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10词牌(一)_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0-02-29 06:14: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10词牌(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

槐榆柳学习心得系列之唐宋词赏析

编号:010

词牌

(一)写在前面:很年轻时就喜欢词,那种婉约哀艳的格调契合了许多青春的心绪,传统年代,需要时常克制的萌动也终于能在多愁善感的飘渺中找到些许慰藉。懵懂中也胡乱填过一些词,后来再读,于无知处不免羞愧,但在字里行间的生涩中,却能读出许多青春的美好和纯真,常想,这些不合规矩的文字不要太计较罢,许多东西自己看着好就好。话虽如此,但若多了解一些关于词的知识,岂非可以多体会到一些个中趣味。为了寻找更多的欢乐,也许,是为了逃避年轻的梦想与并不年轻的现实之间的纠葛,于是告诉自己,还是去学习罢,其间,虽不免虚幻,却可以暂且远离尘埃。

书归正传,还是来说说词牌。所谓词牌,最大众化的理解不过是可以用来依照填词的模板,仅仅是一种规定了字数、平仄、韵脚等要素的一种文体格式。可是,这样的理解应该说是相当片面的,也说不定可能就此湮没了词文学的本质。类似的理解,不是现代人所始有,甚至可以追溯到唐宋,所以,才会出现李清照那样的《词论》。北宋音乐理论家沈括也在《梦溪笔谈》里说:“唐人填曲,多咏其曲名,所以哀乐与声,尚相谐会。今人则不复知有声矣!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可见,词牌不只是代表文体格式的一副骨架,其后蕴藏着可以体现喜怒哀乐的神经脉络,那便是曲调。就本质来说,词是倚声之学,是伴曲而唱的歌辞,其文字句度、平仄音韵以及风格情绪都是要与曲调的旋律和节奏相契合的,如果生硬地割裂开来,就脱离了词是倚声之学的本质。无论是依调所填词,还是按词所制调,现在固定下来的词牌都是词与调的总和,所以,依照词牌来填词,在遵守依据曲调所需而形成的格律的同时,也要使所抒发的情感与词牌所内涵的曲调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音乐与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词才能彰显出其作为音乐文学所独具的艺术魅力。可惜地是,由宋入元后,词牌所附涵的曲调遗失殆尽,词不复可歌,只剩下富有音韵的吟读性和以苏辛为代表的新词体的可诵性来支撑词坛的半壁江山,由此,失去了立足根本的词文学走向了没落。应该说,即便失去了可歌性,词特有的韵味还是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虽然让现代人再去参照唐宋词所用的曲调已几乎不可能,但后来的填词者,可以对前人遗作予以研究和参互比较,把每一作品的句度长短、字音轻重、韵位疏密和它的整体结构以及情感格调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尽量理解作品所用词牌的原貌,然后再来进行创作,或可以稍现千年词文化渐次远去的迷人风韵。幸运地是,在词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节点总不乏文学与音乐的双栖大家,他们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同时,近现代词学家也做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譬如龙榆生先生的《词学十讲》等,都给我们学习词文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了这样的条件,爱好者们没有理由不去寻找有关词的真正趣味。学习本当是快乐的,没有人愿意去枯燥地学习。对于业余者来说,最好的无疑是从兴趣出发。词牌有记载的就有2000余种,限制到有例作的也有1600余种,要想循规蹈矩地学习,可以想象其中的繁琐和枯燥。好在,我只是业余中的业余,反而可以凭着个人的喜好来胡说。所以,就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词牌来学习,希望亦能稍窥其中的奥秘。这里,第一个就拿充满爱情传说的《雨霖铃》来说,毕竟,无论时光如何转变,爱情的魅力却可以穿越千年。

一、《雨霖铃》

(一)风舞霓裳歌长恨

白马黑衣,风吹动,斗篷衬里红翻卷,露三尺青峰。传令虎豹应暗声,莫惊相王梦。长安城的夜风已能感觉到丝丝清爽,三郎英俊的脸庞透着果敢和坚毅。这是公元710年的初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要去改变王国的命运。他便是扭转乾坤,让唐王朝能拥有开元盛世的李隆基。正是这个英俊潇洒、才艺双全的年轻人,在公元712年登基,以开元为志,用了大约二十年的时间,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四大名相的辅佐下,使唐王朝的繁盛达到了极致,甚至超越了他的曾祖李世民。

