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正道观后感(材料)_沧桑正道

观后感 时间:2020-02-28 19:56: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观后感】

沧桑正道观后感(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沧桑正道”。

沧桑正道观后感

通过观看《沧桑正道》,是我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讲述了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中国近代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这是我们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总过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历史过程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深入了解和认真把握这个过程有助于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极其巨大而深远的。这一影响不仅已为今天的中国发展所证实,而且将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显现出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已经能够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对于战争基本看法相对固定:冲突是国际事务中的普遍现象,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期间,中国过分强调对手本质的顽固性和战略意图的霸道性。对于与敌人之间的冲突和可能的战争的性质,则强调斗争的严酷性及将斗争进行到底的必要性,也就是重点强调战争和冲突的零和性质,不管是国内的阶级斗争还是国际上对于中国的各种威胁都具有这种零和性质。此外,暴力在冲突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肯定。在“*”确定以阶级斗争为纲之后,中国尤其重视世界范围内对抗性斗争。二战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于中国的安全威胁,使得这些战略文化的主导因素在与安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日益得到加强。在中国解放后的40多年里对大规模战争的准备一直没有放松,中国战略文化的主导方面是斗争,合作则居于次要方面。

20世纪70年代开始,邓小平逐步提出战争可以延缓和避免的想法。从1981年指出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到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世界和平是可能的,再到1985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主题,认为战争至少十年内打不起来,最后到1987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从70年代末之前的战争不可避免到8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战争可以避免,这表明,中国的战争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不再随时准备打大仗,中国对于战争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对国际冲突的性质和暴力的效能等战略文化的核心因素,做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回答。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个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

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寻求新的突破和转折的重要时期形成的,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使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且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出现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也为以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在邓小平理论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括“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党在深刻总结人类社会、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以及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毫无疑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也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奋斗目标和价值目标。

科学性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特征。这不仅表现在它的内涵的系统性、全面性,而且表现在它的客观性、正确性和真理性。即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昭示着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谛。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它统一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意志,为

继续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为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体现中国共产党锐意改革、奋发进取的形象指明了方向。

正道沧桑观后感

正道沧桑观后感最近观看了“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11集 “路的奠基”,第12集“暮年壮怀”,第13集“世纪曙光”,感受颇深。在19世纪的欧洲,工人阶级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那些......

《正道沧桑》观后感

《正道沧桑》观后感第一集《乌托邦岛》看完,我的疑问变成了兴趣。《乌托邦岛》介绍的是莫尔和他的那本著作《乌托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起点,莫尔的《乌托邦》这部开山......

正道沧桑观后感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20125309 连恩婷在毛概老师的介绍下,我认真观看了《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这部系列片,同时也产生了......

正道沧桑观后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正道沧桑观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正道沧桑观后感

《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之前看过无数纪录片、电影、电视剧,其中最震撼人心要数《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500年》了。该片展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

下载沧桑正道观后感(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沧桑正道观后感(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