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哈佛幸福课总结
哈佛幸福课是一门神奇的课程,很好地融合了学术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不难发现每分钟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几乎每节课都有让人豁然开朗的地方。闪光点太多,只能把感触最深的几点总结下。
对信息的诠释
Knowledge is about information,wisdom is about transformation.同样的信息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诠释。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时,尝试了5000多种材料仍然没有成功,有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您已经失败了5000多次,还要继续尝试吗?”,爱迪生很惊讶:“谁说我失败了5000多次?我成功地证明了这50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同样是5000多次试验,一种诠释让人灰心丧气,另一种诠释让人斗志昂扬。爱迪生之所以成为发明大王,除了99%的汗水和1%的灵感,这种诠释信息的方式也是秘诀之一。
生活中经常出现三种扭曲的诠释方式——扩大化、隧道视野和捏造现实。扩大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遇到一个坏人就认为全世界都是坏人;隧道视野:管中窥豹,只能看到例外的1%而忽略剩下的99%;捏造现实:以自己的情绪或主管臆断替代现实,过于善良的人常常会认为“都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够好”,即使错误的一方根本不是他。这三种错误是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犯的错误,都是以脱离客观现实的方式诠释接受的信息,使认知向扭曲的、病态的方向发展,难以做出乐观积极的诠释。
关注积极的一面
When we appreciate the good, the good appreciates, if not ,it depreciates.好的东西就像一粒种子,给它阳光水分它就能发芽生长,反之只会枯萎而死。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大多数人的潜能都因为没有得到发掘而逐渐磨灭。
Marva Collins所在社区的黑人孩子被认为是不可教的,他们很早就加入帮派、接触毒品,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学校所的要求只是尽可能让他们多地呆在学校,以免出去犯罪或吸毒。即使是这样,仍然有很多学生被学校开除。Marva Collins收留了这些被抛弃的孩子,她所做的不是采用更强力的方式改掉这些孩子的缺点,而是努力挖掘这些孩子身上的潜能。当他们犯错时,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找出自己的优点和擅长。若干年后这些当初被认为是最没有希望的孩子大多成为社会精英。
多数人习惯处于疾病模式——如果我感到抑郁,一定是因为我情绪出了问题,我要做的是解决这个问题,克服抑郁;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健康模式:如果我感到抑郁,一定是我不够快乐,我要做的是让自己更加快乐。疾病模式虽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但仅处于疾病模式还不够,还需要再往前一步。同样地,仅仅努力避免不幸福并不能让我们更幸福,想要更幸福,还需要培养自己的优点和潜能,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
感激
Gratefulne is the source of virtues.海伦凯勒的自传中讲了一个故事,她的一个朋友到剑桥去看她,从树林中散步归来,海伦凯勒问她:你看到了什么?她的朋友回答:没什么特别的。在随后的自传中海伦凯勒写到:我很奇怪在树林中散步一个小时后怎么会什么都没看到,我虽然看不到却发现很多东西——精美对称的叶子,光滑的白桦树皮,粗糙的松树树皮„„我这个瞎子给看得见的人一个提示——像明天就会瞎掉一样用你的眼睛;听声音的旋律,鸟的鸣唱,就像明天就会聋掉一样;像明天就会失去触觉一样触摸每样东西;闻花的芬芳,仔细品尝每一口美味,就像明天你将
永远失去嗅觉和味觉„„充分利用每一种感官,欣赏这个世界向你展示的每一面美好、愉悦和伟大。
不要等到真的发生悲剧才知道感激,现在的每一天都蕴藏着无尽的幸福:在房间里、餐桌上、身边的朋友、远方的父母„„有太多值得我们感激的人和事,只是我们都习以为常。感激带给人类的是最为单纯的快乐,培养感激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直到感激成为性格的一部分。每天把一两件习以为常的事变成我们感激的对象,可以是看到的第一个人、最常走过的路或者一次深呼吸。
宽容
Permiion to be human.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从来不会体验到消极情绪:一种是精神病人,一种是死人;世界上只有一种人从来不会失败:死人。除了精神病人和死人,每个人都会焦虑、抑郁,每个人都会犯错、失败,就像一年有春季也有冬季,天气有晴也有阴,月亮有圆也有缺,这是人的天性。所以,准许自己为人,全然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积极的情感也接受自己消极的情感,接受自己的优点美德也接受自己的缺点过失;准许别人为人,感激别人的无私奉献也宽容别人的无心之过,没有人完美无缺、至高无上,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十恶不赦。
爱情
Perfect love does not exist, true love does.完美的恋人需要智者的敏锐、儿童的活泼、艺术家的感性、哲学家的思维、圣人的胸怀、学者的包容和朝圣者的笃定。不存在完美的恋人,也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但可以存在真爱,真爱存在于不完美的恋人间。
