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最早听@Magck丁布提起过,后来几个月前又看到@小庞友写的这本书的书评,很想找来读一读,感谢@kindle阅读者提供这本书的电子版。
作者MitchAlbom在毕业15年后偶然得知自己大学时最喜欢的教授患上了绝症,身上的运动神经元慢慢退化,直至死亡,霍金得就是这种疾病。在得知Morrie的时日不多以后,Mitch便飞往波士顿去看望这位毕业15年来未曾碰面的老师。之后便相约每周二在Mitich去Morrie的住处看望他,他们每次会谈论一个话题,谈论家庭,谈论死亡,谈论婚姻,等等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这也就是Morrie教授的最后一堂课,而Mitch是这堂课唯一的学生,这本书就是Mitch为这堂课所完成的paper。
读完这本书,让我最为感触的是每次在看望Morrie时,作者在书中对Morrie在慢慢走向生命的终点时,身体一次比一次更虚弱的描述。也许是去年陪妈妈一起照顾外公的缘故,甚至让我感到对这些内容十分的熟悉。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我们的能量会越来越弱,曾经唾手可得的东西,超过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不能轻易拿到了。特别是临近生命终点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最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控制自己的生命是否能得以延续,只能把控制权交给身边的人和医生手上。在生命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婴儿,需要依赖别人才能够活下来。而当我们来到了生命的终点,像书中的Morrie那样,同样需要依赖别人才能活下来,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不过我觉得Morrie是幸运的,因为他能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有机会回顾和思考自己的一生,并能决定生命最后的时光如何度过,以最后一课的形式,向Mitch讲述他对人生感悟。前一段时间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他的小舅子的故事,在风华正茂的年纪被诊断出肺癌晚期,让人无法接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依然决定和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起初会让人感到惊讶,而更多是会佩服他们的勇气。然而终究赛不过死神,在婚礼后不久他就去世了,喜事变成了丧事,让身边的亲人和友好不伤心。听完这个故事以后让我唏嘘不已,但是我又觉得他能在最后的生命里完成与自己的爱人结婚愿望,能决定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如何和度过,我想也不失为是一种幸运。就像《追逐日光》的作者尤金奥凯利在生命最后几个月里决定和他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甚至是有过一面之缘的人一一告别。虽然遗憾于之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的家人,然而在最后的时间里,他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亲人和朋友一一告别,也是一种幸运。而又有多少人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能像他们一样,活得这么有意义呢?
Morrie教授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是如此平静和坦然地谈论着死亡,因为他放下了很多事情,特别是过去耗尽心力的事,回过头来看却是最不重要的。但是他心中放不下的,依旧是和身边人的关系。死亡结束的生命,但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记得几年前看RandyPausch做的thelastlecture的演讲,Randy之前被诊断出胰腺癌,剩下几个月的生命,在这个演讲中回顾了他的一生。Randy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听过他thelastlecture演讲的人一定会被他的幽默,乐观,坚强所感染,也遗憾于他的生命所剩无几。后来我看了他去世前两个月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视频,在谈到自己的妻子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哽咽起来,他认识他的妻子太晚了,花了30多年40多岁才找到自己最爱的人,他也没有时间能够看着他的孩子慢慢长大。就像他在thelastlecture中所说的,不管他再坚强,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笑着谈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佩服于Morrie、尤金奥凯利、RandyPausch这些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表现出来的坦然和勇气,推荐大家有机会一个人的时候能读读这本《TuesdaywithMorrie》,聆听Morrie教授最后的人生智慧。
读《相约星期二》有感《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编写的,它主要讲述了作者的大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症后,面对着逐渐失去活动能力......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读《相约星期二》有感“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成为本书的内容概括。面对这样的概括,你或许不会对这本书产生怎样的兴趣......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相约星期二》这一书名在众多推荐书目中引起了我的注意,带着些许轻松的气味。于是也没多了解便从网上购买回来了。拿到书,题目下还有一行小字:一个老人,一......
第一个星期二,谈论世界“因为这是失去自理能力的最后界限:得有人替我擦屁股,但我在努力适应它。我会尽力去享受这个过程。”“享受?”“是的。不管怎么说,我又要当一回婴儿了。”......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他和朋友散步,去华盛顿广场的教堂跳舞自娱。他还制定了一个名叫绿屋的计划,为贫困的人提供心理治疗。他博览群书为他的课寻找新的思想内容,他走访同事们,与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