如果没有后来,历史的星空将会永远闪烁他的璀璨。很不幸,不管你是否愿意,后来总会如约而至。更不幸的是,在后来的岁月里,他的睿智在本应知晓天命的51岁时离开了他,只剩下情商来左右他的人生。公元736年,他用李林甫为相,一个毁了他一生的人。对于李林甫,这个使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说很是贴切:“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疾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自皇太子以下,畏之侧足。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而上不之寤也。”作为一国之君的唐玄宗自恃承平,专以声色自娱,国家本身就很危险了,这时谄媚的奸相来了,倾国的美人也来了,那么哀怨的《雨霖铃》就不远了。

说起来,李隆基与女人的恩怨情仇真是一言难尽,年轻时,朝廷上几位政权名女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太平公主都死在他前进的路上,因为杀女人,他走到了权力的巅峰。同样,天生情种的他,因为爱女人,在后来却付出了一世的英明。李隆基最钟爱的女人是一对亲婆媳,放到今天也是惊世骇俗的,但当时的大唐子民包容了他。可是,当他把国家的利益当作馈赠情人的礼物时,不用民众,天道自会惩罚他。公元737年,38岁的武惠妃死了,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如果她不是武则天的孙侄女,那是要封后的。这个极富心计的女人,废太子,害三王,助推李林甫。在玄宗眼里小鸟依人的情人,温柔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邪恶的心。桂折秋风露折兰,千花无朵可天颜。走向昏庸的玄宗寂寞了,需要另一双芊芊玉手来重新抚慰。于是,高力士南下找来了江采萍,可冷艳如梅的江采萍“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压根儿治不了皇帝的相思病。其实,皇帝的治病良方就在眼皮子底下,武惠妃调教出来的儿媳自然深谙公公的心尖事儿。公元738年,近臣送来了寿王的妃子,19岁的杨玉环,琴声、歌声、舞姿、玉肌、花容,53岁的唐玄宗再也不能使自己的眼睛移动分毫,就此醉了,他注定要做一场比翼连理的旷世春梦。