艾默生在《论友谊》中对理想的朋友是这样描述的“我寻找的不是盲目的让步,对我千依百顺的人。我寻找的是一个美丽的敌人,能挑战我,敦促我,帮我寻求真相。”没有冲突的爱情,就没有美丽的敌人。恋爱中容易犯的错误是急于寻求认可,试图营造完美的爱情。实际上坦诚相待更能形成亲密的关系,除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美德,还需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缺点、不光彩甚至一直被自己压抑自己都不知道的事,隐藏和压抑一定会失败的。彼此间的相互了解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爱情是圆满的过程而不是圆满的状态。
消极受害者
No one is coming, it is up to you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your life.做一个消极受害者总是毫不费力,谁都可以轻易地把自己当成环境的受害者,家庭教育的受害者,社会的受害者或任何其他人的受害者。一切都这么顺理成章,但除了抱怨、生气和愤怒,什么作用也没有。受害者心理只会让自己视野越来越狭隘,越想越不幸,直到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任何时候都必须承担对自己的责任,尽管有时候很难,很不公平,但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来拯救你。
完美主义者
Perfectionism spells paralysis.Tal将完美主义定义为“一种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没有人愿意失败,也没有人喜欢听批评的声音,但完美主义者对失败的恐惧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是二元的:要么完美,要么什么都不是;要么做到最好,要么什么都不做。讽刺的是,最害怕失败的人反而是失败最多的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的事物,所以完美主义者一开始就注定是失
败的。
为了避免失败,完美主义者呆在自己的安全区内,不愿尝试新的事物,因为那样可能带来失败;他们具有很强的防卫性,因为害怕别人看到他的缺点,害怕听到批评的声音;他们无法接纳自己和他人,看到的永远是缺陷和不足;他们对自己、对别人都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他们期待的永远无法达到,所以受到的打击更多,更容易中途而废;他们做事事无巨细,容易陷入细节而抓不住重点,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完美主义者的行为几乎都是为了避免不足和失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要克服完美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失败。失败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成功的人往往也是失败次数最多的人。乔丹的自述如下:“我职业生涯投篮失误超过9000次,输了大约300场比赛,有26次被委以重任投出制胜的一球,但失手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
结果与过程
Enjoy the destination as well as the journey.我们往往夸大了结果的影响,中彩票头奖并不会幸福一辈子,幸运者在中奖一段时间后会很快回到以前的幸福水平,有的甚至还会更糟;一次失败的入学考试并不会让人郁闷一辈子,实际上入学后两周就能回到以前的状态,仍然可以像之前一样生活。享受过程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只是我们往往太在意结果而忘了享受过程。无论结果是喜是悲,都暂且将它放下,将自己从对结果的期待或担忧中解脱出来,享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就像爬山,不是漫无目的地在山下乱转,也不是认为只有山顶才有美好的风景。先设定到达山顶的目标,然后将这个目标放下,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往山顶爬。
自我实现预言
Belief is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科学家和生理学家曾宣布人类跑完1英里的时间不可能少于4分钟,事实证明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1英里赛跑有记录的十几年间,从来没有人跑完1英里的时间少于4分钟,世界上最顶尖选手的成绩有4分10秒甚至4分2秒的,但从来没有少于4分钟的。Roger Bannister却坚持认为人类可以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经过长达数年的训练,终于在1954年5月6日,他跑完1英里的时间为3分59秒。仅仅6周后澳大利亚选手跑完1英里用时3分57秒,第二年有37名选手的时间低于4分,第三年有300多名选手的时间低于4分。突破4分钟极限的选手数量之所以井喷式爆发,并不是因为他们训练的更加刻苦,而是Roger Bannister打破了由科学家和生理学家为他们设置的心理障碍。
信念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是成功的先兆,相信自己可以幸福是幸福的先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一些障碍前止步,这些障碍可能由外界设置,但更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设置。对自己能否成功的怀疑是成功的头号敌人,对自己能否幸福的怀疑是幸福的头号敌人。
自尊
The disposition to experience oneself as competent to cope with the basic challenge of life and as worthy of happine.自尊由两部分组成:能力感和价值感,只有两者兼备才会拥有高水平的自尊。在一个人做出的所有判断中,没有什么比对自己做出的判断更重要。一个人所能犯的最愚蠢的错误莫过于自己否定自己。
自尊从低到高分三个层次:依赖型自尊、独立型自尊和无条件自尊。
