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赵氏孤儿读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
不久前,我在大上海影院观看了《赵氏孤儿》这部影片,颇有感触。至今,我的脑海中还时不时地浮现出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画面。
这部影片记叙的是晋国时期赵氏遭人陷害,三百人被诛,只剩下一个孤儿,被大夫程婴收养,将他抚养成人并报其杀父之仇的事。其中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有两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程婴,另一个是屠岸贾。
程婴,晋国大夫。他是一个能以大局为重,以他人利益为重的人。当年,赵氏遭诛,庄姬夫人走投无路时,将其子托付于程婴,并以身殉夫。程婴将赵氏孤儿带回家,可在去公孙大人家时,赵氏孤儿被奉屠岸贾之命的官兵带走。但他仍铭记着庄姬夫人临死前说的话,于是他历尽千辛万苦救回了赵氏孤儿,却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痛心之余,他一心想着要将孩子抚养大,为他报仇。于是,他将赵氏孤儿取名为“程勃”,并将他带到了屠岸贾的门下,做他的一位门客。试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在屠岸贾的门下,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将程勃抚养成人。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屠岸贾终于遭到报应,终于倒在了程勃,倒在了赵氏孤儿的刀下。但他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程婴的以大局为重的精神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观者,也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如果说程婴未能将赵氏孤儿抚养成才的话,那他的死就是轻于鸿毛,微不足道了。
程婴的精神让我们敬佩,屠岸贾的嘴脸却让我们厌恶。
屠岸贾,晋国大臣。却实在“奸”得可以,相对于三国时的曹操而言,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影片中,他在赵相国向皇帝进酒时,乘机诬陷他,并要灭赵氏全族。其狼子野心真叫人胆寒!尽管灭了赵氏三百人,他仍旧不肯放过赵氏孤儿,定要斩草除根。但在以大局为重,舍小家而保大家的程婴面前,他也只能俯首而退。
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果然,十五年后,他终于遭到了报应,死在了赵氏孤儿的剑下。真叫人怡然称快。像屠岸贾这种人,在当时,就是一个社会的败类。从他身上,我真正的明白了三国时期刘备的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今,我们做为一个公民,做为社会上的一员,更应该多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而不应该,一味的去干坏事。没有一颗善良之心,没有一颗关爱之心,没有一颗互助之心,没有一颗感恩之心,那只会像屠岸贾一样,遭到人们的排斥,成为社会的败类。
从《赵氏孤儿》中,我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看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至今还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影片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赵氏孤儿观后感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赵氏孤儿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赵氏孤儿观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情义不孤-----电影《赵氏孤儿》观后感站在面前的男人,高大伟岸,手握权柄,身边却没有一个士兵,只是在手里拿着一把剑,和同样手握宝剑的自己冷冷对峙。他是杀了自己三百多亲族的仇......
《赵氏孤儿》观后感这周的语文课,我们欣赏了一部电影——《赵氏孤儿》。自然这次的作业就是写观后感。在网上搜了搜,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观后感,褒贬不一。有些看过《赵氏孤儿》原......
《赵氏孤儿》观后感最近观看了电影《赵氏孤儿》,感慨颇深,它是以元代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为蓝本的。与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相比,电影既有得又有失,电影中进行了自己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