轻轻地把金钗插入你的发间,温柔地放开你的衣袖,任你在霓裳羽衣中那样地婀娜,于是我痴了。

华清池的水从你凝脂般的肌肤滑落,你半掩罗衣,微启朱唇,春葱般的玉指在琵琶弦上轻盈地划过,于是我醉了。

醉在你回眸一笑的万般妩媚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昼歌夜醉,花前月下,一对痴男怨女在耳鬓厮磨中度过了多少缠绵岁月。玉环的美,可羞花、可闭月、可倾城、可倾国,泱泱大中华公认的四美女之一。云裳花容、明眸皓齿、肤如凝脂,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才子把能彰显女人极致的最美辞藻都给了她。美艳若此,天下间几人能够?又能歌善舞、通晓音律、擅奏琵琶,活脱脱的一朵解语花。任你英雄豪杰也得情长气短,更何况本就是风流情种的李三郎!美人无罪,美人有罪,有无之间是你用美色换得了什么。玉环的美色给她带来的第一个礼物便是专宠,这也是其他利益纷至沓来的基石。陈鸿《长恨歌传》中说杨贵妃:“与上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自是六宫无复进幸者。”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样的宠爱,贵妃娘娘要有多大的修养才能不恃宠而骄。再加上这唐玄宗又爱屋及乌得厉害,于是杨氏一族也跟着光耀起来:“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而恩泽势力,则又过之,世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故当时谣谚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玉环用一己之力就改变了这个观念。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如果仅仅这些,后宫专宠,家族富贵,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关键还有后面三件事,关系到政治斗争,影响到国家命运,所以其后果无疑也是灾难性的。第一件事就是杨国忠。杨国忠本是杨玉环的同曾祖兄,靠着杨氏姐妹的关系一路爬到了宰相的位置,但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刘昫《后唐书》:“杨国忠禀性奸回,才薄行秽,领四十余使,恣弄威权,天子莫见其非,群臣由之杜口,致禄山叛逆,銮辂播迁,枭首覆宗,莫救艰步。”奸回、才薄、行秽、弄权、致叛,最后枭首覆宗,外戚如此,身为后宫最受宠幸的贵妃,不受到牵连是不可能的。第二件事就是杨氏一族和太子李亨的关系。李林甫任宰相期间,已经把太子迫害得妻离子散,而杨国忠就是重要的帮凶。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继任宰相,依旧把太子当作死对头进行打压。安绿山叛乱时,玄宗本想让位太子,又因杨国忠及杨氏姐妹的反对而作罢。政治斗争是残酷的、血腥的,作为杨氏政治死敌的太子一旦有了机会,其后果是可以想知的。前两件事如果都看作是杨国忠的原因,认为贵妃是无辜的,这本身就很勉强,何况还有第三件事,就是杨贵妃和安禄山的关系。《资治通鉴》是这样写的:“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喧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比杨贵妃还大16岁的安禄山竟然是贵妃的干儿子,并且,贵妃还要以习俗为名给干儿子脱光了洗澡,还任其自由出入后宫,还时不时一起吃饭,时不时来个通宵不出。玄宗老了,青春鼎盛的杨贵妃如此行径,怎脱得了瓜田李下之嫌?又置芸芸众生口耳于何处?无怪乎白朴在《梧桐雨》中这样编排安禄山的造反缘由:“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原来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此虽戏言,却未必不透着民意。《新唐书·则天武皇后杨贵妃传》这样记载:“禄山反,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白纸黑字,贵妃再美也擦不去历史的印迹,也撇不清和安禄山反叛的关联。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正是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最终使唐王朝走向了衰败。公元756年,哥舒翰全军覆没,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仓惶逃往蜀中,行至马嵬坡,随行将士发生哗变,杀死了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贵妃。玄宗虽欲为贵妃脱罪,无奈将士皆以贵妃红颜祸国,是叛乱的起因,不诛不足以安军心,玄宗迫不得已,赐贵妃白绫一条,缢死在梨树下。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美人永远地去了,三十七,和死去的婆婆武惠妃只差一岁,这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罢。长恨歌,歌长恨,从来红颜多薄命。

(二)雨打金玲思太真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日日的哀伤情,夜夜的相思梦,失魂落魄的玄宗向蜀中艰难地行进着。高入云端的秦蜀栈道蜿蜒曲折,危险处只能攀扶着锁索小心通过。阴冷的细雨淅淅沥沥地落着,落在摇摇晃晃的铃铛上,凄凉的铃声叮叮当当地响着,惊醒了沉浸在悲伤苦闷中的李三郎。那雨声,那铃声,像一曲哀歌,婉转凄恻,仿佛倾诉着三郎的心声。泪水顺着三郎苍老的脸颊,滴滴落在手中的锦帕上,玉环残存的香味在斑驳中蔓延着。点点相思泪,化作《雨霖铃》,曲有千般恨,谁能解真情。

(三)一曲筚篥哀不尽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公元757年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李隆基于返回长安,已经72岁的他再也无力为自己重新寻觅一朵倾城倾国的解语花了。他在衣袖里藏着贵妃用过的锦帕香囊,时时拿出来睹物思人。走过太液池,不忍看池中花娇艳的花朵,那分明是梦里的美人面;走过未央宫,不忍看宫墙柳弯弯的细叶,那依稀是镜中的玉女眉。华清池的水清澈而寂寞,再也没有凝脂胜雪;长生殿的灯昏黄而摇曳,再也没有海誓山盟。还是听一曲《雨霖铃》罢,在野狐深沉悲咽的觱篥声中,任忧伤悔恨的泪水尽情流淌,湿了面,痛了心。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

(四)多情柳郎续悲音

在缠绵忧伤的曲调中诉说着相思情、悔恨意,这样的《雨霖钤》即便是一国之君所作,也终究会飞出皇家的宫苑而流传于民间,因为曲子本身所抒发的情感是通俗的、大众的,是不受社会阶层的差异所束缚的。唐宋时期的歌妓业是相当繁荣的,甚至堪称中国的历史之最,有人说,那时高水平的歌姬其文学修养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水平,虽是戏言,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实际状况。这也为《雨霖铃》这样充满着离情别恨的情爱乐曲提供了丰沃的生长土壤。青楼歌姬与风流文士钟情于此类曲调,不肯仅止于单纯的演奏,争相填词伴曲而唱,于是《雨霖铃》便出现了许多伴唱的歌辞。其中,北宋柳永所填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终让此曲一并成为经典。后来,即便《雨霖铃》遗失了曲谱,不能再演奏和歌唱,但也因为柳永的传世佳作而使得《雨霖铃》以词牌的形式留存至今,成为词文学中一颗永远璀璨的明珠。