依赖型自尊:对自己价值的评判依赖于外界,非常在意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所做的大部分事是为了迎合某个人或大多数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通过与别人比较得出,不管客观上有多好或多坏,只要有人比自己好就感到沮丧,只要自己比所有人都好就自我感觉良好。具有强依赖型自尊的人害怕批评,需要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这类人通常也是完美主义者。
独立型自尊:用自己的标准评判自己的价值,别人的观点也会参考,但最终的公断人是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评判通过与自己的比较得出,所关心的是自己进步了多少,学到了多少。拥有独立型自尊的人寻求批评,不断寻找能挑战他、帮他寻找真相的“美丽的敌人”,因为他们想要进步,他们的动力是“我热爱什么”、“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追求的是自我目标的实现。
无条件自尊:对自己价值的评判既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也不取决于自己的评价,他们有充分的自信不参与任何评价;评判自己能力既不与他人比较也不与自己比较,与他人相互依赖而又怡然自得。拿写作来说,依赖性自尊的人会考虑怎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赞赏;独立型自尊的人会考虑和上次相比这次进步了多少;无条件自尊的人因为有灵感所以去写作,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就像就像习武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达到超然的境界时,大脑会更加清晰,更懂得享受事物原本的样子,更能懂得把握现在,欣赏事物此刻的状态,而不是脱离实际地幻想。对别人的一举一动不再那么敏感,与周围的环境和人融为一体,变得更能理解和同情他人,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所有人都会有依赖性自尊、独立型自尊和无条件自尊,依赖性自尊的人也有超然的时候,无条件自尊的人也会考虑别人的看法,区别在于侧重程度不同。从更多的依赖性自尊到更多的无条件自尊是终生的事,需要不断经历困惑和痛苦,没有捷径可走。就像小孩学走路,一开始要别人扶着才能走,接着自己可以踉踉跄跄的走,但要想先迈左脚还是右脚,最后,路在那自然而然地就走,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摔倒很多次。
小建议
马上行动
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计划到分毫不差再去行动,过度计划会导致行动瘫痪。如果有一个想法,简短计划后马上行动,行动过程中再根据反馈灵活调整。不少人觉得行动要有状态和氛围,这往往成为拖延症的借口。行动、情感和认知是相互影响的,心情好时会笑,多笑笑心情也会更好。如果没有状态,先行动5分钟看看有没有改善。担忧和恐惧往往成为行动的阻碍,勇敢并非没有恐惧,而是带着恐惧去行动。
写日记
经常写一写值得感激的人和事,写一写别人的优点和美德,写一写自己的优点、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进步,这样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快乐。也可以写下自己的担忧和焦虑,不开心的事一直想只会越来越痛苦,写下来后反而更加冷静和放松。
充分休息
充分的休息可以让大脑更清晰、反应更灵敏、更富有创造力。休息不足会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花更多的时间不一定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只有遵从身体的节律,它才能带来最大的效率。
运动
有规律的运动不仅有利于保持健康身体,还可以提高抗压能力、有效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运动,实际上运动是一项回报很高的投资。每周运动3次,就能提升整个精神状态,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快乐水平。
深呼吸
随着同时关注的事情越来越多,注意力越来越涣散,呼吸也越来越浅。研究表明,呼吸越浅越容易引发焦虑。不妨偶尔慢下来,放慢呼吸的节奏,做几次长长的呼吸运动。条件允许还可以做瑜伽,无论是深呼吸还是瑜伽,都是为了让涣散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努力让注意力专注于每一次呼吸或者每一个瑜伽动作,一开始注意力会非常涣散,很容易走神,但没关系,再拉回来就好了。经过反复几次涣散、集中的练习,注意力会越来越集中,意识变得更加清晰,整个身心也随之放松下来。
哈佛幸福课观后感学号:51100902027姓名:王增收所谓的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TalBen Shahar)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他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
幸福课观后感首先在这里郑重感谢贾总指导我看了《幸福课》,我在看到第二级课的时候,我知道我会非常喜欢学习这门课,并且会非常认真地看完每一集,我做了不少笔记,并且在我自己的微......
最近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讲师,名叫泰勒·本一沙哈尔。他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
幸福课谈到幸福,大家最常问的一句话是幸福是什么?这个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幸福是母亲的关怀,婴儿的笑脸,温馨的礼物,神秘的巧克力,置身事外的安闲,是手中的希望。幸福就是这么简单,那......
哈佛并福课 作业6写日记的好处致我们终将撕碎的日记我手写我心——最是那年的日记每个人心里都珍藏着一本日记。温柔的,华丽的,伤神的,某页有着泪渍的,夹着一张电影票的,压着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