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证券读后感”。
读《证券分析》有感
读《证券分析》后感
这个学期我选了一门公选课《个人投资理财》,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证券分析》,刚开始读的时候由于不是很了解经济方面的知识,很多概念都不知道,这本书不是很吸引我。后来询问读过这本书的同学,他们都说刚开始接触这样的书籍都有这样的感觉的,慢慢的读就会有很大的收获的。于是我坚持把这本堪称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读完,读完后我已被《证券分析》所描述的理论深深感染,我很激动有幸拜读了这本书,收获真的不少,让我懂得很多经济方面的知识。
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绝对称得上是一部经济学的经典,从它于1934年问世以来,至今仍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书籍,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他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这本《证券分析》对无数投资者来说都是受益匪浅,是他们通向成功的圣经。而对我来说,虽然现在我还不是投资者或者理财者,因为现在还没有很多的个人资金。但是这本书上所讲述的经济学的内容和思想将深深的影响我这一辈子,并将对我以后在投资理财方面产生巨大作用。
读了这本书,我就我所获得的知识,还有我的感想大概的描述一下,下面便是我的收获和感想:
中南名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自动化专业学号:09063204姓名:欧纲勋
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在一开始便阐述了“投机”与“投资”的区别。而这一区别是很多的资深的证券分析师都无法明确的给出一个界定的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的之间的争论从奴隶社会便开始了。而直到20世纪证券产生之后,造就了伟大的证券分析的奠基人——本杰明,格雷厄姆。虽然我不是经济学的学生,但是现在的我却能辨别投机与投资的区别了:所谓投机是以获取高额利润、甚至以暴利为目的,一种短期的资本狩猎的行为,其市场特征是缺乏理性的,因市场异动而异动的。而投资行为是合理支配自有资金,为实现个人资本保值增值而进行的一项长期理财活动,其行为一般不受短期的利益冲突而迅速改变的。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本杰明-格雷厄姆,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师我不曾听说过,感到有点惭愧。但是他的得意学生之一股神——巴菲特,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巴菲特正是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提携之下才领悟和掌握了证券分析的理论和真正的投资真理。巴菲特反对“随机行走”理论正是以拉恩这样众多的事例为依据的。但是他还注意到,格雷厄姆在其40年的职业生涯中不仅造就了许多专职的货币经理,还促成了一个繁荣的投资者阶层。“格雷厄姆和多德斯维尔阶层确实存在,”巴菲特后来回忆说。“这是一个智力庄园。”事实上,这个不断变化的阶层所包含的范围已超出了在哥伦比亚大学向格雷厄姆学习投资的人。对于本的投资客户、他的朋友和同事,甚至是那些仅仅从他的著作中了解他的人来说,格雷厄姆和多德斯维尔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这些人遍布在世界许多地方。格雷厄姆的经济思想也在每个投资理财人的头脑中扎根。
在本书中,格雷厄姆还阐述了“风险”并不和“收益”成正比的理论。其精辟之言,无法媲美。从中学习到的对证券分析采取一种理性的预期,和对市场在人的非理性情况下崩溃的原因。真实价值和内在价值以及实际价格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毫不夸张的说格雷厄姆用极其准确而又简略的语言描述了证券行业中的各种令人头疼的问题。尽管格雷厄姆在1934写了此书,但是对我们这些后人的影响切从来没有过时。
投资股票是什么、投资股票为了什么?我之前对这些概念都不是很了解,但是现在明白了,知道投资股票是为了赚钱!钱从哪里来?最根本的来源应该是公司的收益,如果你从股票的交易价差中获了的利润,是因为别人更看好这家公司,所以这个“别人”买入的依据也应该是公司的收益,脱离了这个根本,就像沙滩上建起的高楼,随时会倾覆。
如果把钱存在银行里能获得年3%的利润,那把钱借给企业想要获得的利润当然应该超过3%,因为大家都知道银行比企业更保险,这是购买债券的基本逻辑,银行跟企业是有差别的,同样企业跟企业也是有差别的,所以不同公司的债券收益应该是不同的,这个差异的部分其实代表了风险,但不同公司的债券收益的底线都是必须高于银行存款的。还有关于股票,如果一支普通股的收益比率是10%,也就是说需要10年才能收回成本,在这10年中企业会面临很多不同的情况,投资人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投资人必须依赖公司的过去和现在对企业的未来做一些分析,并作出买入、卖出或者继