公元1024年,40岁的柳永,在黄金榜上再失龙头望,第四次落第了。心情本就低落的他,偏又要与整日浅斟低唱的情人离别,满腔悲凉愁伤再也按捺不住,便借着《雨霖铃》抒发出来,终成千古名篇。李隆基和柳永相差了300岁,一个是唐朝的天之骄子,一个是北宋的白衣卿相,但他们都是天生的情种、风流的才子,所以才会在《雨霖铃》中情意相通,词曲相谐,彼此成就了对方。“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应是他们在《雨霖铃》中情感的共鸣。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五)《雨霖铃》词牌简析 对于词牌《雨霖铃》来说,最有参考价值的作品只有柳永的《寒蝉凄切》。当我们欣赏某一词牌下某些作品或选择某一词牌来进行创作时,首先是要了解词牌所蕴含的主要情绪。柳永、周邦彦、姜夔等都是文学和音乐的双栖高手,能够辞曲和谐,相得益彰,在乐谱遗失的情况下,他们的作品往往能够体现出原词牌的情感风貌。《雨霖铃》的辞、曲都是作者在人生失意、又与情人生离死别的境况下创作的,两人内心交织复杂的情感是相似的,在儿女情长的悲伤中都透着人生落寞的哀恨。《碧鸡漫志》:“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所以,学习或使用词牌《雨霖铃》,研究和分析柳永的作品无疑是最合适的。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格律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双调,前后片各五仄韵,用入声部韵,多拗句。其中紫色:可平可仄字位,红色:叶韵位。一般说来,奇偶相生、轻重相权的词牌或词作品其旋律往往是和谐流畅的,但大多词牌都是有个性的,其句式、格律都会为这一个性服务,因此才会存在上千种词牌供我们选择,以便能够更合适的诠释我们的某类情感,这也是我们要学习和了解词牌的目的。如果哀伤的词牌用来表述欢快,纵然文采飞扬,其效果也必然会令人失望。《雨霖铃》表述的是失落、离别的意境,情绪上有孤苦、有悲伤、有哀怨、有悔恨、有无奈,其句式上片偶起奇收,短句较多,下片奇起奇收,长句为主,上下片通押仄韵。整篇读来由徐渐急、由婉渐越,然后收束于回肠荡气的哀恨与无奈,语尽意留,让人不禁前泪未干新泪又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需要说明的是,词用字仅以平仄区分是粗略的,每字都应该细分平上去入,才能更好的与乐律相合。所以李清照《词论》中说:“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一首小诗,献给最爱的词之一《雨霖铃•寒蝉凄切》:

晓风残月雨淋铃

风舞霓裳歌长恨,雨打金玲思太真。一曲筚篥哀不尽,多情柳郎续悲音。

槐榆柳 2016年4月14日

附注:本文纯属个人学习心得,参看资料杂多,亦无深入探究,浅见陋识,不免有许多偏颇和谬误之处,望读者鉴之。

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02词的发展(一)

槐榆柳学习心得系列之唐宋词赏析编号:002词的发展(一)这里学习有关词的发展知识,主要是根据词在不同时代的创作风格对词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简单梳理。从而大致了解词的发展脉络,以......

词牌《沁园春》唐宋词格律龙榆生

词牌《沁园春》唐宋词格律龙榆生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代表作有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词牌《沁园春》唐宋词格律龙榆生的......

词牌《沁园春》唐宋词格律龙榆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词牌《沁园春》唐宋词格律龙榆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唐宋词愁情赏析

唐宋词愁情分类赏析唐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数量巨大。在这众多的宋词中,写愁情的词不能不被注意。烦愁、闲愁、旅愁、乡愁及缠绵之愁、无奈之愁,内容从风花雪月、春夏......

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05词的发展(四)

槐榆柳学习心得系列之唐宋词赏析编号:005词的发展(四)在词的发展史中,总是闪烁着几颗耀眼的明星,温庭筠、李煜、柳永、苏轼、周邦彦„„。他们不是星空的全部,但就像北斗七星一样,......

下载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10词牌(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10词牌(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