,可能被忽略、被遗忘。那时,只要集中力量做作业、攻题目、猜考题、争分数,拿出成绩来就行。而《专业标准》明确要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也就是说不但要你教书育人,并且还要用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身拥有育人能力,才能培育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孔子办教育不但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还对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要使学生成人,必须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

《专业标准》对具体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如果不在实践与反思中进行,就会感到疲惫、重复、炒冷饭而毫无意义,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找到新意、找到乐趣、找到灵感,才能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找到不足、找到短板、找到漏洞,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让他们成才。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理念之四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被联合国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喻为人类自身进入21世纪的一把“金钥匙”。“终身学习”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概念,起先是提“终身教育”开始的,后来才改为“终身学习”的,应该说“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而“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延伸。“终身学习”的着眼点侧重于学习者个人的内部变化,是一种自我导向学习,是21世纪的学习观。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包括四个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 “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体......

学习课程《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体会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 在这个炎热的七月,我又坐在了暑期教师培训的课堂,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几多的汗水,几多的收获,无数的感触,充实而又甜蜜。现在谈谈......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读后感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黄卫良从三个维度来要求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李 家 清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认识《专业标准》的时代意义 二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功......

下载《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之我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之我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