续持有的决定,这些分析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量的方面,比如收益数据、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等等,另一方面是质的因素的考虑例如公司的地位、前景、资源损耗等等,因为人的分析总是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分析所依赖的数据也不可能完全可靠并且一成不变,所以证券分析(对股票和债券的分析)是一个模糊的艺术,证券的估值只能尽量靠近真理但无法绝对精确,但这种估值却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买入的大约的安全边际,为了允许出现错误,那么以低于安全边际的价值打折买入将显得十分的必要,折扣越低则证券的安全边际也就越高。
幸运的是市场的无效性给了证券投资者以低价买入的机会,由于大多数投资者的惰性使得一些证券的价值总是不被市场价格所充分反映。挑选这些被低估的证券就成了一个真正投资者所应该做的事情。《证券分析》伟大之处在于它所提出的理论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不像一些技术理论那样难以捉摸。
还有格雷厄姆在这本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投资选股的秘诀,对中国的证券市场影响重大。格雷厄姆的秘诀是:当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投资,并且相信市场趋势会回升。在深刻反省了华尔街股市由兴旺到崩溃的全过程后,本·格雷厄姆号召广大投资者反对投机所带来的恶罪,极力主张投资者反对投机所带来的罪恶,极力主张投资者们的注意力不要放在市场行情上,而要放在股票看作企业的份额,它的价值始终应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呼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理论实质上也是企业价值分析理论。目前,中国证券
市场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的一方面是证券规模和证券结构在迅速扩大和深化,一方面是证券投资理论的相对匮乏。如果有人说,目前,在中国的证券市场投资选股还不需要什么方法论,只要跟紧了政策、跟对了消息就行,他的话肯定能得到一大批股民甚至机构的赞同,不过,读了下面来自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中的这段话后多少会让我们冷静下来:
“在过去的5年里,金融市场中最不同寻常的特点就是被纯粹的心理因素控制。在以前的牛市中,股票价格的上涨与整个大经济环境的上升具有密切的关系,投机客的盲目乐观情绪只是使得股价出现暂时的高峰。但是在1921年到1933年的经济循环中,这种高峰历时数年,而不是数月,其推动力量不是某一批投机客,而整个金融界。‘新时人’主义——即无论价格有多高,绩优股(蓝筹股)都可以作为稳健的投资工具的说法——只不过是那些以投资为名,狂热地进行金融赌博的行为的托辞。之所以出现这种心理现象,我们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于一些抽象的影响价值的因素,比如商誉、管理、预计盈利能力等不甚了解。”
虽然说,类似于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的事件在我国股市爆发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导致当年华尔街股市山崩盘的原因还是值得今天中国证券市场注意的。《证券分析》系统地进述了如何对证券背后的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分析,这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了相当深刻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由于证券市场已成为我国大批企业(除银行)的又一个重要融资渠道,证券市场的效率也会直接导致这些企业
资本结构的调整。如何透过所发行的证券的价格客观地把握企业自身真实的价值,合理安排证券发行的数量和结构,采用最适合公司具体情况投融资行为,最大化股东的投资价值,也应成为今后指导我国企业在证券市场采取理性行为的重要原则。国契约,从这个角度说,《证券分析》一书对广大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士也会具有很大启发价值。
当然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还讲述了很多的知识,我也还没有把这本书的内容全部读完,现在还只是懂得其中的一小部分知识,但我依然会坚持读完,因为它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她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我也将这本书郑重的推荐给大家,如果你想投资于股市,不妨一读。
姓名:欧纲勋学号:090632042010年12月9日
《证券分析》读后感《证券分析》读后感这个学期我的公选课修了一门《个人投资理财》,一直以来就很想知道投资理财的一些内容,在这门课上我学会的东西虽然不是很细,但是却让我对......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证券分析》初中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证券分析》读后感(一)《证券分析》最早在读书的时候从学校图书馆里看过一本,是哪个版本翻译过来的,什么时候出版的都记不得了,总之没看完,《证券分析》读后感(一)。效果就是知道......
《证券分析》读后感(二)第一部分:调查及方法之第一章对《证券分析》有个很高的赞誉——投资者的路线图,《证券分析》读后感(二)。而我感觉第一部分最像路线图。第一部分是本书的......
《证券分析》初中读后感范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证券分析》初中读后感范文......